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8 10:58 | 来源:齐鲁晚报 2017年01月14日 | 查看:1069次
责任市民及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用个人力量带动更多的人
钟倩获评首届责任市民荣誉称号。 (资料片)
连续五年来,由齐鲁晚报评选出的96组责任市民及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感动着这座城市,获得的荣誉并没有让他们引以为傲,更多人反而加快脚步,更多地投入城市建设、公益服务之中,用个人力量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擎起正能量大旗。
获奖之后
意味着要做更多
在96组责任市民及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中,有不少人关注着济南这座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辛安、吴明、钟倩、徐建和、杨曙明、权威,包括第五届责任市民获得者之一的徐乃运,他们都深爱着济南这座城市,关注着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从2013年被评为济南市首届责任市民以来,辛安并没有停止建言献策,作为市民巡查团的一员,他连续走访、暗访多个单位,并将情况形成材料汇报。也就是在这四年时间里,辛安提出的建议增加到近1500条次,累计30万字,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城市治堵、治霾、扶贫等。
“获得的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但这也意味着我应该去做更多的事,为了这个城市的美好和发展。”不仅仅是辛安,很多曾经获得责任市民及最佳公共服务奖的获得者都是这么说的。
获得第三届责任市民称号的济南商埠挎包服务队是由一群老年人组成。他们说,获奖之后干得比以前更带劲,也似乎更名正言顺了,他们被更多人所熟知,服务领域也比以前更多了。这也难怪很多人希望与他们同住一个社区,与他们成为邻居,这也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
爱心不停歇
坚持在公益路上
爱心不停,公益不止。这也是很多责任市民及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在获奖之后最常说的话,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第二届责任市民获得者胡立华、第三届责任市民获得者毕玉魁、陈小丫,他们在获得荣誉后并没有停止公益教学的脚步,反而用自己的行动继续反哺社会。毕玉魁在2016年继续免费教授学员,培训残疾人,他之前培训的学员也慢慢走上正轨,自己做起了老板。在他看来,这是比获奖还要高兴的事情。
一如既往,来自章丘宁家埠镇荐家学区小学的“帮扶小组”将这份责任和爱心延续到了中学,脑瘫女孩张心怡在同学们的爱心接力中学习,比以前更快乐,也更有了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身边人开始投入到公益事业中。获得第五届责任市民称号的周荣江、李维娜夫妇就表示,他们跟随身边的很多爱心人一起做公益,13日的颁奖恰恰是他们从事公益事业的又一个出发点。正如周荣江所说:“约好人、帮好人、办好事,道路会越来越畅通,我们永远在路上。”
弘扬正能量
影响身边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似乎在首届责任市民获得者钟倩身上体现得更加深刻。坐在轮椅上的钟倩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不能因为身体残疾而放弃责任”。获得责任市民称号后,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励志热线,坚持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坚持通过文字弘扬社会正能量。不仅如此,她还走进校园,用自己的经历和讲述去影响更多的孩子及年轻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因为获奖之后,更多人知道了她,她也感觉到肩上担起的责任更重了。
因为摸索着捡拾垃圾而获得第三届责任市民荣誉称号的“最美盲人”毕玉魁,他认为这仅仅是源于自己生活的一个习惯,自己的一种态度,但就是这平凡的小事却引起了大家的热评和共鸣。获奖之后的他一下子成了名人,奖金和各种资助蜂拥而至,老毕却早已想着怎么回馈社会,“这几年吧,尤其是获奖之后,我就想应该带动更多盲人,让大家都拥有一技之长,并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还要用技术回报社会好心人的资助。”在毕玉魁看来,突然失明的打击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他就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将社会的爱心传递给大家,他觉得这种身边人的影响比教授技术更重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