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频繁“被出院”:新农合报销早成唐僧肉(2图)

发布时间:2016-10-23 18:08 | 来源:腾讯评论 2016-09-16 第3650期 | 查看:769次

  张德笔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一件离奇事,广西合浦精神病院为数十名患者重复办理出入院手续,一位患者甚至在两年间有超过10次的出入院记录。蹊跷的是,这些患者有不少都长期住院,根本未曾出院。医院这么煞费苦心,图的是什么?

  1在套取新农合的案例中,患者赢不赢无法断言,医院一定赢了。

  2新农合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大蛋糕,一旦发现有骗保行为,要果断取消医院的定点资格。

  频繁出入院可以把住院天数清零,有利于新农合的报销

  周斌谋住在精神病医院已经2年了。但他的母亲突然发现,2年来未曾跨出医院大门一步的儿子,竟然一共办理了13次出入院手续,检查了13次梅毒、乙肝两对半和丙型肝炎抗体。“所有的资料加起来,足足有10斤!”

  周斌谋不是个例。在广西北海市合浦精神病医院,明明一直在住院,却频繁“被出院”的患者,至少还有40位。这40位病人及其家属,均不知晓这一内情。每一次进、出院,都会产生一本几十页的病案资料,这些资料是需要患者的监护人签字的,而这些签字除了第一次入院和最后一次出院,其余均为伪造。

  问题来了。合浦精神病医院如此苦心孤诣、隐瞒家属搞假出院,目的何在?

  根据《合浦县新农合按床日付费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合浦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因住院时间不同,分4个阶段报销,1至2天每天330元;3至12天每天220元;13至28天每天210元;28天以上每天180元。不难看出,住院的时间越长,每天可报销的金额也就越少。换句话说,每次办理出入院手续,住院天数就会清零,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销金额。

住院的时间越长,每天可报销的金额也就越少

住院的时间越长,每天可报销的金额也就越少

  这种骗保行为,是患者和医院双赢?

  在事件披露后,有不少网友站在医院这一边,认为虽频繁出院、弄虚作假是错的,但能让患者,尤其是弱势的精神病患者获得更多的报销额度,不是挺好的吗?出院只是一个计谋,医院和患者在这一进一出之间,实现了双赢。

  合浦精神病医院也觉得挺委屈,他们公开声称自己没有骗取新农合报销的空间。遗憾的是,合浦精神病医院是一家前科累累的医院。该院医保科科长,该院药剂师,甚至包括该院的收费员,都曾因为骗取新农合基金而受到刑事、行政处理。

  在这起事件中,患者赢不赢尚不清楚,医院一定赢了。

  新农合的报销流程是这样的:当地的新农合中心,直接将医疗款项打到医院账户,然后,患者或家属在医院的新农合窗口直接报销。但目前的信息,尚不清楚精神病院是按哪种算法向病患提供补偿款项。最坏的情况是,医院通过“假出院”向新农合中心多要钱,结果却给病患及家属少报销。

新农合报销是先把钱打给医院

新农合报销是先把钱打给医院

  这种饱含恶意的揣测并非没有可能,一个巨大的疑问是:假如医院真是替患者考虑,想帮助他们多报销一点医疗费用,这种“好事”怎么可能不告诉病患家属?反而偷偷摸摸地伪造签名?

  为什么说医院一定赢?且不说在真实报销款上是否有出入,单是频繁出入院而凭空多出的检测项目,就足够医院大赚一笔。每一个患者在每次入院时,都要接受诸如梅毒、乙肝两对半和丙型肝炎的检测。第一次入院时,检测这些或有必要,可这些患者根本没离开医院,一而再再而三的检测,根本无意义。当然,对医院而言,这是有意义的,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假出院只是手段的一种,套取新农合花样百出

  用频繁出入院这种套路,来套取新农合资金并不新鲜。近年来,各地为控制医保费用开支(压力太大),对人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年度费用总额等均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限制,有了这些限制后,以“频繁出入院”来套取新农合资金开始流行。

  还是广西,今年8月,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卫生院通过假出院套取新农合资金案发,共涉及到200多患者,每个患者均有2次以上住院记录,且两次住院记录相隔在一两天之内。

  从更大层面来看,假出院,只是套取新农合资金的一种,其他方式还包括:1、直接开具虚假住院发票;2、变通药品名称或者医疗服务收费名称;3、篡改不符合报销范围的外伤住院信息;4、非参保人员冒用参保人员信息;5、靠虚假处方列支费用。总之,手法不一而足。

  去年,贵州安顺破获系列骗取新农合资金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400万,当地一些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以“看病专车接送”、“住院伙食免费”等“好福利”招揽病人,背后却通过伪造病历、虚构治疗过程、虚开账单等方式大肆骗取新农合资金。

  根据国家卫计委、财政部的通知,2016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50%、75%。这是好事,但随着这块蛋糕越变越大,如何应对骗保行为,也成了头疼的问题。

  谁动了新农合的奶酪?尤其需要提防基层医疗机构

  2015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135家被抽查医疗机构中,发现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的有107家,问题查出率76.3%;安顺市的抽查结果更惊人,套取新农合的医疗机构占比100%。而这些被查出问题的医疗机构,基本都是县级医院以下。

  湖南卫生部门一位负责人透露,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告别了“以药养医”模式,收入锐减,而新农合这样的保障性资金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基层医院的主要营收来源,是大家必须争抢的“蛋糕”。

  在这种创收压力下,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新农合的“热情”甚至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在以往的案例中,甚至发现一些基层医疗单位规定,对于套取的新农合资金,按照套取的金额由医院与相应造假科室以2:8的比例进行分成。

  客观地说,新农合政策自2002年实施以来,确实缓解了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现在,它已经成长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因为新农合主要服务于农民,所以它天生就应该扎根在基层医疗机构,现在,基层医疗机构套取新农合的现象如此恶劣,最关键的解决办法是,死死抓住他们的命脉:新农合的定点资格。一旦发现有套取新农合的行为,只需要取消医院的定点资格,对医院而言就是灭顶之灾,这个威慑力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在骗取新农合资金这种事上,“赢”这个字很扎眼。即使某些患者真的多报销了一点费用,也是对其他患者的不公平。总盘子就这么大,你多了,他就少了,而且造假会造成太多的资源耗散,这是无意义的,纯粹给医院创收。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