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风采】徐霞:村民心中的“白衣天使”(组图)

发布时间:2017-05-17 10:12 | 来源:乐山新闻网 2017-05-11 08:42 | 查看:2888次

乐山新闻网记者 罗端

  她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也是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第一书记。大家都说她,医得了病人、下得了田地、干得了实事。从医生到扶贫书记的转变,“5+2”、“白+黑”的工作模式成了她的常态。

  她叫徐霞,中共党员,四川省党代表,她是乐山市精神病医院的一名医生。2015年8月被选派到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担任第一书记,也是今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300名优秀第一书记。近日,她光荣当选为省十一次党代会的党代表。

“第一书记”徐霞

  从医生到“扶贫书记” “5+2”、“白+黑”是她工作的常态

  “第一次听说‘金盆村’,是2015年7月31日接到单位通知那天。后来拿到金盆村扶贫材料,上面的数字让我不敢忘记:全村853人,有153人贫困,18户人住的还是危房,更别说剩下的没房子的那7户人了。”徐霞回忆到。

  两天后,徐霞来到金盆村报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落后的交通制约了全村的发展,想想资料上的一串串数字,看看村里“无资源、无产业”的真实现状,徐霞不敢有一丝怠慢。

挨家挨户走访村民

  “走村串户的日子里,躺在小路上的菜花蛇曾吓得我大呼小叫,乡亲们看家护院的哮天犬也曾让我胆战心惊,但正因为这一次次经历,也让我熟透了村里的环境。”初到金盆村的“窘迫”状态,让徐霞笑谈。

  “贫困户不脱贫,干部责任不脱钩”,还真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一名党员对党委政府的承诺。所以到任后,连续一个月的走访调查,让徐霞很快完成了从一名医生到扶贫书记的转变,“5+2”、“白+黑”成了她工作的常态。

  为村民填写扶贫手册

  修路、产业扶贫、办基层农校 她为村民谋福祉

  脱贫怎能无路?通过积极主动与各部门沟通和协调,道路硬化项目很快便有了眉目,一年多的时间里,575万元修路资金相继落地,14公里村组道路得以硬化,6公里联户道路全部打通,彻底解决了乡亲们出行难的问题。

村里公路加宽后对比图

  道路平坦了,“心路”也打通了,可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奔康的路,还需要继续努力。在金盆村,许多乡亲守着土地却不知从何下手,“扶贫先扶智”,于是,2015年11月工作组牵头办起了基层农校。

  为了让农校的课程生动形象,基层农校的课堂有时在生姜地里,有时在玉米坡上,有时甚至搬到了猪圈牛棚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乡亲们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田间开展基层农校

这样一来,争取上级资金筹建的“六兴畜禽养殖专合社”也应运而生,猪牛羊都养起来了,更值得高兴的是,合作社里的55头牛,贫困户都有股份,每卖出一头牛,就有1000元的分红,可谓是旱涝保收。为贫困户援建的20座鸡棚也交出了完美答卷,2000多只林下土鸡相继出栏,贫困户们头一次尝到了效益的甜头,500亩生态李树也正在茁壮成长。

  在牛棚开展基层农校

  如今,乡亲们的思想也从被动的输血到主动的造血,沐川县财政局也借势发力,第二批80万的产业扶贫资金就将采取股权量化的方式来进行,12万用于专合社基础设施建设,68万量化到50户贫困户,这样以来,底子有了,就不怕乡亲们没有底气。

  她是实干的“第一书记” 也是村民眼中的“白衣天使”

  产业有了,房子破烂依旧会拖后腿。“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是金盆贫困户的真实写照。徐霞说:“其中一户范建芳的家就很典型,每次入户,我都能看见‘羊在家中跑,鸡在梁上飞’的场景。”而在金盆村,像范建芳这样的贫困户还有25户。徐霞心里清楚地知道,只要住不进新房,乡亲们永远改变不了贫穷的面貌。

  夜深了,徐霞仍在为村民填写贫困档案

  随着易地搬迁政策落地,乡亲们新房梦也有了着落。那一刻,徐霞下定决心,要在2017年春节前让贫困户搬进新家。选址、评估、地勘、设计……每个环节徐霞都尽心尽力,力求用同样的资金做出最佳的效果。

  如今,新房全部建成,贫困户们已全进新家。通过积极争取,爱心企业为贫困户们捐赠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各20台。

  在扶贫的路上,徐霞随时变换着角色,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乡亲们绝不能再重蹈因病致贫、甚至因病返贫的覆辙。所以,利用医院资源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是徐霞的必修课。

  开展义诊

  村里有位叫王修学的老大爷,经常头晕,可老人却不在意,有事没事喜欢喝二两。徐霞说:“当我第一次见到王大爷时,就怀疑他可能患有高血压,经过测量,血压竟高达210,中风瘫痪的风险非常大,一旦发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他也将迈入贫困的行列。”好在发现及时,血压很快便得到了控制。其实,在金盆村,像王大爷这样的将健康知识抛之脑后的乡亲还有很多,于是,杂徐霞驻村帮扶一年多的时间,累计开展健康讲座10多次,诊治人次200多人。

  上门为老人看病

  “见缝插针”的韧劲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在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有两件“喜事”让徐霞悟出,扶贫工作要有一股“见缝插针”的韧劲。此前,金盆村发现储量1亿立方的天然气田,天然气开采工作随即展开。徐霞说:“经过摸底调查和推荐,我们为开采基地输送了5名贫困户进行务工,有2户贫困户的房屋就地出租,整整7户贫困户直接因此脱贫。”

  为村民看病

  第二件喜事就是乐山师范学院光伏发电试点项目的落地。项目落地直接保证了村集体经济连续20年,每年至少6000元的收益。

  在当时,工程技术人员看上了金盆村海拔较高且多数土地无遮挡的优势条件。“我们当时就想,这人家能看上金盆村,说不定也能看上其它村。所以,我们必须要积极主动,让村两位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向县上争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找来村民协调项目用地,就这样,争取县扶贫移民局给了10万元,乐山师范学院拿出了整套的技术,能连续使用20年的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就这样诞生了,而村集体稳定的收益也终将会让每位乡亲受益。

  到村民家中开药、治病

  金盆村脱胎换骨 徐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年,金盆村脱胎换骨,起初没房子住的7户人住房问题解决了,18户人的危房也改造了。“而要抹掉这些刺眼的贫困数字,必然少不了我的帮扶单位以及县财政、交通、农业等各大部门的支持,一年多下来,共落实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地灾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资金1000余万元。”徐霞总结到。

  徐霞与金盆村的孩子们

  现在,金盆村的贫困户们搬进新居,种养殖产业也迎来循环发展,乡亲们是真真切切的有了盼头;如今,金盆村道路四通八达,新房一幢一幢建起,产业一片一片形成。扶贫道路上所有的艰辛,也化作了徐霞心中弥足珍贵的回忆,徐霞说,未来她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