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4 19:0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1-12-31 14:35 | 查看:1522次
为了山区孩子,他选择坚持到最后!
——王翰先进事迹材料
“我是一个普通、平常的人,只要做好份内普通平常的事,就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摘自《王翰日记》
“一个好的领导,就必须要具有爱人之心,服人之德,识人之明,用人之胆。”——摘自《王翰日记》
在成都市唯一的革命老区——邛崃,有一所书声琅琅、生机盎然的山区农村学校——邛崃市夹关九年制学校。她,地处天台山脚,白沫江畔,像一支艳丽的奇葩,在邛崃教育百花园里格外引人注目:“全国写字实验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成都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典型学校”。自主编写的地方教材《南茶北桑——夹关茶》获得了成都市新课程改革集体奖……
谈起夹关学校的发展,人们无不称赞为之挥洒青春热血,付出艰辛的领头人——夹关九年制学校校长王翰。
“他,简直就是一个不要命的人!”
1985年,王翰怀着一颗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之心,被分配到偏僻的夹关中学,开始了他山区教育生涯。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同事走了一茬又一茬,王翰却一直没有挪过窝,一干就是26年。从昔日青春年少到如今人已中年,从当初破败落后的山区学校到如今邛崃市的一流乡镇学校,一切都在变,但不变的是王翰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山区孩子的不离不弃!
2002年,他被检查出患上了肾病,如今已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必须靠每天透析4次来维持生命。医生建议他回家休息,教育局领导也劝他回家安心治病,“我还年轻,还有好多想法未实现。”王翰说,办理病退手续回家休息治疗,可能对身体更好一些,但他与夹关学校的感情非常深,放不下山区的1400多名孩子,他要把学校打造成邛崃市的一流学校,为了他的这个目标,他愿意坚持到最后一刻!
说到王翰,爱人黄汕眼里就闪动着泪花,写满牵挂与担忧,她说,王翰做的是腹膜透析,每间隔4至5小时就得透析1次,透析一完,他就忙到工作,简直就是一个不要命的人!
“他,业务能力强,有很多超前的教育理念!”
1998年前,地处邛崃偏远山区的夹关学校,生源大量流失,中青年教师逐年调走,师资结构不断老化;学校办学经费异常紧张,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办学质量停滞不前,学校时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1999年7月,在夹关学校最危难的时候王翰临危受命,毅然肩负起了振兴该校的历史使命。
走上领导岗位后,经过几年艰辛探索和实践,在王翰的带领下,夹关学校已基本形成了“育人”比“育才”更重要、“进步即优秀”、“让优秀的更加优秀”、“不优秀的优秀起来、“学生来到学校,即使没有教好,起码也不能学坏”、“指责抱怨无济于事,鼓励大于教诲”、“学校德育成功之时,就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之日”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邛崃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肖茂元说,王翰教学业务能力强和管理能力都很强,有很多超前的教育理念,他把夹关九年制学校办成了邛崃市山区学校中的一流学校!
“他,为了山区农家孩子,尽力了!”
在夹关学校,你会经常看到王翰手里都拿着一些果皮、纸屑之类的垃圾,这是他每天进行校园巡查的成果。时间长了,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清洁工校长”、“拣垃圾的校长”、“弯弯腰校长”……
有学生说:“在校园里,只要看到王校长来了,我们就不自觉看看自己身边有垃圾没有,生怕他看到似的。”他在全校集会上强调:“校园的环境要靠大家,每一个人都要有一种弯弯腰的精神。”长期以来,他就是以“弯弯腰”的精神,以平凡、朴实的行动,给全校师生树立了模范形象。
杨虎和杨豹是99届的一对双胞胎留守儿童,由于两兄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经济也不宽裕,长期的生活模式造就了他们古怪的性格,在学校里,兄弟俩是出了名的“钉子生”,逃学、欺侮同学、顶撞老师……王翰说:“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学生教育好了,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亲自找两个孩子交心、谈心,给孩子家长打电话进行沟通、交流,给监护人出谋划策。中秋节到了,王翰长亲自将月饼交到孩子手中;冬天里特冷,看到两孩子穿着单薄,就给他们送来棉衣……“坚冰”终于在真情中融化,两兄弟慢慢有了变化: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再顶撞老师、学会了感恩……而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王翰总是及时进行肯定与鼓励,给他们以信心。如今,这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在江苏打工,他们说这辈子最难忘的人就是王校长!
“王校长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学生,对得起教师,对得起我们所有人。”一位学生家长不无感慨地说:“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山区农家孩子,他尽力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而王翰为了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为了山区的农家孩子,面对尿毒症对生命的侵蚀,他坦然面对、无所畏惧,他选择坚持到最后一刻,选择生命的怒放!诚如网友评价:“他用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无私与大爱!”
来源:四川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