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31 20: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12-08 16:02:44 | 查看:3925次
还未成年 还在校园 励志妹11岁起自筹学费
琼台师专罗雅文来自聋哑之家 想给特殊教育出力
出生于特殊家庭,父母聋哑不识字
罗雅文 南国都市报记者许欣文/图
“我想为特殊教育学校当志愿者,我熟悉手语,能够和聋哑人无障碍交流……”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2014级学生罗雅文诚恳表示,给特殊教育出份力,这是她从小的愿望之一,“有事请叫我,课余和周末都可到位。”
这个17岁的小姑娘有着不平凡的成长经历:父母都是聋哑人,她从初中开始勤工俭学贴补家用,自己挣学杂费念完高中,上大学前的短短一个暑假里挣够全年生活费… “湘妹子”罗雅文个头不高,笑容甜美。她来自湖南省衡阳市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我奶奶生了5个子女,我爸爸和他的一个哥哥天生聋哑;我外婆生了7个子女,有3个孩子是聋哑人,其中包括我的妈妈。”罗雅文说,父母那一代的悲剧和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有一定关系,听外婆说,妈妈是因为小时候发烧用药不当失去了听力。自己这一代孩子们都是正常的,她本人从未上过幼儿园,直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成绩挺好。她有个弟弟更是了不得,学习成绩一贯名列前茅,现在当地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一。
“我的家人都未曾因命运的薄待而自怨自艾,他们都很勤劳、乐观。”罗雅文说,因为听力障碍,父母没上过学,收入很有限,但他们从不等、靠、要。爸爸年轻时学会了修锁,常被当地派出所请去帮忙。凭这一技之长,爸爸在城里买了间房子,虽然房子很小,却是个温暖的家。
难忘家长会上自己的座位总是空的
很小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不同,罗雅文姐弟俩也曾伤心过。“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学习写书信,我在自家墙上写了《给爸爸的一封信》,可是爸爸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他不认识字。”罗雅文说,“家里只能听到我和弟弟说话,和爸爸妈妈交流全靠手语。”
小时候最纠结的是学校开家长会。“老师看不懂我父母比划的手语,父母听不懂老师说的话,又不认识黑板上的字。后来就不再去开家长会了。”罗雅文说,她和弟弟感觉最遗憾的事就是,每当开家长会时,自己的座位总是空的。
而今雅文在外求学,她的父母无法接听电话,又不懂看短信,和家里人联系只能通过叔叔婶婶转述。
上高中时赚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雅文这孩子从小懂事,她是我所知道的最能干的孩子,她每天放学回家都帮父母干家务活,从11岁就懂做生意赚钱。”罗雅文的婶婶告诉记者,这个孩子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从初中就开始勤工俭学贴补家用。一到放假她就忙个不停,小姑娘个头刚到大人肩膀,就拿自己赚的钱给奶奶买礼物了。她上高中的花费全都是自己挣的,还用打工赚的钱给妈妈买漂亮的皮凉鞋。
罗雅文做生意很灵活,比如,逢中秋节、元宵节她会带弟弟进公园卖面具、荧光棒等小玩意,一天能赚100多块钱。上高中时,罗雅文经常在晚自习后上街摆地摊出售手机配件。她家离南华大学很近,每个周末,她会到大学贴小广告或在这所学校的贴吧发促销广告宣传自己的货品。罗雅文说,只要出摊,每晚能赚100多块钱,但也特别辛苦。高中课业繁重,早上6点钟起床上早自习,晚上下晚自习后再出摊到次日凌晨,每天睡眠时间短得可怜。所以只能趁周末或是作业少时出摊。
今年6月高考结束后,罗雅文开始筹备自己上大学的学费。她同时干两份工,早上8点到当地一测绘单位帮人处理图纸信息,下午6点下班后赶去市区当服务员,上班到次日凌晨。短短一个暑假,她挣到了6000多块钱,够自己一年的生活费了。上大学后,罗雅文仍闲不住,和她同一宿舍的唐郑说,平时很少在宿舍看到她。下课后她要做兼职,每逢周末,她会从桂林洋校区赶到海口市区帮人发传单,总是忙个不停。
从小憧憬为特殊教育出份力
“她学习很努力,每天早早进教室坐到最前面,认真做笔记,积极回答问题。”同学唐郑说,雅文虽然年龄小,却是班里的团支书,还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学校开运动会时,她给校园记者站投过不少稿子。“我打算从下学期开始调整节奏,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罗雅文说,自己已经对大学生活做好规划,争取大三参加专升本考试,多读几年书。“这些年我打过很多份工,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更加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有多么精准了。”
到特殊教育学校当教师,是罗雅文从小的梦想,也是她坚持不懈的奋斗方向。她说,正因为父母都是聋哑人,她更懂残障人士的心声,他们不仅和正常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甚至会比正常人更细心一些。令人遗憾的是,社会上有太多人用有色眼镜来看残疾人,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短板,很多残疾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被家人放弃,误入歧途。如果聋哑孩子能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他们完全能够自食其力,还能够工作得非常出色。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