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5-14 16:00 | 来源:新华网 2009-05-03 18:44:55 | 查看:2341次
新华网贵阳5月3日电题:扎根大山深处的健康使者——记在贵州支医的青年志愿者黄贵军
李劲峰、王丽
行走在山间小道上,26岁的黄贵军与当地老百姓几乎没什么差别。在贵州乡村支医服务三年期满后,他下定决心,义无反顾,扎根当地。
2006年,黄贵军从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贵州省遵义县喇叭镇,成为一名支医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出生在湖北农村的黄贵军,初到喇叭镇时,看到当地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愣住了。镇卫生院作为当地最好的医疗机构,缺医少药,医生基本只能医治感冒和发烧等常见疾病;村民由于贫穷,不仅卫生健康意识落后,而且有病忍着,实在忍受不住才会求医。
看到这些,黄贵军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学为村民解除病痛,让他们看得起病,愿意看病。
凭借着大学学到的医术,加上主动向当地医生请教,黄贵军熟练地掌握了一手针灸技术。只要不在卫生院坐诊,黄贵军就背起装有听诊器、针灸针、药品和纸笔的药箱奔走在去各村寨的山路上。
“村民大多都很穷,我一般用针灸给他们治疗腰痛、关节炎等常见病痛的,药箱里也备一些常用药免费送给他们,纸和笔是用来给乡亲们开中药方,同时把遇到的疑难杂症记录下来,以便回来查资料,问老医生。”黄贵军解释说。
由于交通不便,他平常只能靠双腿来翻山越岭,因此出诊经常得很晚才能回镇上。在野外孤身一人,为了给自己壮胆,黄贵军不得不大声和自己说话,给自己讲故事,扯着嗓子唱歌。山路崎岖,加上深夜行路,跌倒摔跤已让黄贵军习以为常。“走山路我现在已经很熟悉了,走个几十公里没什么问题。”黄贵军说。
在当志愿者的两年时间里,黄贵军几乎一半时间都是在村寨里度过的。黄贵军很喜欢和山民打交道,因为他们直爽,淳朴。喇叭镇很多村寨的村民也渐渐地熟悉和喜欢上这位谦逊、为他们免费治病的青年医生。
“只要我一进村,很多人就过来喊我兄弟,拉我进门吃饭,用当地包谷米酒招待我,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家人。”黄贵军觉得很开心。
一天晚上,出诊归来,黄贵军乘坐的摩托车被一头受惊的水牛撞上,人摔出老远,当即昏迷。第二天醒来时,已经躺在镇卫生院的病床上,周围满是从各个村寨涌来的乡亲们。看着乡亲们送来他们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腊肉,黄贵军潸然泪下,留在贵州基层的念头也在此时埋下。
2008年7月,看着同批的志愿者一个个离去,已经延期服务一年的黄贵军正式决定,扎根在这片大山里。
这个决定让他的父母难以接受,母亲甚至专程来到贵州劝他回心转意。黄贵军带着母亲到他常去的几个村寨转了一圈后,母亲也被他儿子和当地村民的情谊所感染,不再要求他离开了。
留下来的黄贵军,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黄杨镇公务员,负责全镇计生工作。在黄杨,他继续背着药箱奔走在山间小道,结交山民兄弟,如大山一般质朴。
“与城市相比,虽然在贵州基层当医生要失去一些东西,但我能得到的更多,包括安静、充实以及价值体现。”黄贵军这样解释扎根贵州的原因。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贵州省遵义市2010-02-01 23:07:58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