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5 17:11 | 来源:湖北日报网 2016-03-11 18:06:27 | 查看:1137次
来自上海的范家驹老先生千里跋涉,终于见到了万其珍老人
范家驹为万其珍老人带来了自己和朋友们的问候
万家四代“百年义渡”图谱
荆楚网讯 记者王建锋 特约记者谭桂林
3月11日,湖北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渡口,倒春寒带来阵阵冷风。一位从上海不远千里赶来的老人,紧紧握住“信义艄公”万其珍和其子万芳权的手,激动地说,“好人,你们太伟大了!”
七旬老翁千里跋涉见“好人”
为了这次见面,老人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跨越了1100多公里的路程。
老人名叫范家驹,今年72岁,是上海市一个普通市民。今年1月30日,他在自己订阅的《中国剪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荆楚网报道建始县大沙河边,一个家族四代人在120多年里,免费为村民们摆渡,只为了祖上的一句承诺,而今,第四代传承人正在将这个承诺续写。
短短几百字,打破了范老先生平静的生活。惊叹和感动之余,他当下决定,要亲自去看望一下这个书写了“信义传奇”的家族。
从上海到建始的一路上,范老先生顾不上看窗外长江流域的美景。手里拿着那份剪报,看着上面说的“120多年,四代人坚守”,心情随着目的地的接近而越发激动。
3月11日上午,大沙河边的渡口,远道而来的客人终于见到了“百年义渡”家族的第三代传承人万其珍、第四代传承人万芳权。范家驹老先生紧紧握着万其珍和万芳权的手,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得知万其珍今年已经74岁,范老先生激动地说,“你是老大哥,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范老先生说,自从知道万其珍家族的事迹,他就立刻告诉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大家都非常支持这次千里之外的看望。范老先生的高中同学、九三学社(上海)成员陈志良和大学班长朱聘俦,还特意委托他给义渡家族带来了各自的心意。
四代坚守“百年义渡”谱传奇
在渡口仔细地观看了这里的风景,到船上感受了一番百年传承的“义渡”。简陋的木船和四代渡船人默默的守候,让范老先生连连感叹,“不容易,不容易!”对这个家族好奇和敬重也更多了几分。
而面对范老先生的感叹,万其珍只是憨厚地笑笑,说,“没得啥,没得啥!”
万其珍说,120多年前,他的爷爷万作柱为躲兵赋,从江汉平原的监利县举家迁到了建始县大沙河村。当地百姓并未因为他们是外乡人而排斥,反而给了他们很多帮助,让全家人十分感动。
眼见村民们每天去河对岸的农田十分不便,来自江汉平原会划船的万家爷爷万作柱为报邻里关爱之恩,就变卖家当做了一条船,送村民过河。并承诺: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
这样一句简单的承诺,从万家爷爷,到万其珍的父亲、幺叔,再传到万其珍,以及儿子万芳权。一家人守着渡口旁一边种田一边摆渡,在长达120多年的时间里,勤勤恳恳地维系万家“义渡”的传奇。
“这个承诺传到现在,已经不光是承诺,而是一种责任。”万其珍说,自己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叔父帮村民摆渡,长辈教导他,做人心态要平和,既然有承诺,那任何人来都要无条件地帮忙过河。“这已经成了我们家族的传统,所以后代也会一直坚守下去。”
“信义艄公”世代相传感动网友
2010年,万家百年义渡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万其珍也被评为“感动湖北2010年度人物”、“新华社中国网事 感动2010十大网络年度人物”、“首届中华十大信义人物”,登上2011年1月“中国好人榜”。
感动于万家的诚信精神,2008年,建始县地方海事部门帮助万其珍增加了一条机动铁船,并每年为他提供2万元燃油补贴,每月发放540元生活补贴。建始县交通局局长谭明说,“万家的事迹让我们很受教育,我们也愿意在能力之内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今年1月24日,万其珍44岁的儿子万芳权接过船桨,成为第四代“信义艄公”传承人。
1月27日,荆楚网题为《万其珍儿子接棒“百年义渡” 续写诚信传奇》的报道,再次引发50多家中省重点网媒、纸媒转载,并获得“新华炫闻”客户端和凤凰网“暖新闻”栏目专门推荐。众多网友被万家“百年义渡”的事迹感动,也使来自上海的范家驹老先生萌生了“一定要去看看这家好人”的强烈愿望。
百年"义渡",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为"信义"二字。
在与万其珍的交谈中,这句简单的话语,让范老先生心潮澎湃。不断地说,“后代听先辈的简单叮嘱,就能坚持把一件好事做一百多年,太稀缺了、太难得了。”
“完成了一桩心愿,感到非常高兴。”3月11日下午,范老先生坐在返回的车上,激动的心情依然未能平复,“这一趟来得值得,回去之后要把此行告诉更多的朋友。”
而在那条安静又寂寞的大沙河边,万家第四代传承人万芳权正在将几个村民摆渡到对岸,他会将家族流传百年的“义渡”坚持下去,他还说,“如果我年纪大了,村民们还有需要的话,就让我儿子继续接棒。”
万家第四代传承人万芳权撑船,范家驹和万其珍坐在船上交谈
万其珍给范家驹讲起家族百年义渡的故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