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05 20:36 | 来源:云南网 2014-06-19 09:38:47 | 查看:2650次
王开和家的房子看起来随时都要倒塌,但他已不打算翻修了 图片由 都市时报 记者 张玉杰
弥留之际,王家寿嘱托家人身后事
6月13日,“陆良八老”之一的王家寿去世了,享年80岁。八老的集体合影从此不会再有,在世的老人们正逐渐凋零。如何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成了必须关注的问题。
6月13日,“陆良八老”的家乡——陆良县龙海乡绿映塘村里的路面硬化工程终于结束。在施工结束的同一时刻,“八老”之一的王家寿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个一生风餐露宿、种下无数树木的老人,人生最终停在了80岁。此时,他的儿子王明昆刚结束路面硬化工程的监工,正守护在父亲的身边。
王家寿是6月12日中午突发脑溢血的。被送进当地医院后,因病情严重,救治希望已不大,家人唯有把他送回家中。昏迷的老人躺在新房子的中堂里,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如今,“陆良八老”中还有七位健在,但大多数身体状况都不佳。昔日的荣誉无法抵御衰老侵袭,老人们的近况令人担忧。
给村里留下最后的礼物
八位老人都有一个心愿:给村里修一处公共活动场所。初步选址地段不佳,王家寿的儿子贡献出了自家的一块地。
2013年3月,曲靖市一位领导前往陆良,看望王小苗等八位老人。交谈中,这位领导问八老:“你们有什么要求?公的、私的都可以提。”老人们共同提了一个要求:给所在的村子修一处公共活动场所。
这个要求得到迅速落实。5个月后,绿映塘村村口建起了老年活动室;由于王小苗和王德映两家属于不同的村小组,在两村的中间位置处的一块空地上,也同期建起了活动室和篮球场。
八老向领导提这样的要求是有原因的。在绿映塘村,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80多人,其中20多人已年过八旬。绿映塘村的活动室,平时可以用做老人活动场所,村小组有活动时,又可以当做“一事一议”的场所。
绿映塘村的活动室最初选址在村小学旁。考虑到村里老人们行动不便,村支书、王家寿的儿子王明昆拿出自家的一块地,置换了村子口的这块土地。从经济价值来考量,王明昆觉得置换这块土地并不划算,因为他家的地还算平整,而村口的这块土地则是一片深坑。但考虑到自己的双重身份,王明昆最终同意了这个置换方案。
遵照老人的心愿,王明昆把修建活动室视作一项千秋基业,“基坑是2米深、1米宽”,由于是一块洼地,为了抬高地基,地面基石都有2米多高,“上面拨的钱只够修一层楼,我们想着今后可能还能争取到资金,所以在楼顶上预留了钢筋,今后就可以多加盖几层”。
今年,上级又拨下来一笔钱,村里就开始动工建设篮球场和实施路面硬化。“活动室给老年人聚会,篮球场建起了以后,年轻人也有个玩的地方。”按照规划,第二笔资金除了修建篮球场和路面硬化,还将在活动室旁边修建伙房,在院子一角建个厕所。村里有红白喜事,都可以到这里来操办。
预想中的方案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每天,王家寿都要蹒跚着来到施工现场查看工期,如果不是前几天连续下了几天雨,耽误了工期,没准王家寿是可以看到工程完工的。但是,直到他离世,村里的伙房仍在建设中。
绿映塘村有约150户人家,每15户人家选出一位村民代表,每一笔工程款的使用,都需要这10位村民代表同意之后才能实施。按照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王明昆作为监工,每天会有70-80元的酬劳。“理论
上来说是有酬劳,但如果工程干完了,没有余钱,我就算出义务工了。”王明昆说,这是在完成父亲最后的心愿,有没有酬劳,他都责无旁贷。
王云方
王长启
弥留之际的牵挂
6月13日傍晚,绿映塘村路面硬化工程完工了。昏迷中的王家寿突然清醒过来,看看周围,然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6月11日下午6点前后,王家寿接连给儿子王明昆打了几个电话,一直打不通,最后把电话打到了儿媳保映芬那里。“那天我们在双箐口看铺子,老人打电话催我赶快叫明昆回家监工。这个工程虽然是公家的事情,不过,不是他(明昆)监工,他不放心”。
