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法医”杨兴兵:坚守法医工作一线20年 4000余份法医鉴定零偏差(4图)

发布时间:2017-12-18 21:3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4-06 | 查看:1253次

  个人简介

  杨兴兵是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刑事科学技术室主检法医师,1997年大学毕业时,他放弃了进入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法医。二十年来,他与死者“交谈”,用解剖刀守望正义,先后参加过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勘查300余起,参与解剖和检验各类尸体2000余具,出具的4000余份法医鉴定无一差错。2017年2月,杨兴兵荣登“中国好人榜”。

  他是一名警察,却比寻常警察多了一身白大褂;他是一名医生,却比普通医生多了一身警服。他叫杨兴兵,是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刑事科学技术室主检法医师。在犯罪现场,他与死者“沟通”;在验尸房中,他与尸体“交谈”。有人曾经问他怕不怕,杨兴兵说:“说不怕是假的,但尸检往往是案件定性的第一关,这一关若是把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不得不在每次工作中放下这种恐惧,专心进行尸检,希望能够对得起活人、对得起死者、对得起自己。”

杨兴兵(左一)是一名法医,图为杨兴兵正在和同事们解剖尸体。图片来源:江苏省文明办

  1997年,杨兴兵从南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那时的他,本来有机会进入医院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但是,出于对警察这个职业的热爱,杨兴兵毅然选择从警,成为了一名与尸体、伤情、解剖刀打交道的法医。法医不仅是一个需要胆量的职业,也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艰辛。当很多人在空调房里工作的时候,杨兴兵却和同事们在酷日之下、风雪之中,不计日夜地打捞、检验着形态各异的尸体。然而杨兴兵却并不觉得辛苦,他说:“只要我在场,就决不让公正缺席!”

  有一次,警方接到报警称,某地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有2名死者。杨兴兵跟着师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多方探寻后在一个玉米棚里发现了第一具尸体,但另一具尸体迟迟没有找到。杨兴兵说:“当时的感觉无法形容,不知道另一具尸体在哪里,也不知道尸体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天傍晚时分,杨兴兵和师傅终于在一条小河边发现了第二具尸体。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着手从尸体上提取证据,及时为同事送去了破案的关键线索。

  杨兴兵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种犯罪现场,工作异常辛苦,图为杨兴兵正在犯罪现场协助寻找证据。图片来源:江苏省文明办

  杨兴兵说:“尸体是无声的证词,它不会说谎。所以比起其他证据,我更相信尸体所‘说’的证词。”有一次,公安局接到报案,一名男子在输液过程中死亡。杨兴兵察看尸体后,并未在表面发现异常。但因男子前不久发生了交通事故,死因可能与交通事故有关,所以杨兴兵决定将尸体带回去解剖。不料,杨兴兵的决定遭到了死者妻子的强烈反对,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杨兴兵的警觉。通过调查得知,夫妻二人平时并不和睦,这次输液是妻子亲自帮该男子操作的。杨兴兵坚持将尸体带回公安局,打开尸体后发现,尸体的心脏内有泡沫。杨兴兵立刻断定,这应该是人为因素,他怀疑有人将空气输进了死者体内。于是杨兴兵立即将这条线索提供给了负责案件侦查的同事,果不出所料,死者妻子在被抓捕后交代了犯罪事实。

  除了为重大案件提供证据支撑,法医有时候还要出具各类伤情鉴定报告。每一份报告都涉及到案件的定性,因此容不得一点马虎。杨兴兵说:“只要是我签字的报告,就一定保证它是客观公正的,是经得起检验的。”有一次,派出所受理了一起“因打架致伤”的警情。其中有一名男子鼻骨骨折,一口咬定是对方所为。杨兴兵在进行伤情鉴定时发现,该男子的骨折与外部损伤不大吻合。他反复研究伤情,最后认定该男子的骨折是旧伤,并找到了该男子的就医资料,证实了自己的推断。

  杨兴兵在二十年间出具的4000余份法医鉴定无一偏差,图为杨兴兵正在进行DNA试验。图片来源:江苏省文明办

  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杨兴兵办案积极主动,总是冲锋在前。他先后参加过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勘查300余起,参与解剖和检验各类尸体2000余具,活体检查3000多人次,出具各类法医鉴定4000余份,所出具的鉴定结论从未出现一份偏差。他说:“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每当想到自己的工作能够为破案带来转机,能够给被害人讨回公道,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力量。”

  (稿件文字来源:江苏省文明办)

  编辑点评

  破案没有神话,“水落石出”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杨兴兵不分昼夜地出现在犯罪现场,通过与尸体“交谈”寻找破案的证据。他的执着与坚守,为死者讨回了公道,为人间换回了正义。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