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花样百出 公安教你防骗

发布时间:2018-01-25 10:13 | 来源:广州日报 2018-01-23 A6版 | 查看:999次

诈骗分子盯上高收入高学历高年龄群体 为提升“技能”竟打电话到反诈中心试探

  年关逼近,诈骗分子变得愈发疯狂。近期继教授、医生、校长被骗巨款后,一周之内两名女博士相继中招。在去年广州市电信诈骗发案大幅下降的同时,电信诈骗在岁末年初形成反弹之势,老套的“冒充公检法”屡屡得逞,而且目标集中于“三高”(高收入、高年龄、高学历)群体,甚至“没钱也要骗你”,让你贷款、卖房、抵押直至榨干你最后一滴血汗。

  面对“洗脑”式的设局和不断升级的“剧本”,如何提高防范诈骗意识和技能,识破骗子的“套路”,不给其可乘之机?近日,本报记者专访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资深反诈专家,见招拆招,深入剖析骗子招数和防骗秘诀,一招制胜。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栋、侯翔宇

  通讯员余奕剑、张毅涛

  岁末年初向来是诈骗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而大城市经济发达,财富集中,往往成为诈骗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标。警情分析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在全市各类警情均呈大幅下降趋势的情况下,诈骗类警情反而出现反弹,同比上升15.8%,远郊区域同比升幅均超过20%,非接触型诈骗(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仍然是诈骗类警情的主要类型,占80.4%。

  案例1

  八旬老夫妻遭遇“连环骗”

  一生积蓄300万元被骗光

  退休多年的孟奶奶(化名)近日在家里接到了自称“电信局”工作人员“赵先生”的电话。

  “赵先生”称,孟奶奶与其丈夫名下除正在使用的座机号码外,还开通了另一个电话,在K市涉及违法犯罪活动。

  孟奶奶自是否定了对方的说法,但“赵先生”又询问她是否曾去过K市、是否丢失过身份证。待孟奶奶一一否定后,“赵先生”添加了她的微信,给她发来几张有她名字的存折照片、涉案材料照片、调查函照片等。

  孟奶奶吓得魂不附体,连声询问自己该如何洗清嫌疑,殊不知她此刻的反应正中了对方设下的“圈套”。

  第二天,有一女子曾某假扮“公安机关协勤人员”,上门找到了孟奶奶和孟爷爷,出示一张印有红色印章的证件后,让孟奶奶与“夏检察长”通话。“夏检察长”称曾某是K市检察院办事人员,要求孟家夫妇配合调查,将所有财产资料及身份资料都交给曾某,并要求两人对此事绝对保密。

  孟家夫妇全部照办后,第三天继续随曾某到银行转账用以“配合进行资金调查”。曾某谎称自己是孟奶奶的侄女,带着老夫妇去了4家银行,以买房为名,将老夫妇300万余元存款全部转走,然后让两老回家等候结果。

  数天后,孟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案中案,连环骗”的新闻,发现新闻所述与自己的遭遇十分相似,故而有所怀疑。孟爷爷与孟奶奶商量后,一同前往附近的检察院咨询案情。检察院工作人员听了老夫妇描述后,便知老夫妇是上当了,所有调查材料与证件都是骗子伪造的。老夫妇连忙报警,然而为时已晚,省吃俭用一生300万元积蓄已全部送给了骗子。想到自己与丈夫辛苦劳碌几十年所得一去不复,想到若子女得知自己将钱全部交给了骗子,孟奶奶满心不甘和恐慌,痛苦又悔恨。

  案例2

  一家医院两高知齐“中招”

  科室主任被诱骗600万元

  1月7日,越秀区某医院一位医学女博士在单位办公室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广州总局警员”,告知事主“涉嫌一起北京洗钱案件”,并以“国家保密案件”为由,要求其添加QQ,指引事主登录一个虚假“检察院”网址,查看其涉案的“搜查令”。

  在对方的连环套之下,这位女事主一步步掉进了陷阱,其间,骗子以防止其他嫌疑人动用事主资产和提供“财力证明”为由,诱骗事主通过银行转账到骗子指定的账户,共计骗取事主30余万元。据悉,这也是近期一周之内连续发生的第二起女博士被骗案。

  无独有偶,不久前该医院已经发生过同类事件。2017年8月期间,一位在该医院任职科室主任、教授的事主,被一通所谓“公检法”来电,以事主“涉嫌一宗洗钱案”为由,通过诱骗其银行转账缴纳所谓“保释金”的方式,诈骗事主600多万元。

  