这天晚上,王家寿还给在苏州打工的三女婿黎万生打了一个电话,叮嘱了一番。“他叫我们在外多赚点钱,注意身体。听起来一切正常”。
6月12日上午,王家寿颤巍巍地来到老年活动室走了一圈,叮嘱了儿子几句之后,就慢悠悠地回家了。不料,没过多久,正在监工的王明昆突然听到有人叫他“赶快回家”。疾步跑回家中,王明昆看到老父亲坐在尚未建好的新房子门前,脑袋耷拉着。
“他告诉我,从活动室后面的楼梯走上来时,突然觉得腿酸,使不上劲”,王明昆赶紧用自家的面包车把老人送往陆良县医院。在路上,王家寿反复感叹“人,没得个意思”,王明昆猜测,老人可能在操心子女的事情。
除了村里的球场,王家寿老人对子女总是有操不完的心。他和老伴共育有三女一男,王明昆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他留在家乡,在乡街子上开了一家彩票店,顺便卖农药,照顾老人的时间比较多;大女儿和三女儿举家到苏州打工,二女儿嫁到了另一个村。每天在村里转悠时,子女们的破旧房子总是引得老人唉声叹气。今年,王明昆东拼西凑了40多万元,在老宅旁边盖起了一栋3层小洋楼,可80岁的王家寿还是常为这笔“巨债”焦虑不已。
按计划工期,房子明年春节前后即可入住,也算了了老人的心愿。但还没来得及入住,王家寿就先走了。
生病前几天,王家寿还希望儿子背他到三楼的楼顶上看看,“想看看子女们的房子到底长什么样”。这一路上,王家寿还交代了另一个事:村子里的公共基础设施施工。“原先规划好的项目,要把它给完成!”
在医院刚做完各项检查,王家寿突然病情恶化,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拿着检查结果告诉焦急的家人:老人的左、右脑都已出血,出血量太大,不具备手术条件,“治疗希望极其渺茫”。
当晚10点,王明昆把老父亲送回家里。“他生病之前交代过,要在家里才咽气。”
回到家,王明昆给父亲插上氧气管。制氧机是2012年时一心堂的工作人员送给老人的。昏迷期间,老人无法进食,守护在一旁的后辈们用棉签蘸着葡萄糖水,擦在老人的嘴唇上,
6月13日傍晚7点刚过,王明昆接到了工头打来的电话:“水泥已经全部打好了,工人们是不是都可以收工了?”王明昆表示同意,挂了电话。这时,靠在他怀中的父亲王家寿突然清醒过来,睁大眼睛朝四周看了看,然后安详地闭上眼睛,再未醒来。
“给村子修个活动室、篮球场,再把村口的这条烂路修好。这是老人这辈子最后一个心愿。听见电话里说路修好了,他才安心。”王明昆说,父亲生前曾交代过家人,希望葬在村里旁边的华山松林里。一方面可以离家人近一些,另一方面,可以永远守护这片“八老”亲手培植出来的树林。
王家云
王小苗因病,已住院治疗数次
紧巴巴的晚年
“八老”当中,在世的其他七位老人生活得并不宽裕。他们之中,还有人要下地干活,挣钱糊口。
“家寿死掉了,你们知道吗?”6月14日中午,“八老”之一的王开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王家寿去世的消息,七位老伙伴逐渐都知道了。这几天,王云方、王家德等其他五位住在绿映塘村的老人都拄着拐杖,来到王家寿家。已是耄耋之年,他们对生死已淡然。
王开和家的土房子看起来随时都要倒塌,但他不打算翻修了。“反正也没多少年了。这几年不行了,走几步路都要跌跟头。”
绿映塘村前几天下了场冰雹,王开和家门前的土路更烂了。他的邻居两家人正在修地基准备盖房,王开和老两口出门的路更烂、更窄,老是跌跟头。但除了抱怨邻居“盖房不考虑别人走路”之外,老人家别无他法。
2013年,仍有许多人会到陆良去看望“八老”,甚至还有来自北京的大学生。但是,老人们都记不得具体的人了。将来访者热情地迎进家中,坐好,等待对方问话,然后回答,这几乎成了他们默契一致的动作。
6月13日下午5点,刚从地里给玉米打完农药回来,王长启的肩膀已经湿透,儿子赶快找来一件外套给他换上。去年,王长启用电铡刀铡猪草时,不慎伤到了右手掌。听见有客人来,在隔壁铡猪草的王家德也走了进来,并排坐在王长启旁边。
今年3月,王长启的儿子刑满释放回家,这令老人十分欣慰。一个月前,王长启的儿子与同村的发小合伙,买了一辆价值约10万元的农用货车,专门跑工地拉活,生活重新开始。
