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31 14:2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03-28 03版 | 查看:657次
持续擦亮“商丘好人”道德品牌
最近几天,“商丘好人”成为河南省商丘市的社会热门话题。自3月22日至23日商丘市举办了“商丘好人”文化系列活动后,帮扶好人、争当好人在当地已蔚然成风,“好人有好名”“好人有好报”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在商丘已渐成风尚。
商丘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至圣先贤孔子的祖籍地、伟大思想家墨子的家乡、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千百年来,崇德尚善的传统文化精髓深深融入商丘百姓的生活之中,形成了“商丘好人”的文化基因。
2005年2月20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务工的商丘农民李学生,面对疾驰而来的列车,舍身勇救铁轨上的男童,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7岁。(本报曾多次报道)
彼时,河南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向李学生学习活动的决定》。李学生的英雄壮举,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对河南人形象的大讨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身边好人好事的高度关注,由此拉开了新时期商丘市公民道德建设的序幕。
转眼已过去12年,“商丘好人”现象正持续向全国蔓延、传播。
近年来,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持之以恒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商丘各行业涌现出典型性、代表性“商丘好人”12600多名,11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7人荣登“河南好人榜”,7人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道德模范提名奖。
从盆景到风景,从风景到风尚,经过多年的培育,如今,“商丘好人”已经成为商丘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善行善举已经深入城市肌理,并内化为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气质。
3月22日至23日,商丘先后启动“商丘好人”帮扶基金,举行“商丘好人”结对帮扶现场会,启动“商丘好人”网上展馆,成立“商丘好人”融媒体中心,举办“商丘好人”图片展,召开了商丘好人文化推进会,天南地北的“商丘好人”回到家乡,接受礼遇或帮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商丘好人文化,探寻“商丘好人”背后的文化基因。
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商丘市在河南省率先设立“商丘好人”帮扶基金,通过汇聚社会各界爱心,更好地关爱帮扶那些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实现“好人有好名、好人有好报”的人心所向。
3月22日,商丘市正式启动“商丘好人”帮扶基金暨“商丘好人”结对帮扶现场会。在会场上,商丘5家爱心企业对10名家庭困难的商丘好人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分别给予每人5000元帮扶金,真正做到“商丘好人人人帮”,让好人不吃亏。
据了解,“商丘好人”帮扶基金由财政出资一部分,国有企业支持一部分,民营企业行业协会捐助一部分,社会各界募集一部分汇集而成,将实现对生活困难的“商丘好人”进行常态化帮扶。
在3月22日的受助人群中,包括了救人英雄李学生的女儿李敏。李敏如今已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爱心公益活动,也经常在周末、假期赶往敬老院等,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虽然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商丘好人’以美德善行谱写了人间大爱,以无私无畏弘扬了社会正气,以满腔热情传播了文明风尚,是我们看得见、学得到的模范典型。”商丘市委副书记苏长青说,商丘将拓宽帮扶渠道、创新帮扶载体,采取切实措施,帮扶礼遇“商丘好人”和道德模范,在全市树立关爱“商丘好人”的价值导向。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明委副主任李文慧指出,“商丘好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丰富了新时期的河南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南的实践代表。
在观看了“商丘好人”群体事迹宣传片《时代的风尚》后,李文慧说,要持续关心关爱“好人”,不断完善礼遇和帮扶“好人”机制,在精神上嘉奖、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好人”,褒奖善行义举,形成正向激励,让他们得荣誉、享尊重,受关爱、有回报,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要定期对“好人”典型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社会认可度、帮扶情况等,引导和鼓励他们珍惜荣誉、不忘初心,继续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这几天的活动,我觉得就像‘好人’的节日一样,再一次让我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骄傲和光荣的事。”曹伟说。他来自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冯桥乡,是“商丘好人”文化系列活动中的“好人”代表之一。
曹伟在辽宁葫芦岛开了一家叫“傻子粮油”的店,他资助了600名贫困学生、2500余位孤寡老人和病残人,也因此获得过“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他说,“商丘好人”是一个符号,每一位“商丘好人”都是一粒种子,到哪儿都可以播撒爱心,收获美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潘志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3月28日 03 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