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03 22:04 | 来源:长江日报 2016年09月28日 第9版 | 查看:1133次
“别着急,坐下来慢慢说”,爱笑的她总是轻言细语
本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张璟祎
70岁大爷奔波百公里深鞠一躬
来看陆小霞专家门诊的,三分之二都是老病号,最长的“粉丝”跟了她七八年。“我就是信她。”不少老病人宁愿等上两三个钟头,也非要找她看。陆小霞笑言,“这是甜蜜的负担。”
9月24日,陆小霞的专家诊室外来了一位手拄拐杖的老先生,一直等她看完所有病人才进去。老人拿出自己亲手画的国画,向陆小霞深深鞠了一躬。“王爷爷您这是干什么?老远赶来是不是小宝又不好了?”陆小霞连忙上前把老人扶坐到椅子上,递上一杯温开水。
王爷爷是阳新人,3年前他的孙子小宝患上大叶性肺炎,连续高烧不退,辗转多家医院始终不见好转。王爷爷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带着小宝找到了武汉市儿童医院。在陆小霞的悉心治疗下,2个星期后小宝康复出院了。那天正好也是9月24日。
3年来,王爷爷除了陆小霞谁也不信,不管大病小病都要来找她。这回,他特地带了自己画的国画送给陆小霞,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用温柔化解家长的不解和冲动
“再给你们三天时间,如果不把我伢治好,我跟你们没完。”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抱着孩子冲进医生办公室见人就吼,正巧碰上陆小霞查完房回办公室。“您这大包小包的拎着还抱个伢,太辛苦了,先过来坐下喝杯水慢慢说。”面对她的轻言细语,刚刚还怒气十足的男子突然两眼一红流下眼泪。
男子是河南人,去年大儿子意外摔死,妻子受不了打击,精神崩溃砍伤了女儿腿,导致截肢;这回,10个月大的小儿子突然不停咳嗽,医院都说是百日咳,他辞去工作,带着伢四处求医。“我再也经不起失去孩子的痛苦了。”他哽咽着说。
仔细问诊听诊后,陆小霞告诉他,孩子不是百日咳,而是类百日咳综合征。“别着急,我们一起努力。”在陆小霞治疗下,孩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同事们眼里,陆小霞是永远的好脾气。遇到不讲理冲动的家长怎么办?她笑着说,孩子生病了,哪个当父母的不急?只要换下位,站在家长角度多想想,马上脾气就顺了,耐心也有了。
【记者印象】
第一次见到陆小霞,果真如传言中的好脾气,爱笑的她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让人不由自主想要亲近。患者们说她是“预言家”,病情一说一个准;科里医生说她是“侦探”,料病如神。面对这些称呼,陆小霞笑了,说自己不过就是观察细致一点,多些耐心罢了。她坦言,当初之所以选择当儿科医生,就是因为喜欢小孩子,现在的工作也是坚持不忘初心。
陆小霞的病人大多都是咳喘和哮喘患儿,门诊病人多,很难一个一个教,每2周她就会在病房上一次“大课”。住院的孩子,只要她有空,都会一一地亲自指导。在她看来,教会孩子和家长进行日常管理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陆小霞是武汉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三病区主任。今年“六一”,她别出心裁地在病区摆上了一本“心情日记”,只要会画画写字的小朋友都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心情。在陆小霞看来,了解孩子的想法,能让他们更好的配合治疗。
每个周六都是陆小霞的专家门诊时间,这个时间是她特意跟同事换的,已经雷打不动地坚持了十多年,为的就是方便那些平时要上学的患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