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3 20:1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1-12-31 10:42 | 查看:1263次
七个鲜红的献血证,14年的坚持,16800毫升的献血记录,从最初的原血到现在的成分血,他不仅是献血队伍中的佼佼者,也是省、市两级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今年38岁的孙刚,年轻帅气,为人谦和。“我是学医的,感觉每年献一次血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还能尽一点微薄之力。”抱着这个想法,孙刚一次次走进市血站,捐献自己的热心,用朴实和执着感染着周围的亲朋,播撒着自己的爱心。他桌子上一本本献血证,述说着他每次献血的感人经历。
医生的天职,开启他献血之路
1998年10月1日,国家颁布的《献血法》废除了有偿献血制度,提倡公民无偿献血。那时,孙刚刚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初为医务人员的他,身上充满了救死扶伤的责任。当得知无偿献血的这个消息后,年轻的孙刚立刻感觉到身体里升腾的一团热火,催促他赶快行动。于是1998年11月6日,孙刚怀揣着那份责任和热情兴冲冲地赶到市人民医院,领到了第一本鲜红色的献血证。初次献血,尽管他也和普通人一样心生畏惧,但看着那缓缓的流动的血液,慢慢汇集到鲜红的血浆袋时,他感觉更多的责任和成就感流入他的身体,充实了自己。仿佛看到了一颗即将干枯的小草迎来了一场甘露,迎来了生的希望——“救死扶伤原来也可以这么简单的做到。”
执着和信念让他坚持
开启过献血之路之后,信念和坚持一直伴随着他,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会将自己的那份爱心播撒在哪里,一次次走进市血站,一次次捐献着自己的热血。1998年开始,每年献一次血,一献就是十几年。前6年每次献200毫升,后来4年每次又献400毫升。2002年11月,年轻好学的孙刚到郑州大学进修,刚刚安顿好一切的他,便拿起电话查询血站地址。由于人生地不熟,一路上多番打听,辗转了几趟公交车,一个小时后才找到血站,就这样在异乡他留下第一次爱心。在进修的四年里,每年都跑到省血站献血,前后献血四次。2006年10月17日在他毕业临行前,在异乡留下了最后一次爱心。从那以后孙刚在坚持献血的同时,通常都会选定在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去献血。特别让他引以自豪的是2008年8月8日,举办北京奥运会那天献了一次血。
人活着就要让生命有意义
孙刚用实际行动演绎着生命的价值,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然而就是这种价值观和责任感让他走进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但是这条看似寻常的路,却也让孙刚一次次碰壁。在孙刚去郑州求学之前,台湾同胞援助内地造血干细胞的事迹感染了他,点燃了他的捐献热情,通过多方打听孙刚得知,当时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河南只有省会设有管理中心。在郑州求学的他,第一次迈进省血站时他就急切的询问了当时捐赠的条件和要求,首先要先采样入库,但当时由于各种原因限制,2002年第一次献血未能如愿。至此,孙刚心里便留下了一个遗憾。当同在学校进修,在血站工作的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帮他联系。2003年10月25日,当他再次踏入省中心血站献血时,如愿地成为了一名省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初现血小板几经周折,但孙刚却异常执着
随着献血的次数逐步增加,孙刚与血站工作人员的接触也越见频繁,在相互交流中孙刚渐渐了解到,献血小板不仅捐献全血恢复的更快,每隔一个月就可以捐献一次,并且血小板纯度高,可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病毒的可能。通过查阅资料,孙刚更加确认了这个说法。在2007年秋天的一个周末,他专程赶到市中心血站去献血小板。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采血的医务人员在为孙刚做小样检查时,发现他的血小板浓度过低,不合适抽取。“那我就不能献血小板了?”孙刚顿时就像一个被刺破的气球,心里别提有多沮丧。医务人员用赞赏的眼光注视着眼前这个热心肠的年轻人,宽慰他道:“没事,平时多吃点儿花生,就能增加血小板含量。”为如愿献出血小板,孙刚单位的办公桌里便多了一袋花生米,没事儿就抓上一把吃。半个月后,2007年11月28日,当孙刚再次来到市中心血站时,如愿以偿的献出血小板。从此每年一次捐献自己的血小板,每次捐献血小板是一个治疗量,相当于人体内的800毫升血液。如今花生的价格已经翻了一番,却丝毫没有减退孙刚捐献血小板的热情,到2010年11月28日,四年间,3本献血证书,记载着孙刚共捐献了15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相当于12000毫升新鲜血液。
一番生死考验,使他更加坚定地走在献血的路上
从2007年那个秋天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孙刚坚持每隔两个月都会去献一次血小板。然而在他的献血记录上,2009年8月3日到2010年7月22日之间却出现了中断。
2009年,孙刚因阑尾有包块而住进医院,疑似肿瘤。经过详细的检查,排除了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这才让孙刚和家人松了一口气。有过生死悬于一线的经历,孙刚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啊,我要尽自己的力量挽救更多的人。”身体完全康复以后,他又继续奔赴在献血的道路上,让他史料不及的是一向支持他的家人却成了他的“拦路虎”,父母和爱人都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去献血。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次都瞒着他们去献血,从此献血证就藏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对此孙刚有些惭愧,因为家人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献血故事不胫而走,动员同事共同献血
孙刚作为一名普通的眼科大夫,在工作之余和同事交流中经常给大家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和献血的益处。献血不仅能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资的能力增强,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血栓、脑溢血)及高血压的发生,又能减少癌症发病率等。这些常识孙刚倒背如流,为的就是随时动员周围的朋友同事加入献血行列。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无意中发现了孙刚藏在抽屉的秘密,看着鲜红的献血证和密密麻麻的献血记录,大家才明白孙刚为什么总是向大家介绍献血的好处,解开了孙刚“爱”吃花生的秘密。
14年间坚持献血30次,累计16800毫升
如果说第一次献血是偶然,是冲动,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孙刚却坚持着,坚持每年献一次血,一直坚持到今天。他曾经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救死扶伤本就是医生的天职,献血不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儿,而且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七个鲜红的献血证,证明了他14年间献血30次,累计16800毫升的事实。他之所以有这种态度和恒心,与他善良的心地,朴实的作风,乐观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名眼科的大夫,在矿区患者多为退离休的老年人,心地善良的他总能与患者耐心交流;作为一名普通人,他一直朴实低调,直至同事发现了抽屉里的秘密,献血的事迹不胫而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以乐观的态度谱写着人间真爱,用花生“充实”自己,用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甘“撒”热血写青春的年轻人——孙刚。他的事迹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平煤神马报》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