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22 22:13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8-01-22 8版 | 查看:1688次
河南鄢陵豫剧团用板车搭舞台,“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把戏曲送到田间地头
1月18日,在河南省禹州市南寨村,“板车剧团”的团员正在由汽车和木板组成的舞台上整理装束。
1月18日,在河南省禹州市南寨村,“板车剧团”的团员演出结束后卸妆。
本组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从最早的架子车、板车,到如今的大篷汽车、流动舞台;“板车剧团”的演职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团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任凭时代变迁,不变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板车精神”
本报记者刘雅鸣、史林静
在萧肃的深冬时节,盛开的鄢陵蜡梅清香沁人,以“冠天下”的美誉,让人纷至沓来。而在这个北方小县的广大农村,让农民们最期盼的,却是一场场大戏,它一唱60余年,四代人,从不落幕。
这天,呵气成霜。在鄢陵县马栏镇娄家村,戏台还没搭好,已有很多人早早过来想要占一个好位置。尽管寒气逼人,冬天的阳光还是照出了暖意,他们两只手揣在袖口里,饶有兴趣地看演员们搭戏台。
此刻在舞台忙碌着的就是鄢陵县豫剧团。半个多世纪前,鄢陵县豫剧团自制板车流动舞台上山下乡为农民送戏,被群众称为“板车剧团”,成为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如今第四代“板车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板车精神”,坚持“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把戏曲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心中,成为活跃在农村文艺战线上的一支“红色轻骑兵”。
第一个节目:板车搭舞台
听说“板车剧团”要来村里唱大戏,67岁的村民薛善初一大早就搬着板凳来到村头。“县剧团的戏可是远近出了名的,怎么听都听不够,有好几年,剧团在外地演出被拦下不让回来。”薛善初从小就听人讲“板车剧团”的故事,说着说着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一支活跃在中原农村的传奇剧团。上世纪60年代,鄢陵县豫剧团演员们拉着自制的木板车当流动舞台,自排节目、自造道具,深入偏远山区和乡村,把戏曲送到千家万户。
73岁的温富荣就是第一代“板车人”。1958年,13岁的温富荣来到“板车剧团”当学徒。那时剧团怀着为工农兵演出的一腔热忱,天天外出,当时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所以剧团到农村演戏是件大事,村里要及早安排人和车接送。那时农村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太平车,每次接送剧团,村里都要出动六七辆牛车来装道具和乐器。“那时农村牲口多金贵啊,犁地拉货全靠它,一来一回接送影响农业生产。”温富荣说。
由于没有舞台,每到一处,群众还要拉土搭台、栽杆、挂幕,甚至要把自家的门板拆下来当舞台,把床铺扯下来当围栏,通常是演一两场戏两三个小时,群众搭拆舞台却需要两三天。就有群众说:“想剧团,盼剧团,剧团来了招麻烦,戏只唱了小半天,俺得忙活两三天。”
为了减少群众的麻烦,不耽误农民生产,当时团里有人提议买几辆板车,自己拉着道具、乐器下乡。有了板车后,大家又开始考虑解决舞台问题。“最开始是圈一块地做舞台,四周用地幔围住,但这样演员和观众就混在一起了,分不清台前幕后,影响演出效果。”温富荣说。
能不能利用车板做舞台呢?有人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后,剧团当即就试着干了起来。为了把板车拼在一起,大家伙反复拼装,设计模型;为了节省开支,剧团的青年还向村里的木匠学习木工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一个流动舞台模型。每到一个演出点,大家把板车下盘卸下,用3个一米长的支架作为舞台支柱,用钢丝绳将支架从车把到车尾固定,6辆板车的车板拢在一起就成了宽阔的表演区。
它恰似“变形金刚”,一个人指挥,多人同时把板车伸展开,升杆扯幕,不一会儿平地就空起一座大戏台。
第一个流动舞台搭建好后,演员们还有些小心翼翼,从上去三五人到二三十人,从走台步到翻跟头,尽管吱吱呀呀作响,但舞台总算是有了。板车流动舞台面世后,首场演出的剧目就是展示当时农民精神风貌的《朝阳沟》。
