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4 21:46 | 来源:光明日报 2017-12-23 05版 | 查看:478次
2017年春节期间,读者排队进入深圳图书馆。陈彦摄/光明图片
深圳图书馆内,阅读氛围浓厚。陈彦摄/光明图片
深圳的众多书城、书吧,吸引了市民前来阅读选购。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深圳的众多书城、书吧,吸引了市民前来阅读选购。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深圳的众多书城、书吧,吸引了市民前来阅读选购。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系列报道】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和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进入新时代,文化也是我国未来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阅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积累文化、丰富知识、提升文明不可或缺的途径,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四年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一直以“快”闻名于世,骄人的“深圳速度”背后,则是全民阅读“慢下来”,不断汲取知识养分、精神力量,为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能。
作为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以及引领全民阅读风气之先的“坚守者”,深圳是国内首个设立读书月的城市,自2000年起就开展了以读书月为代表的全民阅读活动。今年,深圳读书月走过第18个年头。阅读早已成为深圳的文化名片,让书香弥漫全城,是“一座城市高贵的坚持”。
政府引领下“高贵的坚持”
“从成年人到未成年人,从机关干部到广大市民,只有大家都崇尚读书,这座城市才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阅读不仅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关乎市民的文化福利。”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说。
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今年11月,以“新时代 新阅读”为主题的第十八届深圳读书月如期而至,58项重点活动,777项主题活动,吸引超1000万人次参与。这是深圳人一年一度为读书而举行的“文化狂欢”。
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主导力量,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自上而下的推动是全民阅读持续性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贵的坚持”与政府一以贯之的理念密不可分。早在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上,深圳就提出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概念,将最宝贵的土地用来建设大型公共阅读设施,体现了深圳对文化的尊重和倡导阅读的决心。站在莲花山顶俯瞰鹏城,中心书城、图书馆分布在深圳寸土寸金的“中轴线”两侧,与青少年宫、音乐厅一起组成“文化CBD”。其中,深圳中心书城占地4.39万平方米,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体验式”书店。
密集出台的政策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坚实后盾。2010年,深圳市委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率先在全国推动全民阅读工作;2016年4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重点规范和约束政府及相关机构的责任与义务,在全国率先把“市民阅读权利”上升到法律层面、作为公民的权利进行保障。
《条例》创新性设立了“深圳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并明确拟定“全市全民阅读发展纲要”,明确市、区政府应当将全民阅读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未来,深圳将对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推广、阅读项目、未成年人阅读、数字阅读、阅读保障等内容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精细规划,形成从法律到具体措施的全链条促进的全民阅读文化生态。
多年的坚持,激励着更多深圳人自觉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氛围。在阅读中,深圳已经逐步形成了从政府到民间、从企业到社会,多层次、多主体的阅读组织群落,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第一”,也由此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2016年,深圳人日均读书41.48分钟,年均读书19.41本(纸质图书8.94本,电子图书10.47本),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图书馆持证人数达208万人次,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15%,比率居全国首位……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首个“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称号。
十八年常办常新的文化品牌
莫言讲“民间艺术对我小说创作之影响”,刘大任讲“仿佛有灵魂”,李敬泽讲“咏而归:与古人同行在春风里”,毕飞宇讲“愉快地阅读小说”……这些都是本届读书月“读书论坛”的活动。
深圳读书月缘何18年来能保持“常办常新”?其奥秘在于探索出了“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的全民阅读活动模式。这一模式打通了从政府、专家到社会、企业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力量和优势,并得到了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
《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读书月纳入深圳市精神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市、区各级领导主动牵头并以身作则,参加“领导荐书”活动,带头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读书月活动,形成号召力量。
在图书资源激增的现状下,如何引导市民读好书、真正汲取优秀文化养分,这就对读书月的专业水准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深圳成立了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发挥组织策划、价值引领等作用,并借鉴国内外先进阅读经验,为读者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引路。
