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5 11:3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6-11 | 查看:1412次
“六月里青山青又青,八路要打沂水城,调动来主力兵,哎呦哎呦哎嗨哟,调动来主力兵啊。头一次打到城东岭,二次打到那沂水城,还时天不明啊,哎呦哎呦哎嗨哟,还时天不明啊……”这首山东民歌的名字叫《攻打沂水城》,讲述的是1944年8月17日凌晨,八路军收复沂水城的历史事件。收复沂水城的消息传开,全县人民一片欢腾。
唱这首歌的老人叫朱凤兰,今年87岁,沂水县夏蔚镇王庄社区建国前老党员,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儿女们说,老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唱歌,性格开朗随和、积极乐观,即便是在艰苦的岁月里,村里和家里都少不了她的歌声。
王庄村素有“华东小延安”的美誉,红色沂蒙的心脏曾在这里跳动。1938年,抗日的烽火燃遍沂蒙大地,11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从岸堤村迁驻沂水县王庄村。1893年由德国神甫修建的“天主教堂”也有了新的主人。新诞生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等首脑机关进驻这里后,“天主教堂”便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枢。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过。
在革命战争大环境和爱国先进分子的耳濡目染下,1944年12月,18岁的朱凤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识字班班长。找到了组织,让朱凤兰兴奋不已。
“当时介绍人阚照明嘴很巧啊,他说你入党以后走到共产主义社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张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我心里话做梦啊这是,我这寻思寻思,我说行啊,领导要是觉得我能行的话,你就介绍,我就入党。”朱凤兰回忆说。
因为政治觉悟高,思想进步快,又能歌善舞,朱凤兰和识字班的姐妹们很受部队首长和子弟兵的欢迎,有时候去周边村庄慰问伤员,伤病员们还会让她们唱歌听,对于当时的情景,朱凤兰还记忆犹新。
“俺去高庄镇杏峪村去慰问伤病员。识字班唱歌,识字班唱歌,这样……锣鼓响,响连天,大家多喜欢,打走了鬼子和汉奸,好过太平年呀,哎呦哎呦哎嗨呦,俺好过太平年啊;人民的解放军,你抗战有力量,打鬼子俺得解放,大家伙喜洋洋……”朱凤兰唱道。
解放战争期间,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去了前线打仗,朱凤兰响应我党“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积极组织识字班和广大妇女投入到后方的革命工作中去,收军粮、做煎饼、缝军衣、做军鞋,源源不断地为部队供给给养。
在朱凤兰的记忆里,其中一次筹集给养的任务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1947年,国民党整编第74师重点进攻沂蒙山区。王庄村接到我八路军部队通知,需要立即筹集600斤小米磨成面和800斤煎饼,第二天一早就得送到驻军的邻村。接到通知时天色已晚,但是任务又十分紧急,在十几个小时内筹集这么多粮食,这让村里有些措手不及。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凑齐给养,朱凤兰和识字班的姑娘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摸着黑影挨家挨户的敲门凑粮食。粮食凑齐了,就点着豆油灯轮番推碾,直到把所有的粮食都磨成面。年龄稍微大些的妇女就在村子的空旷地里支起鏊子摊煎饼。等到磨完600斤小米,摊完800斤煎饼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一夜的劳顿虽然又困又累,但是朱凤兰和村民们却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朱凤兰自己也数不清到底筹集过多少次给养、摊过多少斤煎饼、做过多少双军鞋……但是老人却说,她依然没有做够。
“为什么干不够呢,那时候咱是贫下中农……年轻时就好唱歌,觉着如果不是党,咱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白天走,飞机多,嗡嗡的,不敢行军,晚上出去打仗。今天咱大队里赶上来行军,这就找席铺了大街上,烧下茶,做下饭,战士睡够了觉,起来吃个饭喝口水,下午走。”朱凤兰说。
在朱凤兰的针线笸箩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做的鞋垫和袜子。密密麻麻、匀匀称称地针脚倾注了她对人民部队和子弟兵的深情厚谊。那时的日子虽然穷苦,但是生性乐观的朱凤兰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她把对新生活的向往都融在了这一件件军需物品和歌声里。
做衣服的时候,她唱缝衣歌,割麦子的时候她唱收麦歌,纺线的时候唱纺线歌,在识字班唱学习的歌,有什么样的生产就有什么样的歌曲,有什么样的活动就有什么样的旋律。
因为有了歌声,原本单调艰辛的生活有了色彩、生机和希望。采访当天,老人为我们唱起了《缝衣歌》,那是一首边为子弟兵做军装边唱的歌曲,唱起这首歌,老人仿佛又回到了过去。“春季里来露满窗,妇救会员缝衣裳,缝好新衣送前方,战士们穿上喜洋洋,战士们穿上喜洋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朱凤兰在村里组织了高跷队,连跳了三天,庆祝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战争结束了,炮火硝烟的日子渐渐远去,但是朱凤兰对工作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后来,她当上了村里的妇救会长,还积极劝说自己的老伴儿公茂堂入了党。
1971年,45岁的朱凤兰开始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这一干就是14年。由于业绩突出,她多次当选县和乡镇人大代表,并在1971年,当选为沂水县第四次党代会代表。1983年,她参加了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并先后荣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沂水县三八红旗手、沂水县模范老人,王庄乡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告别了战火纷飞和逃难的日子,老人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到非常知足。虽然腿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两鬓早已斑白,但是老人对党的那颗衷心却依然年轻。对于村里的发展,她时刻记在心头,对于村里的支部生活,她积极参加,对于邻里间的矛盾,她出面调解……充分展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为民服务、永远跟党走的高尚品德。
“朱凤兰老人今年87岁了,是个老党员,对村里的工作非常支持,非常理解,开党员会回回不落,积极发言,也经常给村里出好点子好主意……”沂水县夏蔚镇王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冯田军说。
到现在,朱凤兰老人能完完整整唱下来的早期革命歌曲就有近20首。她说,是共产党带领百姓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好日子,只要还有一口气,她就会把红歌唱下去,用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恩情。在我们将要离开时老人又唱了一首:“南营房的炮楼修得好,八路军离不了炸药包,炮楼炸倒了啊,哎呦哎呦哎嗨呦,炮楼炸倒了啊……共产党的力量真正好,喜坏了俺们老百姓啊……”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