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解放军烈士庙 听建庙者讲述天下第一奇庙由来(组图)

发布时间:2016-09-30 12:11 |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9-22 09:59:47 | 查看:3264次

什么庙里供奉解放军烈士?恐怕只有福建一处民间自发为牺牲军人建造的“烈士庙”了。建庙者,71岁新加坡归国华侨近日讲述了这座奇庙的来历。

下文转载自“东线瞭望”(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微信公号)。

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个叫西沙湾的海滩边,有一座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庙”的解放军“烈士庙”,里面供奉着27位解放军烈士塑像。

这是一座专门为牺牲军人而建造的庙宇。

开国上将叶飞听说此事,挥笔题词,并激动地说:“人民有情!”

每天清晨,当东方海平线上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71岁的新加坡归国女华侨曾恨,就会准时来到“烈士庙”,敬献清茶一杯,寄托绵长久远的思念。

曾恨所供奉的解放军烈士庙正殿

战士壮烈,惠女虔诚——“我要为解放军建一座庙!”

“那天,西沙湾的海滩上,倒下好多解放军战士。”伴随不远处大海潮起潮落的波涛声,两鬓斑白的曾恨激动地向记者讲述那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里发生的悲壮故事。

1949年9月17日,13岁的曾恨在西沙湾海滩边番薯地里,帮助母亲拔着草。

“我们是新加坡华侨。几年前,为躲避战乱,我和妈妈回到家乡崇武。”曾恨回忆,当时日本人占领了新加坡,她的几个兄妹都被炸死了。

蓝天、白云、碧波、银滩,曾恨和母亲劳作的身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突然,飞机的轰鸣声惊醒了这对母女。

“国民党的飞机来轰炸了。”曾恨说,惊惶失措的妈妈想拽着她跑,“可是,我被吓呆了,蹲在原地大哭。”

曾恨被震晕了!

“醒来后,我感觉身子被重重的东西压住了,全身都是血。”曾恨回忆说,“鲜血染红了海滩。我第一感觉是可能活不了啦。”

曾恨却毫发无损!

“压住我的是3位解放军战士,血都是他们的,他们牺牲了。”曾恨回忆起50多年前一段生死经历,依然泪流满面:“有5位解放军战士赶来救我,另两位死在了半路上。”

那一天,为抢救崇武百姓,27位解放军战士献出年轻生命。

当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驻扎崇武的是叶飞率领的解放军官兵。他们刚解放福州、泉州,准备南下追击国民党军队。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的命是解放军给的,你应该用一生一世来报答解放军。’”曾恨说。

此后每年9月17日,都被曾恨看作另一个生日。

安息在西沙湾的英烈,受到崇武人民的敬仰。烈士墓旁,母女俩和乡亲们,搭建了一间小屋,屋里安放着“廿七英烈灵位”的牌位。

崇武自古有奉祀为民捐躯英雄的习俗。明朝,戚继光率部在此与倭寇激战,部分阵亡将士就葬在西沙湾海滩旁,村民为他们建一座“湖寮宫”。小屋就在“湖寮宫”旁。

母女俩天天到小屋祭奠英烈,风雨无阻。

“时间越久,我对救命恩人的思念就越深。”曾恨说,“有一天,我和母亲商定,将来条件好了,我要为解放军建一座庙!”

后来,曾恨用泥土塑一尊解放军像。她把母亲的梳妆盒改成一个神龛,把泥像放入神龛,供奉在家里。

曾恨筹款兴建的解放军烈士庙新庙,大门石柱上用惠安当地特有的石雕手法记录下解放军救百姓的英勇形象

从少女到老妪,从神龛到庙宇——“终于可以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了!”

“文革”期间,“湖寮宫”和供有“廿七英烈灵位”的小屋被造反派拆除,曾恨的神龛也被砸烂。

“造反派还不许我到烈士墓前祭拜,他们说解放军不信神、不搞迷信。”曾恨回忆,“我就对他们说,解放军是保护神,解放军保国家平安,救百姓生命,比菩萨还要神!”

“1980年,93岁的母亲去世了。她留给我的最后遗言是——‘一定要建庙,报答解放军。’”曾恨说。

从那以后,为建庙,乡村供销社售货员曾恨,做小本生意,省吃俭用。儿女们也把节余的钱交给她。她卖掉母亲留下的金手镯和耳环。为了借钱,她抵押掉房契。

“钱还是不够。”曾恨说,“后来,有人发起重建‘湖寮宫’。我想,我能不能像建‘湖寮宫’那样,也募资为解放军烈士建庙?”

令曾恨没想到的是,她建解放军烈士庙的消息一传开,四邻八乡的男女老少纷纷慷慨解囊。仅半年,她就募集了60余万元。

1993年,解放军“烈士庙”紧挨着“湖寮宫”动工。建庙的那些日子里,曾恨一直都住在工棚里,日夜监工。1996年,耗费她大半辈子心血的“烈士庙”终于建成了。

这是一座没有和尚、没有尼姑、无佛无神的特殊庙宇,在通常用来摆放神像的地方端端正正地摆放着27尊解放军塑像。

“终于可以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了!”庙宇落成那一天,曾恨来到母亲墓前,热泪长流,长跪不起。

后来,经曾恨等人四处奔波,在崇武人民的关心支持下,“烈士庙”旁边还建成了庄严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纪念馆。

此时,当年的青丝少女早已变成满头华发的老妪,但曾恨对解放军的那份情意始终未变。

惠女情深感动八方——“只要我还活着,这个庙我就要守下去!”

解放军“烈士庙”建成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听女儿说有这样一座解放军“烈士庙”后,感慨万千。他激动地对女儿说:“人民有情。”

接着,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将军拿起笔,挥毫题词:“为了人民,死得光荣。”他派专人送到解放军“烈士庙”。曾恨请来手艺精湛的石匠,把老将军题写的八个大字镌刻在“烈士庙”前的纪念碑上。

27位烈士所在部队为“烈士庙”赠送匾额,上书“战士壮烈,惠女虔诚——天下第一庙”。他们还为庙建了一座门。

每年9月17日烈士牺牲这一天,当地军民都要在庙里举行纪念活动;八一建军节、清明节等节日,当地离退休干部、青少年学生也不忘前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当地驻军在每年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时,也会到这里缅怀先烈。

“在‘烈士庙’,既能重温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英勇善战的传统,又可以感受人民对子弟兵似海的深情。”驻地距“烈士庙”仅1公里的东部战区某海防营的教导员吴军训对记者说。

2002年,惠安县委县政府将“烈士庙”列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烈士庙”还引来众多国外游客。一位美国游客临走前留下这样的话:“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中国人民有情有义,这是个伟大的民族。”

早已儿孙满堂的曾恨,为让烈士不感到孤单和寂寞,谢绝儿孙让她到县城居住的请求。她对儿子说:“只要我还活着,就不离开这里!”

现在,曾恨每天都要来到庙里,仔细擦拭雕像、香案。她为烈士准备了很多东西——小汽车、摩托车、飞机、舰艇、手提电话等纸扎祭品。

“烈士生前没能享用过的东西,现在可以享用了。”站在“烈士庙”前曾恨将深情的目光投向无垠的大海。

如今,占地400余平方米的解放军“烈士庙”游人如织。庙宇上空回荡着《我是一个兵》《说句心里话》《我的老班长》等军营歌曲的旋律。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