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华:无私母爱感化失足少年

发布时间:2018-01-01 20:2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8-14 | 查看:939次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不幸的孩子,因年少无知而入狱,更加不幸的是,还缺乏亲情的关爱。万幸的是,有不少爱心人士,给这些和他们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孩子,带来了母爱般的温暖。在这些大爱之人当中有一个佼佼者,是重庆市江北区蜀都中学退休教师曾美华,人称“曾妈妈”。

  “曾妈妈”关爱失足少年,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帮助失足少年改过自新、重返社会,就是在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为重燃有关家庭的希望做贡献。在失足少年中,大约三分之一缺少或缺失亲情,许多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强烈渴望有人关心。曾经当过老师的曾美华,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第一时间报名当起失足少年的“爱心家长”。她在帮教手记里写道:“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一时的错误不能反映一个孩子的本质,我希望能够引导他们,让他们重回社会的怀抱。”正是这份强烈的责任担当,让这个家庭并不富裕的老人,11年如一日不仅不计报酬,反而自掏腰包帮扶失足少年。

  “曾妈妈”关爱失足少年,特别注重方式方法。失足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光是给予一般的亲情关怀是不够的,还必须因人制宜对症下药。为了提高自己的帮教水平,曾美华从当“爱心家人”的第一天起,就将帮教故事、心得体会等内容记录下来。为了更好地纪录,她勤奋地学习拼音、电脑和写作,最终写成23万字警世手记——《与失足少年零距离》。2017年4月,已经74岁高龄的她,还主动申请到西南大学学习心理学,成为班上年纪最大、也是学习最用功的学生。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大大提高了她帮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曾妈妈”关爱失足少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雷锋说过“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曾美华就是这句名言的忠实践行者。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的,只有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家长”队伍,才能让更多的失足少年获得关爱,早日重返社会。于是曾美华创办了“曾妈妈爱心工作室”。由于她巨大的感染力,工作室很快聚集了一大批志愿者。为了提高团队的帮教水平,在西南大学的学习一结束,她第一时间将学习心得与“爱心家人”分享。她还定期开展座谈会总结经验、采用老带新模式等帮助“爱心家人”成长。11年来,“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先后帮教240名失足少年走向新生。

  不慎失足的孩子是不幸的,失足之后又缺乏亲情是不幸中的不幸。但是曾妈妈的出现,是他们不幸之中的万幸。失足少年的世界,需要更多的“曾妈妈”。(桂锡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