  教授医生校长齐进迷魂阵

  多宗案件诈骗金额超百万

  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的骗局,是诸多电信诈骗手法中危害最大、单案案值最高的诈骗手法。据统计,“冒充公检法”在去年整个诈骗案件中的占比不到10%,但所占的金额却超过了40%以上。

  在近期(2017年10月至今)发生的16宗损失金额100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中,其中11宗行骗手法为“冒充公检法”。主要涉及人群有教授、医生、校长、博士、财务、公司职员、中老年人等,分布在越秀、海珠等老城区。

  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刘超说,这些受骗群体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高收入、高年龄、高学历。诈骗分子利用大数据从不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专门培训、编写“剧本”,然后精准发送信息,大部分在国外设置窝点,先是冒充各类企事业单位客服人员,比如电信、工商,说你的××资料泄密了,然后冒充“公检法”找你审案,并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对你进行恐吓,接着就开始“洗脑”,叫你去开房、开网银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际上这个时候钱已经从网上直接转到国外去了。”

  刘超说,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三高”群体对党和政府的无比信任,长期遵纪守法,也没有跟公检法打交道的经验,同时长期不参加社会活动,或者因独居、子女不在身边而进行诈骗,带来的社会危害和个人创伤十分巨大,严重透支了公信力。

  “冒充公检法”虽说手法老套,但骗子屡试不爽。不少受骗者在回忆被骗转账的那一刻时几乎都会说道:稀里糊涂,当时仿佛着魔一般被骗子控制住,就转了账。骗子的“魔力”从哪里来的呢?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给事主制造麻烦,然后又帮事主解决问题。资深反诈专家分析,首先骗子精准地掌握了事主的个人信息,每一步骗局都设置得“那么巧,那么精准”。同时,在警方的强力打击下,诈骗分子也在不断调整诈骗策略,从以往利用网络平台大规模“撒网式”群呼,转变为事先掌握特定人群身份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工“点对点”直呼,这种诈骗方式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更高,群众的上当概率也更高。

  而不少“三高”受骗者工作生活环境单一,平时不怎么关注社会新闻,包括一些中老年人长期与社会脱节,也是造成被骗原因之一。在行骗过程中,骗子每一步提出的要求都会让事主感觉是合理的,比如说声称身份信息泄露,还会“煞有介事”地提醒事主注意防诈骗,甚至让事主感觉骗子是在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准确地掌握了事主每一步的心理需求,比如绝大多数人都是怕麻烦的:不愿意或者恐惧与公安机关打交道。

  同时,由于诈骗分子以“泄密”为由进行了心理攻势和恐吓诱骗,事主受骗转账汇款后往往不敢告知亲友,也不敢报警求助,事隔数日甚至一两周后方才醒悟被骗。

  较量

  骗子为隔断反诈中心预警

  竟指引事主手机转接空号

  为什么不少事主事后反映,平时也有接到过公安机关的防诈骗宣传资料,但仍然上当呢?

  资深反诈专家表示,骗子在与公安机关的较量中,也知道警方的防骗措施,因此专门针对警方的劝阻措施设计剧本,研究对策。比如声称这个案件是中央调查专案组负责的,级别很高,当地公安不知情,然后恐吓事主不能“泄密”,一说就会加重你的罪行,因此有民警上门来劝阻时,事主都不敢吭声。

  与此同时,骗子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据悉,骗子每天收工后,还会专门开会总结经验教训,研讨如何提高诈骗的成功率。比如拿出一段录音来分析,为什么说了这么久对方还没转账,分析是哪里出了漏洞和破绽;如果成功了,则还会当场拿出现金来进行奖励,作为激励手段。甚至,骗子为了有针对性地修改“剧本”,还会假扮事主打电话到反诈中心来试探反应。

  有事主被骗子“洗脑”后变得“六亲不认”,而且还充满了荣誉感,认为自己是在给国家办事。

  资深反诈专家说,在办案中曾经发生过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比如有女士在转账的那一刻,丈夫回来了,看到妻子要转账,砸电脑都阻止不了,只能马上报警;有事主接到骗子指令后,三更半夜拿了30万元现金从市区打出租车到增城,按照要求把现金扔到公厕中;还有的事主在被警方劝阻后,自称醒悟了,结果后来还是偷偷给骗子转钱;还有荔湾的一名女事主,被深度“洗脑”后,家属都劝阻不了,不让她转账就要跳楼。

  同时,骗子的手法也在不断更新升级,比如近期,广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即广州市反诈中心)发现,骗子为了隔断反诈中心向群众发起的预警,竟然指引事主手机转接至空号。甚至不断修改“诈骗剧本”,出现了“骗中骗”、“连环骗”新型手法。

