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的坚持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07 22:05 |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7-11-07 14:00 | 查看:1690次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国该向何处去?众多志士仁人苦苦求索。

  一百年前的今天,1917年11月7日,在圣彼得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打响了进攻冬宫的第一炮,宣告了十月革命爆发。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不仅对俄国,而且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之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和介绍零零星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共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各种研究会、刊物及著作和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传播高潮。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写道:“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很多人都熟悉“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则故事。1920年春,陈望道回到家乡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因为工作辛苦,陈望道的妈妈就弄了一点红糖,包了一点粽子,给他补补身子。过了一会,她进去收拾碗碟,发现陈望道的嘴巴都是黑的。原来,陈望道翻译时注意力很集中,就拿着粽子蘸着墨汁吃下去了。

  一滴水里观沧海。“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中华大地宛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就不可能在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说。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影响,但中国革命并不是十月革命的翻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则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历史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归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阳关大道。

  百年薪火,百年沧桑,百年梦想。“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纪念十月革命,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新部署新要求,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奋斗,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兆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