政府的倡导和专家的指导,调动了社会广泛参与阅读,催生了民间阅读组织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让阅读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进家庭,将全民阅读引向基层、引向深入,实现由政府倡导向社会自觉推动的转变。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读书会、三叶草故事家族、南都读书俱乐部等民间阅读组织纷纷策划参与了各种读书活动89项300余场,200多万人次参与。
18年来,深圳读书月共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7300多项,累计参与人次达1.26亿;饶宗颐、余光中、谢冕、金庸、王蒙、黄永玉、二月河、毕淑敏、曹文轩等文学“大咖”都曾来到市民当中演讲。
18年的坚持,让读书月不仅成为深圳人精神文化的节日,也成为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深圳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会、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辩论赛、打工文学论坛、亲子阅读论坛、温馨阅读夜等许多活动成为“经典节目”。
此外,顺应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的发展,深圳因势利导,通过读书月推动阅读载体创新,自2015年起设立“互联网+”板块,扶持、推广和运用有利于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技术创新,提升全民阅读数字化水平。“深圳书城APP——掌上书城”“全民阅读APP”等阅读创新产品,使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更加紧密结合。
没有边界的“大图书馆”
在深圳,有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无论洋车华服,还是布衣粗衫,它都一视同仁。这所大学,见证了知识改变命运。它就是深圳图书馆。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之一,是保障市民行使文化权利的公共文化空间。深圳一直致力于“图书馆之城”的建设。自2003年开始实施“图书馆之城”发展战略以来,2003年至2015年,深圳各级财政投入总经费累计超过32亿元,其中累计文献资源购置经费超过8.1亿元。
“我们的图书馆面向全体市民,实行无门槛入馆,免费服务,服务延伸到企业、部队、学校以及各种特殊机构,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读者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让公益普惠的图书馆服务融入市民的文化生活,成为全民阅读的‘阵地’。”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告诉记者。
深圳以“均等普惠”为价值追求,以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运作为架构,以“全城一个图书馆”为发展目标,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服务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为驱动力,全面合作与共享的区域发展模式,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深圳图书馆发布了《2017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627个,其中市级图书馆3个,区级图书馆8个,街道及以下基层图书馆616个,城区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点240个,并且馆际之间实现了通借通还和资源共享,共同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达到每1.3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是名副其实的“图书馆之城”。
深圳图书新馆自2006年开放以来共接待到馆读者3780万人次,举办各类读者活动7000余场,文献外借4095.28万册次,网站访问量2232.35万人次,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图书馆前列。
此外,根据统计,80后、90后的读者占读者总数的56.71%,一直是利用图书馆服务的主力军。“这说明,图书馆真正做到了让阅读惠及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书香正在成为这座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张岩说。
星罗棋布的书店
书城是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另一个重要“阵地”。罗湖书城、中心书城,已经成为深圳著名的“文化地标”,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深圳年青一代的成长,成为“当地人”的共同文化记忆,也成为无数外来到此的追梦人的“精神家园”。
国务院参事樊希安表示:“现代书店正处于转型时期,书店正在变成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场所,变成交流、交友、文化体验的场所。这些功能是网络书店不能取代的。书店应该积极拓展服务,通过这一轮的改革创新找到发展的路子。”
目前,市委市政府还启动了“一街道一书吧”计划,鼓励经营适应区域环境的特色书吧,简阅书吧、学苑书屋等150多家特色书吧以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方式,深入社区、校区、公园等,形成书吧星罗棋布的格局,为城市创造更多、更美好的文化空间。
书城、书吧的高密度布局,丰富了深圳人的公共阅读空间。这里每年举办上万场高品质公益性文化活动,形成巨大的阅读文化磁场,将全民阅读活动引向纵深。
“文化活动是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的重要差别,通过策划和举办高品质文化活动,可以拉近实体书店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是实体书店提高社会效益的最佳方式和优势所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告诉记者。
以书城为载体,深圳读书月的总承办单位——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将读书月的影响扩大到每一个平常的日子当中,每年策划开展上千场高品质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素养,吸引鲜活的思想和新鲜的创意汇聚融合,形成“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阅读活动新局面,让阅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书城、书吧投入运营以来,累计接待读者近3亿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0多场次,丰富了市民的阅读体验,让馥郁书香涵养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