  识破

  对可疑电话先挂断再回拨

  骗子虽然套路深也怕这招

  专家表示,在骗子“冒充公检法”的每个实施环节,依然有很多破绽可以阻止被骗:

  1.骗子常常通过显示本地的手机号致电事主,称事主涉案,要给事主转电话至北京公安部门接受调查。

  分析:大部分人群一般对异地电话警惕性较高,使用本地号码致电,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主警惕。另由于北京是首都,为中央机关所在,谎称与首都相关能制造出权威的假象。

  2.骗子一般不准事主挂断电话,即使断线也不让回拨。

  分析:骗子使用境外改号软件拨打事主电话,若事主回拨会得到空号或无法接通的提示,从而使骗局败露。

  3.骗子要求事主“配合调查”但决不可透露给亲友,否则将触犯“泄密罪”。一般会指引事主到宾馆开房“接受调查”。

  分析:骗子使用“空间隔离”方式,同时加上“法律”威吓事主,阻断事主向外界咨询求助的机会。

  4.骗子冒充“公检法”行骗时,通常会给事主发送伪造的通缉令。

  分析:普通人习惯眼见为实,故此介入视觉刺激,令事主感觉可信。另外,群众大多不具有分辨通缉令真伪的能力,即使伪造的通缉令漏洞百出,因前方铺垫已使事主焦虑慌乱,故不会再去注意漏洞。

  5.骗子有时会指定要事主筹集大量金额才能“证明清白”,如128万元、160万元等。

  分析:指定金额,一是出于骗子贪得无厌的本性,二是为了试探事主的财力。

  6.骗子骗到第一笔钱后,通常不会收手,而是将事主电话转至另一个“调查机关”。

  分析:事主已被“洗脑”,对骗子的说辞深信不疑。骗子将事主引入环环相扣的圈套,即使事主没有存款也会暗示事主借贷、抵押,直到榨干事主财产。

  7.如果身边有老年人开U盾一定要警惕。

  分析:因为老年人开U盾需求不大,而且如果老人单独一个人去宾馆,还要一定能上网的那种,这也是不正常的现象。

  打击

  高峰期日均上千劝阻电话

  提前介入保护群众钱袋子

  为有效打击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财产,广州市公安局牵头会同银行、电信运营商等部门,依托110接处警平台,建成 “广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即广州市反诈中心),实现公安机关相关业务警种、银行机构、电信运营商派员带资源和权限进驻广州市反诈中心合署办公的新型实战化运作模式,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全链条、全环节的防范打击治理,通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接处警、涉案资金快速处置、防范诈骗电话劝阻、信息处置、研判侦查等手段,全方位配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成效显著。

  据介绍,2017年,全市所立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4.7%。其中“冒充公检法”诈骗警情同比下降44.8%;“冒充关系人”诈骗警情同比下降44.2%;“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24.9%;“短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68.9%。

  2017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电信诈骗团伙53个,实际破获案件3421起,同比上升89.8%;逮捕电信诈骗案件嫌疑人760名,同比上升17.8%;起诉电信诈骗案件1730宗,同比上升23%。

  2017年,通过直接劝阻、快速拦截等措施,已成功为9万多名群众挽回2.94亿元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17年4月份以来,广州市反诈中心应用多个科技系统挖掘预警数据,提前介入,提醒、劝阻潜在被骗群众8.6万多人,高峰时期曾日均拨打劝阻电话1000多个,从源头上降低群众被骗可能性,大大压减了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追还

  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

  提供证据“秒锁”骗子账户

  “被骗后该怎么办?我的钱还能不能追得回来?”这是所有被骗者醒悟后最关心的事。“赶紧报警,越快越好。事发过了几天才来报警的,资金一旦流入境外,希望会越来越渺茫。”反诈专家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刚转完账发现被骗,马上报警,同时提供完整的嫌疑账号和转账凭条。这样既方便公安机关快速处置,又可以作为报警时的证据。反诈中心通过涉案资金快速处置机制,直接将涉案账户“秒锁”并紧急止付。即使赃款到了诈骗分子的账户,对方也无法操作。

  警方在快速拦截成功后,可以通过被骗资金原路返还新机制,帮助事主挽回损失。根据2016年底出台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有关实施细则,银行只要看到公安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查验证件后,资金没有异议就可直接返还事主。据悉,广州警方根据实施细则已制定相关工作规定,对符合被骗资金原路返还的案件进行全面梳理,至今已成功为246名被骗群众返还被骗资金2180万元。

