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退伍兵开花店成网红:军事化管理,相约单身到30岁(4图)

发布时间:2017-11-04 10:56 | 来源:澎湃新闻 2017-10-27 06:56 | 查看:584次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本文图均为 常州晚报微信公众号 图

  “谁说粗汉子不能做细活?”

  “我们17个退伍兵,开了一间花店。”

  近期,一段退伍兵开花店的视频经社交平台传播火了。

  视频中,身穿迷彩服,脚蹬黑色短靴的“硬汉”,在花店忙碌着。他们手拿粉色玫瑰,用粉色花艺刀修剪花枝,再卷上包花纸,系上缎带,完成一束鲜花的包装。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这句诗,似乎是在江苏常州开花店的17名退伍兵的真实映照。

  这些“硬汉”曾是同一个部队的战友,退伍后又聚在一起创业。仍延续着军营的“集体生活”:统一着装,吃住在一起,每天早晨出操跑5公里。

  不止于此。花店还一直实行“军事化管理”,干活出错就要被“体罚”。花店24小时营业,10多人分成两个班,轮流执勤。

  “网红花店”

  24岁的毛云清没有想到,2年前,战友间卧谈时开的一个玩笑,会让他们再次拧在一起开花店,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多家卫视还邀请他们上节目。现在,他们俨然成了“网红”。

  毛云清是这家退伍兵花店的店主,家住江苏常州,在南京林业大学读大三时参军入伍,加入中国陆军某王牌部队,期间被评为“飞虎尖兵”。

  据毛云清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忆,2015年9月,退伍前的一个晚上,寝室熄灯后,大家躺在床上聊今后的打算。当他袒露心迹“准备回家创业”后,多个战友附和“要不一起”,他当时只当是随口一说,并未当真。未成想,回到老家常州的第四天起,就有人陆续赶来。

  四川达州的谢锡鹏,是第一个追随者。21岁的谢锡鹏说,大家习惯把毛云清唤作“老毛”,这个“老”主要是指社会阅历丰富,处事老道。另外,老毛为人“靠谱”,头脑灵活,大家都“服他”,所以把老毛推选为花店“班长”。

  短时间内,7名战友相继来到常州,并把各自的退伍费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8人的初创团队,迅速干起来了。

  由于毛云清开花店的想法酝酿已久,早在退伍前一周,就托家人选好了店面。战友们一到,大家就像上了发条一样,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简单的装修,并开张营业。

  “退伍后为什么会想到开花店呢?”澎湃新闻记者问。

  “我大学学的园林专业,曾在全国性的园艺比赛中多次获奖。大学期间,也兼职卖过花,加上亲戚又曾开过花店,有一些进花的渠道和人脉资源。创业得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嘛。”毛云清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退伍兵加入,截至目前,这个花店的成员达到17人,分别来自四川、江西、广东、河南、黑龙江等11个省市,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21岁。

  军事化管理

  17名退伍兵,来自四面八方,生活方面顺理成章地保留了在部队的习惯。

  “除了三个本地战友回家住,三人住花店之外,其他人租住在一套70多平方的房子里,睡大通铺。”来自江苏宿迁的陆奇称,他们每天早晨6点起床,出早操绕着花店跑5公里,扛圆木、做俯卧撑等。

  跑5公里,每周还要考核一次,21分30秒算成绩合格。毛云清会在终点线上掐着表计时,不合格者轻则挨批评,重则受罚。

  “跟部队是一样的”,在毛云清看来,这些习惯既是为了督促战友“不懈怠,不放松”,又可以让大家“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地投入工作。

  甚至他们开的花店还是24小时营业,十几个人分两个班,“轮流执勤”。每个班下班后,都要集合开总结会。

  同时,包括毛云清在内的17个人,做了更为具体分工:4人负责运输,2人负责市场推广。由于婚庆逐渐已经成为花店主业,还分配了两人负责婚庆策划,剩下的其他人则负责花艺等综合性工作。

  “每个军人都有强迫症,在部队时叠被子,看到一点褶皱就要去拉平,我们不允许顾客收到的花,有一片花瓣有问题。”毛云清对于鲜花品质的追求近乎苛刻,凡是有战友一不留神犯错,都要被“体罚”,“要么就地做俯卧撑,要么跑5公里”。

  陆奇对澎湃新闻说,曾有一次,一个战友因为比较粗心,换水把水撒在花瓣上,第二天发现花瓣基本蔫了,直接就被罚跑了5公里。

  在毛云清看来,严苛的管理标准成效是明显的,在售卖鲜花过程,品质要优于其他花店,而承办活动时执行力也更高效。

  “你这么强势的管理,遇到意见分歧怎么办。”记者问。

  “我们一般会开会讨论,讨论形成的决定必须服从。”毛云清说。

  “三十岁之前不成家”

  十多个彪形大汉,站在花店内,不苟言笑,眼神冷峻地望向店外。

  创业伊始,也曾有人对这些退伍兵开花店的举动感到讶异,投来异样的眼光。

  毛云清对那段岁月记忆深刻。曾遇到女生问他,“大男人怎么开花店”,她们往店里看一眼不敢进去,严肃的气氛,让人感觉是个“黑店”。因此,生意也一度陷入惨淡。

  毛云清和他的战友想过很多的点子,比如在情人节的夜晚,主动出击,身穿标志性的迷彩服,一人抱一桶花,散布到常州市区的各大商场门口现场卖花。

  毛云清对澎湃新闻说,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情侣每每看到他们会感到新鲜,进而萌生军旅情节,因此“每次情人节的营业额都能达到10余万元”。正是在这些活动中,花店的口碑不断积累发展至今。

  多名店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在花店艰难的时期,毛云清还坚持要给大家发工资时,但被拒绝了。因为他们把这个花店看成共同的事业,并非在给他人打工,所以不需要谁来发工资。

  他们向毛云清提出,花店的结余可以用于追加投入,“等事业真正做起来后,财富可以按劳分配”。

  多名受访店员对上述想法的坚持近乎执拗。为此,他们还约定“30岁之前不结婚”,先立业再成家,“全身心干事业”。

  “我们还会继续吸收志同道合的退伍老兵,希望可以建立一支常州地区执行力最强的婚礼活动策划团队,再把业务延伸到周边城市。”采访的最后,毛云清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