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温度展现职业高度

发布时间:2016-12-21 16:03 | 来源:安徽日报 2016-11-29 05版 | 查看:699次

张永生

  盘点近日新闻,最令笔者感动的是一段电话急救录音。26分钟里,武汉120急救中心接线员刘清不挂线,宽慰、鼓励、指导一位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患者的妻子进行急救,最终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据统计,相关报道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微信公号发布后,不到两天阅读量突破200万,不少网友跟帖坦言是“流着泪听完的”。

  26分钟,1500多秒,刘清为一个生命奇迹创造了最大的可能,也让人们感受到全过程的精神温度。这种精神温度,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珍爱,又是对职业责任的最好诠释。刘清说得很朴实,“电话那头是他人的生命,抢救就是与时间赛跑,一秒钟都耽误不得”“这是自己当120接线员9年接的最长一个电话,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价值”。由此想到2015年10月,心脏病学家胡大一在高铁上救人后对媒体说的一席话:“医生是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富有同情心的职业,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面对患者,富有同情心,理解其疾苦,才能千方百计治疗,带去温暖和希望。

  作为120接线员,刘清的岗位很平凡,每天的工作也很琐碎。刘清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倾注心血,在日常工作中展现人生价值。相形之下,有人可能自感岗位卑微而怨怨艾艾、因工作繁琐而满腹牢骚,或耽于高谈理想而不愿脚踏实地、凌空蹈虚而不能笃实力行。笔者有一位同学,一心要做大事业,研究生毕业七八年,北上广跑了个遍,工作换了四五次,直到最近才安稳下来。他自我悔悟,学历不低,小有能力,但为人缺乏定力,干事没有定性,蹉跎至今,从此做事要沉心、静气。这是他个人的体验,却有代表意义。

  从之前的螺丝钉精神到如今的工匠精神,其一脉相承的是注重职业精神。如何才算具备职业精神,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得敬业、精业、奉献。其中,敬业是前提,把工作作为事业追求,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挫折都坚持到底;精业是基石,像艺术家对待作品那样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能力修为;奉献是目的,将个人追求融入时代洪流,成就大“我”。刘清的例子正说明了这些。很难想象,如果她不热爱工作,或者业务不过硬,或者不愿意奉献,怎么会认真接听每一个来电?如何能在万分紧急情况下耐心指导救人?又如何把它视为分内之事?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职业精神,梦想的实现就会近些更近些。

  清代阮元在阐释“仁”时说:“凡仁必于身体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斋居,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 ”意思是,仁只有表现在具体行动上才为算,若只是存于心里或口头笔头,都是无用的。这种论述可谓精辟到位。行仁如此,工作何尝不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