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贫困莫过于管理思维的贫困

发布时间:2016-10-02 10:29 | 来源:新安晚报 2016年09月29日 第A02版 | 查看:799次

王聃

9月27日,四川省凉山州纪委等部门主办的《阳光问廉》栏目迎来首播。据节目披露,金阳县依达乡嘎格达村是一个贫困村,村里收电费不按村民实际使用度数收费,而是按村民家有多少个照明灯计费,每个灯每个月收费高达40元。(9月28日《京华时报》)

如此收费规定为什么会出现?新闻中没有完整地作答,但其透露的几个细节,却值得条分缕析。据称,该村只有一个总电表,但一些村民偷电严重,导致村里总用电度数增加,于是按照每家每户灯的数量收取电费。为什么村里只有一个总电表?这可能是缘于供电用电基础设施的落后。但就算只有一个总电表,就算有一些村民偷电严重,首先要做的,也应该是找出这些偷电者,加以惩处,营造公平有序的用电环境。“按灯收电费”只是一种无视问题的懒惰管理举措。

尤其是,如此荒诞规定竟然施行数年才被发现,还是在一档纪委等部门主办的《阳光问廉》栏目中被披露,这实在不合常理。在此之前,一些村民不堪这“天价电”,自己断了自家的电线。为什么如此荒诞规定一直没被发现与纠偏?对于按灯收费,代表金阳县政府接受问廉的副县长贾巴史伟坦言,“不合理,乱收费。”可以被轻易辨别的乱收费,为什么又延续了数年?在这背后,一定有着某种地方政府对贫困村庄发展的不关注,甚至是熟视无睹。

真相至此已相当清晰,在“按灯收费”一事中,真正令人不能接受的,不仅是这种漏洞重重的管理手段,还有管理逻辑与思维的贫穷。对于贫困地区的用电问题,最合理和必需的手段,应该是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保证每个村民能够无障碍地用电,并支付合理的费用。但在凉山这个贫困村庄里,如此常识早已经被遗忘。更多被用来进行贫困村用电管理的,则是乱收费、平均收费这样明显不合逻辑的手段。如此之下,又怎能保证村民合理与有序用电?

可以这么说,最大的贫困,莫过于管理逻辑和思维的贫困。如果对于贫困村庄和贫困人口,我们总是缺乏一种认真和感同身受的管理态度,那么贫困很可能就是无法改变的存在,甚至是荒诞的存在。时至今日,精准扶贫已是许多地方在积极行动的事情。然而,到底该如何来精准扶贫?首先需要做的,或者是对贫困地区管理思维和逻辑的扶贫。发生在凉山贫困村庄的“按灯收费”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其包含的问题与警示,需要更多地方看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