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贤:新时代家庭家风教育应有的“六个拥抱”

发布时间:2018-01-07 20:35 |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6-07-13 10:53:39 | 查看:1946次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小家庭和国家这个大家庭的长治久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不仅是个人精神成长的源头,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更是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现代社会日益变革,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的家风既应该是“传家宝”,又应该是“新时尚”。建设好新时代的家风,我认为应有以下“六个拥抱”。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拥抱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世界上最讲究家风家教建设的民族。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一方面要弘扬传统,另一方面又在否定传统,在教育的十字路口上产生迷茫。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努力寻找教育强国之路,一方面又发现缺乏适合现代家庭的家风家教建设的标准与参考。到目前为止,中国受欢迎的亲子教育类书籍大部分都是外国的翻译版本,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家庭教育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国需要大批爱国和有教育情怀的人士投身于提升中国亿万家庭幸福指数中来。当然,目前我们国家也有大批的传统文化复兴者在努力寻求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他们在努力寻找的是:什么才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让年轻的一代接受?

  目前,80、90后渐渐成了新一代的社会主导力量,同时他们也成了新的现代家长。家庭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价值观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的价值观及成长环境中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而80、90后的一代人接受的是科学主义、改革开放、个性自主等思想的影响,他们遵从自主决定性而不是被动接受性的教育,他们更愿意凭自己的认知来选择教育,而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的出现更为此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文化创新被提出,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当以创新开放的精神,一方面保留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现代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

  体制内与体制外教育的拥抱

  家庭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关乎子孙后代的素质,关乎社会和谐的建设,更关乎时代的发展,关乎民族的未来,责任重大,意义深远。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所以,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应当是全民参与的大型工程,应当充分发挥每个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建设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而家人又是家的基本单元。人有共性与个性的完整性,过于共性,人的创造性就会被压制,民族无法进步,国家没有未来。如果过于个性自由,人的劣根性又会容易展现。所以要提倡完整性,那什么是教育的完整性?就是在共性教育中加入关乎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完整教育,知识和素质的教育,在个性教育中给予全民安全而又自由的环境。

  在传统学校中要有知识的教育,也要有关乎人文素质关怀的教育,学校应与社会优质的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寻找资源合作,节约国家教育资源成本,避免重复浪费,敢于使用现成的并已卓有成效的教育资源,集合各个阶层的力量,共同为下一代成长服务。

  家庭教育要符合国家的战略需要,同时国家战略也在不断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方向。国家近年来不断的简政,有助于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干扰,释放更多自由的空间,激活市场活力。随之我们也看到,大量的人才涌现,新兴行业、新模式甚至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让国家更清晰地看到人民的真正需要,人民的幸福感也在渐渐增加。

  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拥抱

  教育是国家之本,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我国在教育中投入了庞大的教育经费,特别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成效显著,为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同时也吸引着大量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我国,让我国人民有机会更近距离、更低成本地接触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

  移动互联的出现已经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地球村”成了发展趋势,所有的产业信息渐渐趋于透明,人们将有机会站在同一信息场看待各种事物,所以国际融合的发展之势更趋于自然。

  要先走一步,文化思想的领先才能真正地领先。由于历史原因,西方较少引进中国文化,但中国人早已开始接触并学习西方文化,中国人将更有机会全面地看待全球综合教育。

  “深度、高度、广度、空间度、温度、支持度”是中国未来要走向国际社会的“六度”。让我们来思考,二十年后的中国将会处于什么样的国际竞争环境?20年后的社会主力军就是我们的孩子,而现代的孩子未来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就要看我们今天的父母能否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看待家庭教育。新时代的家风就是年轻一代人的家风,在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让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拥抱”,要与时俱进。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拥抱

  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现代化的课室有了更多的科技含量,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一应俱全。孩子们每天接收大量的电子信息,他们成长在电子信息的世界里,而不再是泥土、小河、乡村那样的自然环境。

  对信息流产生不适应的有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和老师。有这样一种现象:家长悄悄玩电脑、手机而不让孩子知道,而孩子又在悄悄地玩电脑、手机而不让家长和老师知道,这种现象很有意思,值得人们反思。

  想象一下,20年后,智能化是我们生活的主要方式。科技的发展永远都只能进步而无法后退,当然,这个又跟幸福感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过,用先进的工具来达成生活的诸多目的是必然的趋势。教育与移动互联的结合已经发生,而且越演越烈,正挑战和冲击、变革着很多的传统教育工作者。80、90后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走向他们的岗位,线上线下的拥抱必然会持续发生并成为他们依赖、喜欢的新型教育方式。

  不过也不用担心,就像吃饭一样,我们不可能在手机上看一下食物就等于吃完饭。教育如果没有了面对面,就会出现重大危机。教育就跟吃饭一样,再发达的科技都无法取代线下的教育,但配上科技的教育更能体现自身的魅力与创新。

  市场价值与社会公益的拥抱

  教育是一项国策,是人类往前发展的基本保障,不应以商业为导向,所以历来都是国家财政拨款或社会公益组织在支持教育。不过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国际上很多的优质教育恰恰又涵盖了商业,出现了国家财政支持的教育成了基础教育,涵盖商业的反而成了优质教育的现象,这是不是违反了教育的纯洁本源?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事实证明,大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及社会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都来自于以上所称的“优质教育”。

  我们发现,全球做得有效规范的慈善业很多都跟商业、投资、基金等结合,很多机构成立了合法的基金并让基金参与商业、投资,从而产生收益来实现持续的慈善。而现代人对慈善业的担心大多来自于运作与管理的不规范,其实就是诚信与信心的问题,如果解决了以上问题,我们相信大家还是很愿意做更多的慈善的,而市场价值与社会公益的拥抱本身就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市场价值与社会公益的拥抱能让社会公益更有能力邀请更专业、更规范的运作团队参与,这也是国际流行且可行的模式。当然,商业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符合商道、人道、天道的商业才能持续发展,同样的,符合大众价值的社会公益才是真正的社会公益。

  家庭上中下三代教育的拥抱

  中华民族很讲究三代同堂、四代同堂,这也体现了我国人民注重家庭、注重家风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家文化”源远流长,值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与学习,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生活理念与智慧。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春团拜会上对家庭教育做出重要论述,他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建设离不开家族一代一代的连接,当我们把习主席亲切地称呼为“习大大”时,在我们的内心就自然有了家的感觉。习大大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大家长,而在我们的小家,历代长辈是我们永远崇敬的家长,他们让我们有了依靠、有了底气与信心,他们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无论你面对多大的压力,多大的困境,只要家人在就什么都不怕了。我们喜欢家、感受家、享受家,并为家付出所有的努力,“家”是我们所有力量的来源与动力。

  家风建设要注重下一代的连接,更要注重上一代的连接,从上到下形成一道爱的保障与环境。小家的风气形成社区的风气,社区的风气形成社会的风气,社会的风气形成国家的风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先从我们的小家做起,然后形成大家,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一直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倍感荣耀!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