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3 11:16 | 来源:腾讯新闻 新闻百科 601期 | 查看:788次
导读电信诈骗在今天几乎已经让每个人都防不胜防。这条“黑色产业链”的开端是在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盗取,但你可能不知道一种新兴的盗取信息病正是从你通讯录里的亲友发来。
近十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共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更紧要的是电信网络诈骗方式不断更新,利用技术手段、病毒盗取他人信息仍然不令人察觉地进行着。
从一条短信说起,这种短信可能常出现在40、50岁人群的手机里。
(盗取个人信息的病毒短信入侵演变)
当这种病毒短信一旦入侵手机之后,就开始两个方向的“进攻”。一方面,通过复制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继续将病毒短信更精准地发向亲朋好友了;另一方面设置陷阱让用户填入包括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的个人信息。
(中毒手机广发短信给亲朋好友扩散病毒)
诱导用户填入个人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直接在APP打开的时候提供用户填写个人信息的入口。当然如果是冒充运营商赠送话费,“可信度”就更高一些。这些数据会继续被黑客收集形成大量的用户信息进行售卖。
(黑客大量盗取个人信息)
中了毒的手机接下来很有可能就会直接令用户遭受损失了。下面这例“相册病毒”拦截支付验证码的诈骗流程已然具备很高技术手段,真令人防不胜防。
“相册病毒”窃取支付短信验证码的流程
但个人信息如此泄露之后,更多的是被售卖给各类型的诈骗团伙,他们有针对性的选择受害人群,通过电话诈骗编造诈骗场景。
根据《腾讯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2016年1季度)》,骗子利用改号软件、伪基站等手段,通过获得的用户信息,打造精准的诈骗场景,降低用户的防备心理,仿冒他人实施诈骗。其中,电话仿冒他人占比23.9%,网络仿冒他人占比22.2%,合计占总损失金额的46.1%。
【资料来源】《腾讯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
鸣谢:腾讯守护者计划联合项目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