章健:10年帮助百位受助人员 “人生与他们绑在一起”

发布时间:2018-04-16 18: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2-02-01 14:01 | 查看:1023次

10年帮助百位受助人员 章健: "人生与他们绑在一起"
  毕业之后,章健并没有像同学们一样进企业、进机关,而是扎根松江区民政局救助站。十年里,帮助数百位受助人员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希望,甚至挽救了其中许多人的生命。

  “我们做救助工作的,就是要把受助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亲人有难,我们责无旁贷。”

  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要是没有遇到你,我早就死了。”陈芳芳每年给章健的信中都会写到这么一句话。提起章健,陈芳芳的眼圈总是红了又红,还没开口,感激的泪水早就流满了年轻的面庞。

  2006年寒冬,章健和同事在路面巡逻执勤,发现一名衣着单薄的年轻女子昏倒在路旁。滴水成冰的天气里,女孩子的额头却烫得吓人,章健和同事急忙将女孩子送回了救助站。

  这个女孩就是陈芳芳,2006年时只有20岁。中专刚毕业的她从甘肃老家来到松江找工作,刚到松江就感觉到身体不适,陈芳芳没舍得花钱看病一直咬着牙坚持着,终于支撑不住倒在了路边。

  章健立刻将陈芳芳送回救助站,给她吃了退烧药,但高烧一直不退。章健于是带着她从松江区中心医院一直辗转到了市里的大医院,最终确诊陈芳芳得的是化脓性脑炎。当时陈芳芳已经陷入了持续的昏迷,甚至把体温计都咬破了,水银流得满嘴都是。危急时刻,章健买来了鸡蛋和牛奶对她进行急救,为医生抢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命虽然保住了,但是接下来的治疗费却成了章健最牵挂的事。章健一方面向领导汇报,另一方面及时和陈芳芳的家属联系。当时陈芳芳一个人刚来上海,身上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望着马上就要推进手术室的小女孩,已经垫付了前期治疗费用的章健下了决定:“再怎么样也不能耽误治疗,要是能等到救助款当然最好,要是没有就算我的。”最终陈芳芳顺利地完成了治疗,还在章健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

  对己“吝啬”对人慷慨

  午饭时间,章健捧着饭盒来到了救助站的食堂。“小章,今天有你喜欢吃的红烧豆腐,快来,快来。”厨房里的师傅一边招呼一边往章健的碗里盛了一勺。

  “这个小章就喜欢吃食堂里的大锅饭,我进单位这么多年,小章也算是我的‘粉丝’了。”师傅笑着说,“小章平时最喜欢吃我做的家常菜,天天粗茶淡饭的也没见他有过一句抱怨。要是做了红烧肉,他能高兴一整天。”

  提起章健,同事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句话“节俭的老黄牛。”在单位里,章健的节俭是出了名的,不抽烟不喝酒,衣服一年到头也难得有几件新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吝啬鬼”,帮起别人来却从不含糊。

  今年八月,章健和同事在街面巡逻时遇到一位突发心脏病的农民工,章健和同事立刻将他送到了区中心医院急救。在这位受助人员住院期间,章健还多次自掏腰包购买了许多营养品去医院看望他。在返乡前,他紧紧拉住章健的手,热泪盈眶地连声感谢道:“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关心,祝你好人一生平安。”

  每个周末,在松江区康佳托老所里,老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小伙子的身影。章健在康佳托老所里做义工已经有三年了,他每周总会抽出时间来为老人们服务,自费买些日常用品和营养品,帮老人们打扫整理,聊天谈心。章健说小时候最疼自己的就是爷爷奶奶了,可惜老人家去世早,章健就从心底里把托老所里的老人当成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用一颗孝顺的心,默默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章健的感染下,他的同事们也投身到各自社区的义工工作中。

  最亏欠的是儿子

  说起自己的家庭,章健脸上不禁流露出浓浓的愧疚之情。章健说自己的儿子已经五岁了,可是自己陪他过的节日,扳着手指头就数得过来。

  由于工作的关系,章健经常需要白天黑夜连轴转,最长的一次,章健在单位里呆了四天三夜,“回到家里胡子都很长了,想抱抱儿子他都不让。”“别说做儿子的启蒙老师了,儿子现在每天能看到我一眼就已经很满足了。”章健说儿子上幼儿园五个学期了,每学期两次的家长开放日自己是一次也没去过,“每次看见儿子嘟着个小嘴一脸失望的样子,自己心里就和刀绞似的。”

  可是看到受助人员渴望的眼神,他又会将对儿子的爱默默地放在心里,埋头于工作中。

  十年来,章健4次荣获单位年度先进个人,区民政局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对于这些,章健却看得很淡:“生命里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生命里的甜,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来源:上海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