起身出去一会儿之后,王家德带回来两本书和一摞奖状,一本是名为《陆良八老·当代愚公》的画册,另一本是曲靖当地作家写的《乌蒙长歌》,每次有人来看望,王家德都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人看,“今年过年前,还有人给我们送来一箱苹果和一袋大米”。虽然还在坚持干农活,但王家德明显觉得体力下降,“我去年还能挑80公斤的东西,今年挑不动了”。
借出了所有积蓄之后,“八老”之一的王家云今年开始“重出江湖”——下地干活。今年,王家云的大孙子招人收松树叶,卖给种三七的人,结果亏了老本,老两口借了1万元给他。此前,大孙子在双箐口开烧烤店,也是向老两口借了1万,没开几天就倒闭了,“都开口了,不借不得行。”
就这样三借两借,王家云的积蓄只剩下247块钱了。“不对,是270块。”他的老伴包小四在一旁纠正。
钱借光了,为了糊口,王家云今年开始扛着锄头下地,种红豆、包谷、洋芋,“能干一点算一点”。不久前,老伴把家里养了三四年的土狗卖给了狗贩子,“买狗的时候花了173块,卖给狗贩子就只有170块了。养了三四年,还倒贴3块钱,嘿嘿。”
“我们几个老倌聚的时候,跟他们说过了,还是得给自己留点养老钱,不能全借出去。”王德映不赞同王家云的做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外界一旦有活动来邀请“八老”出席的,只有身体还算健康的王家德和王德映能出席。今年,王德映还种着将近4分的地,一半种洋芋,一半种包谷。今年春天一直高温干旱,再加上前几天的一场冰雹,本来应该在这几天收获的洋芋长势很差,王德映打算把洋芋放在地里,“多种几天,看看能否再长大点”。
王家德仍在下地干活
老人渐凋零
“八老”已经成为陆良的名片之一。但现在,只有79岁的王德映身板还算硬朗了,其他几位老人身体都不好。
王家寿去世的那天,是农历五月十六。王云方第二天又得挪窝了——按照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协定,每家负责照顾老人一个月,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是王云方“换地方吃饭”的日子。“这样换来换去的,我很难处理”,王云方也有抱怨。他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他一个人生活,遇到“很难处理”的事情时,他也不知道要找谁细细商量。
这几天,王云方觉得脸上很痒,也不知是不是蚊子叮咬,他在自己脸上抓了个红红的大包。“去年王小苗一直生病,我们都以为危险了,没想到是家寿走在了前面。”王云方挠着自己的脸,淡淡地说。
6月15日上午,王小苗的儿子把父亲带到了陆良的一家民营医院做检查。“我们只需要先交500块的押金就可以住院了”。这次住院是王小苗的肩膀和脖子痛,一番检查之后,直到当天下午4点左右,王小苗才住进了医院的疼痛科病房。得做完全部检查,院方才能确定他的诊疗方案。
当医院的护士长袁萍得知王小苗是“陆良八老”之一时,感到很惊讶。“前几天我在街上看过宣传八老事迹的展板,没想到展板上的人今天就出现在身边。”
在陆良当地,“陆良八老”已经成为奉献和向善的象征。县城的一些机关单位门头上,常能看到“向八老学习”的红色横幅;进入“八老”的家乡——龙海乡——的路口,有一副显眼的对联“老区人民谱绘美丽山乡新篇章 陆良八老续写革命传统绿荒山”,时刻向行经此地的人们介绍着“八老”的事迹;“八老”值守过的花木山林场,已于去年11月新落成了一栋四合院形式的“花木山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基地里有陈列室、休息室和多功能厅。
去年起,王小苗就住过好几次院,分别因为骨质增生引发脚肿、吃了几颗花生导致排泄困难等原因。老人到民营医院住了5次、县医院住了1次、县中医院住了2次。“领导啊,你们回去给上面的领导反映反映,老头子是给国家做过点贡献的人,他现在病了,也没钱了。”他的老伴查彩英念叨。
去年,家里为王小苗治病,前后已经花了近6万块钱。查彩英担心,这次住院不知道又要花掉多少钱。听见老伴这么念叨,躺在病床上的王小苗也再一次讲起了他们八位老人的种树故事。
现在,只有79岁的王德映身板还算硬朗了。王家寿已去世,王小苗(75岁)、王家云(87岁)、王云方(86岁)、王开和(85岁)、王长启(77岁)、王家德(77岁)等5位老人,身体状况都不太乐观。这群“当代愚公”,已经开始渐渐凋零。
都市时报 记者 李鸿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