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6 12:16 |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6年10月26日 A6版 | 查看:980次
全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6·27”工程现场会召开,毒品预防教育内容将纳入地方课程教材
警校携手,共拒毒品。
新苗实验学校学生正在上禁毒课。
泸州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一个海拔1200多米的山区学校,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九成都是留守儿童。
再过十几天,就是学校30周年的“大日子”。教师刘付玉打开墙角的办公柜,找出一本本过往的笔记,通知曾经的学生回校参加校庆。
柜子的角落,有一对千纸鹤。她的目光停在上面,多年前的回忆浮上心头——这背后有一个关于留守学生小新和父亲约定的故事。刘老师还记得,小新曾指着禁毒展板上的吸毒女失声痛哭,乞求吸毒的父亲不要“死得很惨”。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小新和父亲约定:如果期末考试自己数学考了100分,父亲就不要再吸毒了。5年后,诺言兑现,摆脱了毒瘾的父亲生活走上正轨,小新终于拥有了健全的家庭。
毕业那天,小新折了一对千纸鹤,送给刘付玉,他感激地说:“刘妈,是您让我学会了画画折纸,不然,我可能也吸毒去了。”
A
故事
看见展板痛哭
儿子想起吸毒父亲
10月25日中午,一个来自成都的陌生电话响起,“刘老师,是您吗?”
话筒里,传来一个大男孩的声音。刘付玉一听就辨别出来,这是小新的声音。高中毕业两年,这还是小新头一次给她打电话,“听说马上要校庆了,我想回来看看。”
8年前,13岁的小新进入学校初中部,刘付玉成为他的班主任。报名当天,小新被大伯拖着来到教室,身上衣服很脏,脖子上积满污垢。原来,小新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他由大伯抚养长大,从小疏于管教,整天在外晃荡,惹是生非。
一次,学校举办禁毒展览,小新在一副展板前停下脚步,皱起眉头,紧咬嘴唇。刘付玉从未见过他的心情如此沉重,上前询问。小新转过身,指着展板,“老师,我爸爸也在吸毒,我不想让他和上面那个吸毒的女的一样,死得很惨。”说着,小新扑入刘老师的怀抱嚎啕大哭。
矫正行为习惯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那一晚,刘付玉彻夜未眠,小新心碎的模样令她无法释怀。事实上,和小新有着同样遭遇的孩子,在学校还有一些,他们的父母或不幸染上毒瘾,或为贩毒铤而走险,无形之中,孩子们的心灵里,除了毒品只有金钱。2011年,在校长李修会的努力下,学校成为叙永县留守儿童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所有老师的肩上又多了一个担子:矫正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情趣,主动预防毒品的侵害。
对于小新,刘付玉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学习习惯到行为习惯,每一个细节都不放松。
10月19日是小新的生日,第一堂课开始,刘付玉双手一打拍子,同学们心领神会,唱起了生日歌,祝小新生日快乐。几天前,刘付玉就悄悄和其他同学约好,要给小新一个惊喜。
小新害羞了,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当天,他还得到了大家送的生日礼物——一盆当归。他捧着花盆,向同学们保证:“我一定把它养得好好的。”
儿子与父亲约定数学考满分父亲戒毒
和同学相处久了,小新渐渐听话了,还有了自己的爱好:画画折纸。每逢周末,全班外出游玩,他总爱揣着刘付玉送他的画笔,在纸上画出美景。
一次美术课上,所有同学都画出了自己的心愿。小新画的是一对父母拉着一个孩子,头上有白云,脚下是绿草。小新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不要吸毒,一家人好好的。”
后来,学校有了亲情视频室。每逢周末,小新可以和父母视频聊天。看着面容枯槁的爸爸,小新和他约定:如果自己期末考试数学考100分,父亲就戒毒。
从此的阶段考试,小新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逐渐从排名末尾跃升至前十名。每次他的考试成绩,刘老师都会装进信封,寄给小新的父亲。期末考试,他的数学真的考了100分。
2014年,小新高中毕业,成功考进了成都的一所大学。他拿出一张父亲的近照给刘付玉。照片上,父亲气色红润,面带微笑。他说,父亲兑现了约定,一直在当地参与戒毒,如今已经摆脱毒瘾,生活重上正轨,还成了一家工厂的老板。
B
样本
用陪伴弥补缺失的爱
矫正行为习惯
抵御毒品侵害
叙永县公安局副局长张立说,叙永地处川黔滇交界,一直以来是贩毒的北上通道,外流贩毒较为严重。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毒品整治工作领导组,展开全境禁毒,所有公安警种参与到禁毒相关工作中来,加大了对吸毒人群的管控。
在张立看来,彻底摆脱毒品,青少年的防毒教育宣传是重中之重。他说,如今,全国新增吸毒人群,青少年逐渐呈现低龄化。在一些毒品重灾区,许多父母涉毒,使小孩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扭曲,甚至一些人的愿望就是吸毒贩毒,一劳永逸挣大钱。
从2011年起,叙永县在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和落卜镇中心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在校园的过道两旁,摆满了同学们栽种的各种盆栽;每个寝室外,都有一部电话,同学们可以随时和远在外地的父母联系;教室一楼,有一间预防毒品教育活动室,不但有预防毒品的动画片,还有一台互动机,里面有各种与禁毒有关的游戏……
省公安厅禁毒缉毒总队预教支队支队长陈飞说,吸毒的青少年,很多都是因为早期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丧失了道德准则,产生了无聊和空虚的心理,从而寄希望于毒品。要彻底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矫正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情趣,让他们从内心主动抵御毒品侵害。
新苗实验学校校长李修会说,传统的禁毒宣传,就是“看图片,讲危害”,无法触及和治愈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创口。学校采取寄宿制和军事化管理,老师除了上毒品预防教育课外,还要关心每个学生的生活,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实时记录在成长档案中。每晚10点,等同学们都睡觉后,老师才会下班。每逢周末,老师还要带着同学们外出游玩。
李修会说,用更多的陪伴弥补孩子们缺失的心灵,用严格的要求矫正行为习惯,多管齐下成效显著。摩尼镇的外流贩毒逐年下降,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也没有一个人沾染上毒瘾。
目前,新苗实验学校的做法,已成为全省青少年预防教育的标杆。
C
机制
毒品预防教育内容
纳入地方课程教材
2015年,国家出台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三年规划》(简称“6·27”工程),提出从2016年至2018年,构建全社会27个部门参与的青少年禁毒防毒体系,降低青少年群体的染毒比例。25日,全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6·27”工程现场会在叙永召开,对全省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进行了进一步部署。
泸州市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毒品预教大队大队长钟山,参与制定了“6·27”工程设计。她说,此次工程,融合了新苗学校等多个地方的先进经验,从教育、疏导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含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1课时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程;把毒品预防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普通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校长培训之中。结合本地区毒品问题特点,将毒品预防教育内容纳入地方课程教材;将处于失学、失业、失管状态的城市社区青少年纳入网格化管理,依托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等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心理咨询和毒品预防教育;利用科技馆、文化宫、少年宫、会展中心等人流集中的场馆,建设禁毒教育园地。
对因工作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青少年新增吸毒人员蔓延加速、问题泛滥的地区,按《禁毒工作责任制》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天宇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