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5 18:55 | 来源:新华网 2017-02-09 12:15 | 查看:969次
马林增
粱益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一个普通的成都人,若不是媒体“点赞”,不是亮相“2016感动中国”舞台,即便在繁华的春熙路擦肩而过,也许你也注意不到他的存在。但是,他又是一位不普通的医生,作为突破极度重症脊柱畸形手术禁区说的人,从2008年至今,他已让上千脊柱畸形患者重新站了起来,重获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正是他的潜心专研,一次次攻克手术难关;正是他的默默付出,为许多脊柱畸形患者打开了“生”的窗;也正是他的“医者仁心”,让曾经“俯首含胸”的患者从此昂首挺胸,以感恩之心春暖花开。他以自己独有的情怀,扎根成都这座有爱的城市,以自己独有的坚守,守望患者期待的明天,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书写对自我人生价值最宝贵的回答。
可赞的善良、可贵的真诚以及可敬的坚持,往往让普通的人生呈现最耀眼的光华。从8年主刀上千场到帮助患者“身”“心”站起来,从支援农村医疗到帮助病人筹手术费.......他是医生又如亲人,他是很多患者心里的救命恩人。一条求助短信,让40年脊柱畸形患者于建红的命运,与梁医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终叩开了“奔着活命而来”的他“活”的命门;因脊柱向右侧弯曲达190°,四处求医无门的肖强,却在梁医生的“我能做(手术)”的坚定下,幸运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胸口近乎贴近大腿,已然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伍才林,深深刺痛了偶遇到的梁医生,通过长达13个小时的手术与术后的康复,最终奇迹般地结束了十多年没躺着睡过觉的痛苦生活;通过投身于救助贫困家庭脊柱畸形青少年公益项目,梁医生让更多年轻的生命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从手术后一定要到病房走走才放心到和病人拉拉家常、调侃打着支架的脊柱畸形患者为“天线宝宝”,从不用挂号就能看病到随时可以在脊柱侧弯咨询群里与梁医生交流病情,这个平时对工作要求异常严格、严谨的手术医生,却时常带给患者如沐浴春风般的温暖与幽默......这个被患者亲切喊为“粱爸爸”的医生,数年如一日地尽他的努力、竭他的全力,为脊柱畸形患者驱散着病魔笼罩下的阴霾,缓解着疾病折磨下的痛苦,带给那些不幸的家庭光明与生机,这是信任更是希望。
梁医生总说,他只是个小医生,这恰恰折射了作为一名医生对自我职业的敬畏之心与谦卑之情,或许正是这样的情怀,让他不“恃才傲物”、不“自我膨胀”,始终心无旁骛治病救人,实实在在低调做人。如果说技术精湛是一个医生的职业追求,那么“待患如亲”则折射一个医生的人文关怀与医德高度,它质朴却足以令人为之动容!梁医生的善良、真诚、坚持,像一束光照亮许多曾经伤心绝望的人前行之路。
小小的个体,连接着无尽的期待与希望。对于浩渺的宇宙而言,每个个体都是渺小的,每个人都不过是芸芸众生而已。然而,有的人,有幸与之相遇,却带给我们强大的正能量。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与无数的人们连接,以己之力帮助更多的人走到更远的未来,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让无助的人们看到无尽的前方。梁医生何尝不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大能量”的代表。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然而他的不平凡源于对追求技术精湛的自我苛刻,对患者“感同身受”的悲悯与良知,对“救人信仰”的执着与坚守,所以在自己平凡的医生岗位上,对“生命”做着不平凡的贡献。
技在高,更在德;术在巧,更在仁。梁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做的是手术,给的是温情。也许就是那一句耐心的答疑,就拉近了与患者的心灵距离,也许就是那一个微笑,就化解了患者内心的悲凉,也许就是那一句安慰的话,就给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感动不需要太多“舍身取义”的高大上,也许最温暖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那细微之处的善意之举。在这个伟大而复杂的时代,像梁医生这样的小小的个体,不仅仅是患者希望的“灯塔”,更是所有生活其中的人们心灵的慰藉、精神的支撑。或许,这就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一个人本该追寻的人生终极目标吧。
病有所医,病更要有好医。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而灿烂“星空”,需要越来越多像梁医生一样不忘初心、向上向善、技德兼备的好医生一起闪耀。相信只要有无数“真善美”的熠熠闪光,社会才能更加充满正能量,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终将汇聚成行动的洪荒之力,促进个人成功、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