为把流动舞台制作得更好,剧团先后对板车舞台进行5次大革新,直到1970年才最终定型。板车由6辆增加到8辆,舞台面积由最初的60平方米增加到100平方米。自制板车流动舞台成功后,经过反复练习,最后用15分钟就能把舞台搭好。
“每次演出前,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都睁大眼睛瞧稀罕,用板车搭舞台倒成了第一个节目。”温富荣说。
自此,鄢陵县豫剧团拉着板车流动舞台,不顾酷暑寒冬,农民有求,他们必应,推广学习“板车精神”一度叫响全国。也因为有了板车,他们走到更远的地方,把戏送上最偏僻的深山,送到离农民最近的田间。
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
“开场锣鼓震天响,村外大路小道上,驴车、自行车哐里哐当往戏场里赶,卖糖葫芦的车把上捆着草秆,草秆上扎满了火红火红的山里红。”
回忆过去,老演员们有说不完的话。
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山区群众没有见过大戏进山。常常戏班还没来,唱戏的消息已传远,亲朋好友间相互转告,相邀跋山涉水来看大戏。
每一场戏都是人山人海。平地上站不下就爬到树上看,杨树上,柳树上,一个树杈一个人。
今年55岁的石淑玲,18岁加入“板车剧团”。她回忆道:乡下的路不好走,夜间赶路全靠月亮照明,赶上阴雨天没法走,当地老乡就接力拿着手电送我们。那时农村还很穷,可每次唱完戏要离开时,老乡们拿着烙好的馍蒸好的红薯硬往我们手里塞。
“群众就是这样待我们,我们更是不喊苦,不喊累,一看到老百姓就来精神,一听到他们鼓掌浑身上下都是劲儿。”石淑玲说,剧团拉着板车,白天走上几十里路,晚上搭台唱戏,大家走到哪唱到哪。路上遇到正在劳作的群众,都会停下给他们唱两段再走。
温富荣回忆那时的场景:路上看到打麦场的老乡,剧团都会停下来,摆开阵势,有人拿起锣,有人拨开弦儿,朝着麦地开一嗓子,劳作的男人放下镰刀拿起烟袋,女人解下头巾叉腰擦汗,人越聚越多,唱完一段没听过瘾,还嚷着再来一段。因为要赶路,又不得不走时,老乡们就说:“回来的时候还路过俺这儿!”
“为人民服务必须完全彻底,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多人少一个样。”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鄢陵县豫剧团拉着自制的“流动舞台”,为群众带去富足的精神文化食粮。上世纪80年代,为满足演出需要,“板车剧团”成立了一团和二团,80多名一线演出人员,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据统计,剧团用坏的板车、马车超过100辆。
在漫长的为农民送戏过程中,“板车剧团”始终坚持“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从不因条件差、环境恶劣就拒绝去偏远的乡村,把优秀演出剧目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鄢陵县豫剧团足迹遍及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河北等7省200多个县(市)的乡村,至今已累计演出5万多场。去年一年来,鄢陵县豫剧团仅下乡、进校园公益演出就接近600场,给基层群众送去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宁可误了种地,也要给群众唱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对基层剧团实行差额补贴制度,剧团开始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加上演出市场受大众文化娱乐消费方式多样化的冲击,基层剧团逐渐滑坡,生存困境开始凸显。
“我经历过剧团最困苦的时期,90年代,团里几乎没有经费,最少的时候,一年只发2个月零6天的工资。”42岁的贾鄢华算是团里的年轻人,也是鄢陵豫剧团第三代“板车人”,父母都是“板车剧团”的老演员,从小在剧团长大的贾鄢华,如今已从前辈手里接过接力棒,成为鄢陵县豫剧团一团团长。
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剧团也从没散过。
“生存不下去的时候,大家就各自找营生糊口,像我就是冬天卖菜,夏天卖瓜。但只要政府有号召,群众有需要,不管在哪,老师傅一声令,立马把菜处理掉,当天赶回团里排练。”贾鄢华说。
为了让剧团坚持下来,大家舍不得休息,用更多的商业演出来弥补剧团收入,多的时候一天能唱5场大戏。“1991年进团至今,没有发过足月的工资。”贾鄢华说,现在一年差不多只能保障10个月的工资。
