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大数据 这样助力审判执行(图)

发布时间:2017-05-27 21:05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5月24日 09 版 | 查看:950次

  本报记者  徐  隽

制图:沈亦伶

  核心阅读

  收录2900多万份裁判文书,访问量超82亿人次,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裁判文书公开平台,类似的司法大数据建设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的公开,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推进,司法数据共享、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司法大数据对法院审判执行带来哪些新变化?

  不久前,记者在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看到,法院工作人员利用网格化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查找被告住所地。轻点鼠标,被告居住的房屋外观、同住人员信息等便显现出来,通知社区网格员,开庭传票、起诉书副本等将很快送达被告。

  “过去,‘送达难’严重影响司法效率,如今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当事人很难再‘躲猫猫’、玩失踪。”晋江法院法官杨易说。

  近年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推进,法院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司法流程再造的同时,是司法质效的提升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网上办案提升司法效率

  执行难,长期困扰法院。为逃避法院执行,“老赖”千方百计隐匿财产。以前,执行一个案件,法官需要一家一家地跑银行,有时刚进银行的大门,被执行人便在网上把存款转走了。传统办案方式远远落后于信息化时代。

  从2013年起,最高人民法院与掌握财产信息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网络连接,统一技术标准,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手段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执行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

  “一张网”“一片云”让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股权、车辆、住房、船舶,甚至支付宝等财产信息尽收眼底。目前,全国所有3520家法院都能使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法官足不出户便可冻结划扣“老赖”财产。

  相比传统人工查控模式,大数据支撑下的网络查控,效率呈几何倍数增长。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案件975万余件、冻结752亿元,查询到车辆1427万辆、证券133多亿股、渔船和船舶12.6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37亿元。这个数据每天都在快速上升。

  信息化、大数据不仅提高了执行效率,其在司法全流程中的运用,让公平正义来得更快捷。2016年6月起,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试点“送达一体化”系统,对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7类程序性诉讼文书采用电子方式送达,平均送达时间为5小时,最快的30分钟就完成一次送达,大大缩短了送达时间,缩减了审理期限,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办案效率。

  自动预警实现智能监督

  2016年,河北法院审判风险防控系统正式启用,将审判流程分为5个阶段,25个节点和125个风险点,以时间节点防控法官不作为,以风险点防控法官乱作为。

  2016年7月的一天,该系统对三起关联度极高的民间借贷案件提示报警。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人员立即通过电子卷宗材料进行追踪分析,发现第一起案件已经审结进入执行环节,而另两起案件的债务关系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很有可能是欠款人为了规避法律责任,拖延第一起案件执行而制造的虚假诉讼。

  “这套风险防控系统每天都会向审判监督人员推送所辖各级法院法官审理案件的情况汇报,这些也是大数据碰撞之后的结果。我们对虚假诉讼的管理也主要是基于大数据的碰撞。” 河北高院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建立说。

  层级式预警督促,强化了法院内部监督管理。在福建,执行法官需要限时处理申请执行人的咨询和财产线索举报,如果3次以上超期未反馈,信息系统将把任务自动向上转交,直至交到省高院执行局,这种倒逼机制增强了执行干警的责任感,使执行透明度大大提高。

  信息化建设也使法院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开发庭审自动排期、送达进度追踪、卷宗电子标签快速识别、劳动与交通事故赔偿金计算等12项法律信息应用管理软件,实现了审判辅助业务全程规范化管理、无纸化流转、流程化跟踪。

  数据分析支撑法官审判

  2016年5月,廖某向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情绪激动。廖某称,自己因职务行为签下欠条,多年后被债权人告上法庭,要求以廖某个人财产偿还欠款。石家庄桥西区法院一审判定廖某有还款义务。但廖某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到,与自己类似的情形,河南某法院却判决被告没有还款义务。相似的案情不同的判决,对司法公信力的杀伤力不言而喻。

  为了全面掌握此类案件在全国的审判情况,主审法官决定求助审判辅助系统。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委托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研发的“智审”审判辅助系统,在河北178个法院正式上线。“智审”审判辅助系统数据库关联着中国裁判文书网所有公开的裁判文书,为法官审判精准提供大数据支持。

  主审法官从中发现了不少相同案件,均判决与廖某类似的被告不承担还款责任,于是二审改判撤销了一审判决。石家庄中院民四庭庭长杨爱军说:“我们通过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很大程度避免了同案不同判和法律适用不统一的问题。”

  “智审”审判辅助系统还可以分析案件的全部电子卷宗材料,自动为办案法官推送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或参考性案例等各类型法律文献,为法官判案提供智力支持。

  目前,全国3520个法院、9277个人民法庭和海事法庭实现了专网连通全覆盖,业务支持全覆盖,诉讼服务全覆盖,数据汇聚全覆盖,安全监管全覆盖。

  全国各级法院正以每5分钟一次的频率向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自动汇聚新收集的各类案件数据。三年多来,平台共汇集了1亿多件案件数据和2900多万份裁判文书,各级法院可以非常便利地获取和利用全局性的海量数据。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