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好老板,明年我们还想跟他干!”(图)

发布时间:2017-07-02 22:0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2-10 | 查看:1483次

  沈志勇和儿子在一起。

  昨天,本报报道的34岁“信义老板”病倒不赖账的故事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沈志勇躺在苏北医院血液科病床上,大笔的医疗费还没有着落,但他先想到的是跟他一起来扬州打工的民工兄弟,一再催促妻子将欠的20多万元工资分发下去,好让他们回家过个安稳年。也许不拖欠工资本不是件需要大加颂扬的事,可在这样困窘而又忧愁的境况下,这种举动像冬日暖阳,温暖了人心,温暖了扬州。

  【对话工人】

  不忍要老板的救命钱,来年还想跟着他干

  昨天一早,在医院忙完沈志勇的午餐,妻子程春兰就急忙和包工头小朱出门要账了。在江阳装饰城,他们向两位销售木门的老板要到了5000多元的工程款。还没等钱捂热,程春兰就赶紧把5000多元给了小朱。

  在电话里,小朱表示,沈老板一直很讲信用,自打去年9月患上白血病,几个工人都很担心老板看病需要治疗费,没钱发工资。“我没想到,老板先把收到的工程款拿来发工资。”小朱表示,老板不顾自己的病情,先发钱让他们回家过年,说到做到,很讲诚信。 “我们其实也不忍心要他的钱,这是救命钱,几次劝老板娘先把钱拿去治病,都被拒绝了。”

  “老板不顾自己想着我们,

  这份情意一辈子不忘”

  回忆起去年跟着老板从江西到扬州甘泉打工的点点滴滴,小朱记忆犹新。他说,老板一直把他们当亲人,有什么重活累活,都自己抢着干,“如果年后木门厂还开的话,我们会继续来帮忙。”剩下的20多万工资,小朱一再表示,他们不着急,“钱慢慢还,不能耽误老板治病。”

  另一名工人李志伟,今年35岁,也在沈志勇的木门厂打工。昨天,李志伟拿到了最后的几千元工程款,踏上了回乡之路,他在木门厂干了一年,拿到6万多元工资。小李在电话里说,老板生病后他们一直很担心,如今能够拿到工资,他深知老板不容易。“白血病我知道,这病就是需要钱,老板不顾个人病情,承诺一分钱不少我们,这份情意我一辈子不会忘。”

  【社会反响】

  国内知名网站纷纷转载,市民为“信义老板”点赞

  昨天,本报报道了沈志勇不顾自己治疗,将回收款先用来给工人发工资。文章见报后,沈志勇的举动得到社会各界点赞,搜狐网、汉丰网等国内知名网站纷纷转载这篇文章。在微博和微信里,不少网友转载这篇报道,为沈志勇的做法点赞。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先生,拨通记者的电话,他说,这位老板实在不容易,紧要关头首先考虑到工人的工资,诚信行为让人感动。另一位在市区某中学当老师的宋女士也表示,她和孩子一起看了这篇报道,准备和女儿去苏北医院看望沈老板,献上一份爱心。

  冲着他的人品,市民纷纷捐出爱心款

  几位热心市民看到本报报道后,来到沈志勇的病房,送上了爱心款。记者从程春兰口中得知,至今他们共收到约3万元的捐款,其中不乏不愿留下姓名的好心人。

  程春兰说,有位曲江的报刊亭老板,曾在他们家订做过一套木门,得知沈志勇生病,特意赶到苏北医院送来400元钱。这位老板告诉记者,沈志勇一直说话算话,答应哪天做好门就是哪天,为人很好。

  除了这位报刊亭老板外,还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修车师傅,也送来500元钱。有位江都市民给程春兰的账户打去了3000元钱。沈志勇告诉记者,他虽然不是扬州人,但对扬州这座城市有了感情,现在很多扬州人都在帮助他,他也看到了希望。

  程春兰说,好心人送来的信封上有名字和联系方式,她都把信封保存起来。“我把信封留着,将来要告诉两个儿子,曾经有那么多好心人帮助过我们。对于扬州市民的捐款,我很感激,这份恩情没齿难忘。”

  记者手记

  信义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从2012年的宝带小区干洗店“信义姐夫”赵红兵,到在南京开店的扬州“信义店主”马玉剑,如今又出现了“信义老板”沈志勇。一个又一个诚信故事,并非简单的重复,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浇灌着文明、善行之树,让独木变森林。“信义”,是他们共同的名字。虽然天气乍暖还寒,但他们用朴实的行动,用真诚的仁爱,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记者 黄静 阿龙/文 孔棋/图 )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