即使在这样困窘的情况下,团员们为了不把功夫落下,为了确保随时能登台,大家每天都练习,洗衣服的时候唱,做饭的时候也唱,有时候一段唱完了,发现饭糊了,柴也烧干了,有的团员宁可误了种地,也要给群众唱戏。
虽然是鄢陵县里的正规剧团,但“板车剧团”看起来却像是个“野战军”——演到哪住到哪,谁家有空房子,铺个地铺就能凑合一夜。“有一次去外地演出,对方安排住在宾馆里,我回去跟团里人说,他们都不信,非说我诓人。”贾鄢华哭笑不得。
记者采访时,正值一场近年河南少见的大雪。在鄢陵县北的一个仓库里,演员在排新戏,屋外零下11℃,屋内零下10℃。不下乡的日子,剧团就在这里“歇着”,他们口中的“歇着”其实就是排戏。
如今,剧团最值钱的是一辆流动演出车,已服役11年,超期4年。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请导演和编剧,剧团就跟着电视学,跟着CD练……在他们看来,戏服可以破一点,舞台可以旧一点,但“板车剧团”的招牌不能砸。
借着近年来鄢陵县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戏曲进校园活动”“精准文化扶贫活动”的东风,“板车剧团”结合农村实际和扶贫攻坚,排演了《母亲》《天下父母》《新路》《谁不夸咱家乡好》《扶贫帮困结穷亲》等十几部脍炙人口的新剧目,如今演出订单不断。
“这还没过年呢,明年台口(档期)已经全都预订满了。”说起来,剧团另一位负责人张根海满是自豪:“咱农民,还是离不开戏!”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尽管“板车剧团”的人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知道,戏是农民的精神食粮。戏曲所宣扬的道德伦理最符合广大农民朴素的价值观,它宣扬惩恶扬善,鞭挞见利忘义,讽刺贪赃枉法,戏曲里人物的善恶忠奸,是非曲直,最能激起农民强烈的爱憎和共鸣。
让“板车剧团”无比欣慰的是,每次下乡演出,村里的百姓还似当年一样如痴如醉,经常趁着他们休息时,送来一篮子应季的瓜果。
无名无誉,百姓的掌声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入冬以来,剧团又进入了一年中最困苦的演出季。1月16日,结束了一整天的业务培训,鄢陵县豫剧团在夜色中开启了忙碌的一周,他们要在天亮之前赶到河南禹州南寨村,未来三天,那里有7场大戏要拉开。“结束后,剧团还要连夜赶往漯河市黑龙潭乡,只盼着老天爷多给力,万万不能下雨雪。”贾鄢华说。
一年中最冷的几个月恰好是演出旺季,剧团里基本上每个人都患有关节炎。“我们不讲天气,不讲季节,不管多冷的天,只要台下有观众,都要登台唱,因为要穿戏服,穿太厚会影响演出效果,通常一场戏下来,脚都冻得没有知觉了。”张根海说,如今,条件稍微好了点,买了几个电暖扇在后台,演员一下场便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烤火取暖。
“团里已经十几年没有来过新人了。”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是贾鄢华最担忧的事情,待遇差,没编制,甚至连个固定排戏的地方都没有。即使这样,他们仍旧“军心不动”。
从最早的架子车、板车,到如今的大篷汽车、流动舞台;“板车剧团”的演职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团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任凭时代变迁,不变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板车精神”。
55岁的石淑玲是退休的老团长,一辈子离不开戏的石淑玲在正式退休的第二天就又回到舞台上。“只有不断给群众唱戏,心里才能提着劲儿。”
41岁的台柱子陈巧真,11岁进剧团至今,30年没敢吃辣椒,也不知道冰棍儿是什么味。“就是为了保护咱的嗓子,给群众唱戏的时候不掉链子。”
业务团长程艳丽,在团32年,32年没有陪家人吃过汤圆,因为每年元宵庙会,正是他们施展的好时机。如今,儿子作为第四代“板车人”,已经成为“板车剧团”的新生力量。
两岁半的小淑媛,是剧团最小的成员,两个月大时就随着爸妈在剧团,现在已经能跟着大人有模有样地走台步。
……
没有明星的闪耀,没有大腕的排场,没有显赫的大奖,甚至没有像样的舞台,但一代代“板车人”却拥有着百姓最质朴最热烈最真诚的掌声。什么是好演员?当属那些深深扎根在群众中的文艺工作者。
他们是一群无名无誉的艺术家,却也是离农民最近的艺术家,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了这些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艺术家。
“不管是在什么时代,穷也罢富也罢,为农民唱戏都是永远不能变的。”73岁的温富荣说。铿锵之音,中气十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