  诈骗套路揭秘

  反诈专家介绍,近年来,随着警方打击力度的加强,电信诈骗警情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同时犯罪窝点不断向境外转移。这些电信诈骗团伙背后的“金主”(出资人)一般都是境外人员,从大陆招募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在20到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旅游签证的方式赴境外设立窝点(称之为“机房”),利用新的技术,实施公司化运作,分工明确,给警方打击带来难度。

  骗子套路流程

  第一步:冒充客服 说你信息泄露

  骗子首先利用网络电话、群呼平台按照号码段覆盖发放语音包,如有事主按键查询时,诈骗团伙中的一线人员就冒充客服人员,套取登记事主姓名、电话、住址和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假装为其查询,并告知事主经查询后,被人冒用身份办理了业务,怀疑个人信息泄露,谎称帮事主转到相关公安部门核查,下一步转给冒充公安民警的团伙二线人员。

  第二步:冒充公安 说你涉嫌犯案

  团伙二线人员假装叫人帮事主查询,之后谎称有人冒充事主开了银行卡进行犯罪活动,事主银行卡有涉及涉毒案件或洗黑钱情况,并说这案件影响很大,公安机关已立案,在网上已查询到有事主的拘捕令和逮捕令,并随即通过QQ或者加微信发给事主一个网址。

  该网址实际上是团伙设计的“钓鱼网站”,事主如打开这网址,能看到有其本人照片的拘捕令和逮捕令(都是伪造的)。团伙二线人员要求事主马上到相应的公安机关作笔录,并谎称帮事主查询到是某某检察官专案负责,帮事主沟通。

  第三步:冒充检察官 让你汇钱

  团伙二线人员把电话转到冒充检察官的三线人员(三线人员配有上海、北京等各地手机,以增加欺骗性),三线人员用相应的手机与事主沟通,通告事主牵扯到一宗特大案件,以核查账户资金和金融监管的名义,要求事主按其指引开卡转账至指定的“安全账户”协助调查,来证明其“清白”。

  事主根据对方的指令进行网银登录操作后,诈骗分子就会快速将账户里面的钱通过网银交易转到银行卡上,由设在境外的取款组取现,最后把现金赃款存到指定的诈骗集团成员账户上。

  教你拆解骗术

  声称要帮你转接公安的都是骗子

  1.凡是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等客服人员,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等为由主动帮忙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骗子!

  2.来电显示为“+”号或奇怪数字开头的,以及“170”“171”等网络号段电话,十有八九是诈骗电话!

  3.任何改号软件冒充的电话号码,一旦回拨即提示无法接通或是转接到真正机主,骗局即被戳穿。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110向广州市反诈中心咨询、举报。

  通过电话微信“办案”的都是骗子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不存在“电话办案”“QQ/微信语音办案”。要求做“电话笔录”、声称“绝对保密”、上网查看“通缉令”、接收“逮捕令”的,都是骗子!

  公检法部门进行调查,只会由民警直接上门找人。

  让你汇钱去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子

  公检法部门调查案件绝不存在“安全账户”。任何要求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的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或要求您到柜员机转换英文页面进行操作的,或要求您开通网银,向您索要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上门索要你个人信息的都是骗子

  绝对没有所谓协助办案的“协勤员”“特派员”“专案员”,执法、司法机关也绝对不会要求群众到酒店开房协助办案。凡是上门索要银行账户、身份证、密码、验证码的人员,都是骗子!

  子演起“周瑜打黄盖”

  用苦肉计骗取事主信任

  以最常见的“冒充公检法”为例,以下诈骗“剧本”的逼真度堪称“影帝级”:

  “警官”:报告主任!这×××电话是我转接上来的,他因为今天个人材料外泄案件,打电话进来报案的,后来经过总部查询才发现有涉及您的正在侦办的李强贩毒洗钱案!但是他矢口否认认识李强,没有卖账户给他,也没有收到赃款,检察官在今天要对他执行冻结管制命令,这对他生活上造成困扰,请主任帮他做审讯。

  “主任”:他是犯罪嫌疑人,你怎么替他说话,你是不是有收到什么好处?

  “警官”:没有,他今天是基于主动报案的份上,又相当配合公安局的办案程序,也很想查清他这涉案嫌疑人的身份,所以麻烦主任评估他涉案的成分高不高,配合的态度是否良好,再来决定要不要帮他做资金比对跟加密监管的手续。

  “主任”:你没看到我桌上还有10多名等着查清账上资金的群众资料吗!?他凭哪一点要申请!?

  “警官”:所以我才会亲自跑到主任办公室来替这位群众求情,他在录音当中保证全力配合国家办案程序来还他一个清白!拜托主任给他一个机会!

  “主任”:那口供笔录以及金融清查单你有没有登记清楚?材料放我桌上,你先去忙,把门带上!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