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八旬老媪凭“字间黑白”断案,桃李遍天下 成都七旬老翁过“天下最难”司考,事业又一春

发布时间:2018-03-20 09:12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8-03-20 14版 | 查看:1157次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记者白佳丽)眼前这位83岁的老人,一头银发、一袭黑衣、一副花镜,步履蹒跚,而一旦坐定显微镜前,一眼睛便灼灼有光,散发出“福尔摩斯”的气息,显微镜下放大的文字被“抽丝剥茧”,渐渐显露出伪装背后的真相……

  老人叫汪文秀,是“奶奶级文书司法鉴定专家”,她用60余年鉴定各种文检案件超过2万余起。汪文秀说,她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

  1955年,初中毕业的汪文秀瞒过父母,辗转一月有余,与朋友从长江流经的湖北武汉,到达了戈壁飞沙的新疆乌鲁木齐,志愿补充边疆年轻干部队伍,这个没有出过远门的女孩对新工作地的第一印象,是星星峡间行车几小时也见不到一只飞鸟。

  “同批有人离开,可我偷偷抹了眼泪,还是要留下来。”汪文秀被分配到了新疆一所公安学校学习,自此与文书司法鉴定结了缘,并成长为新疆第一批文书司法鉴定专家。

  文书鉴定是运用文件检验学的原理及技术,对文书的笔迹、形成时间等进行鉴定,以便在分析案情、缩小调查范围、明确案件的调查方向、认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提供证据。汪文秀先后在新疆、北京、沈阳等地学习,毕业后供职于新疆公安厅。

  汪文秀开始出现在各种命案现场,收集到厚厚的考卷与名家书法字帖都成为她的研究对象,为了看懂更多文书,她还自学了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即使新婚后,她依旧喜欢在办公室钻研到深夜。

  “第一次‘出现场’吓得我手脚冰凉。”汪文秀说,因为出差频繁,她几乎跑遍了辽阔的新疆,也曾因为交通不便,搭着顺风车在大雨倾盆的戈壁滩上过夜。即使现在,为了给当事人省钱,汪文秀出差也很少坐飞机。

  “每个人生理特征、心理因素和书写习惯都不同,字迹有可能随着年龄、书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是从一些书写惯性中寻找真相的痕迹。”汪文秀说。一台显微镜、一面放大镜、一双眼睛,就是她所有的工具,文字的间架结构、笔锋的走向、撇捺的细微抖动,都被一遍遍揣摩、研究。

  “我对文字是一种复杂的爱。”汪文秀边说,边抚摸着陪伴自己多年的老花镜。

  1995年,汪文秀退休。“觉得自己还有一身力气”的她,接受了返聘,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主要负责重大疑难案件的鉴定,“想去环游祖国河山”的愿望则被一拖再拖,直到现在还没有实现。

  如今,患有腿疾的汪文秀依旧每天坚持坐着儿子买的轮椅上下班。由她培养的400余名笔迹鉴定人员遍布天山南北,守护着一方公平正义。

  新华社成都电(王迪、康锦谦)71岁的耿留栓,头发花白,声音洪亮,精神奕奕。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和客户讨论一个案子。

  奋斗8年,他在64岁通过司法考试,现在还准备考法律专业研究生。

  耿留栓22岁参军入伍,度过了27年的军旅生活,然后在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负责党务工作。因为此前的工作经常涉及法律业务,耿留栓产生了退休报考司法考试的念头。八次报考,六进考场,2011年,耿留栓成为四川当年通过司法考试年龄最大的考生。

  谈到为什么要从事法律工作,耿留栓说:“多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我刚强、正直的性格。而法律是讲究公平和正义的,这很符合我的性格。”

  耿留栓现在的工作生活十分忙碌,大到工商赔偿、房屋产权纠纷,小到婆媳矛盾、邻里纠纷,耿留栓什么案子都接。目前他每个月能收入两千多块钱。

  “做这个工作并不是为了钱。我每个月有6000多元的退休金,还有医保、养老保险,子女也参加工作了,我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耿留栓说。

  他接着说,“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很多,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想为社会做些贡献。”

  2016年10月,一位农民工在工地作业时不慎受伤,被判定为二级残疾。为了这个案子,耿留栓多日奔波于法院、当事人家中,各种调查取证往返几十趟。官司一直打到2017年4月,直到官司胜诉、当事人拿到赔偿金,耿留栓才把心放下。

  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耿留栓还每周去社区、基层做法律服务,同事们对这位年过七旬的律师都很敬重。耿留栓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主任熊百祥说:“耿老师来我们律师事务所五年,他是一个非常有正能量的人,对待每件事情的态度都是‘小事当大事做’。”

  下一步,耿留栓计划报考西南大学法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只要身体允许,我想一直学下去,做一个‘老而有用’的人。”耿留栓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