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9 21:12 |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6-08 12:21:38 | 查看:3900次
对于那场66年前的战争,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感觉有些陌生了。和大多数那个时代的伟大创举一样,对于今天的国人而言,它的辉煌成就和非凡意义早已在历史的风霜中变得模糊不清起来。竟然不再清晰,那么各种涂抹和歪曲也就纷至沓来了。于是在各类毫无约束的自媒体口中,熟悉的“抗美援朝”被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韩战”,甚至“朝鲜内战”。而关于那些“保家卫国”的壮怀激烈,更被“北边先动的手”、“一切都是斯大林的套路”等阴谋论所掩盖。
作为近期少有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三八线》可谓未播先热
面对着这些几乎一边倒的舆论,真正喜欢历史的、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怀有敬意的网友也曾发出过自己的声音。但这些辩驳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在这个眼球为王的互联网时代,长篇累牍的史料陈述和分析,往往比不上一则别有用心的标题。渐渐的大家习惯了沉默,对于那些刻意的颠倒黑白,也只是报以“呵呵”和“你开心就好”。甚至有些时候有人会觉得既然纠缠不清,还不如彻底淡忘的好。
正是在这种万马齐喑的氛围之中,我们意外看到了《三八线》的上映。对于一部近期罕见的、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电视剧。很多人在一开始并不看好,甚至认为不过是一部“抗美神剧”,毕竟国产电视剧的制造水准和思想境界已经让人失望了太多次了。人们甚至期待着在里面也能找到“手撕鬼子”、“裤裆藏雷”之类的“经典梗”。或许在被现实无情的戏弄过多次之后,我们已经习惯了将一切都视为荒诞喜剧。但渐渐的嘲笑声停止了,代之以的是一片“风沙好大”的悲鸣。因为我们再一次在荧幕上看到了那一列列南下的军列,听到了那熟悉的军歌之声。感到了那零下40度的极端寒冷,甚至可以品尝到那伴着雪水下咽的炒面干涩的味道。而这种热血燃烧的感觉,随着剧情推进到“龙缘峰阻击战”时也同步进入了高潮。因为在我们的童年里,都曾读过那篇脍炙人口的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过无数国人
感谢魏巍先生的著作,大多数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过的国人,事实上对“松骨峰之战”均不陌生。甚至有一段时间,这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一度是很多人战争纪实文学的入门读物。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借助这段脍炙人口的描写,松骨峰这个地名和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伴随着那场辉煌的胜利而深深的烙印在一代代国人的记忆深处。但从战史的角度来说,松骨峰战斗仅是三所里战役的一部分,而335团也并非是唯一在这一地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部队。
1950年11月27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在成功穿插德川里之后,继续向西、西南方向攻击前进,实施战役迂回。一路为军主力两个师由北路向军隅里推进;一路为该军第113师由南路向价川以南约13公里的三所里前进,切断美军第9军向南撤退路线,配合志愿军正面部队围歼价川、清川江以北的“联合国军”。第113师从德川以南沿安山里、船街里、龙召里开进,忍受极度疲劳以14小时急进70多公里,于28日8时许进至三所里。接着又派出部分兵力主动抢占三所里以西龙源里。至此,美第9军南退两条道路均被截断,美第25、第2师和土耳其旅全部,美骑兵第l师、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陷于困境。“联合国军”整个战役布势彻底动摇,由北进变成南退。美第9军被迫撤至军隅里、价川地区后,开始组织突围。
忍受着高强度的急行军,迅速穿插敌后可谓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轻步兵克敌制胜的利器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电视剧《三八线》中扼守“龙缘峰”的“尖刀连”,其历史原型应为38军113师337团1连。事实上整个三所里阻击战是一整条战线之上的多点战斗。第113师自德川南下以来,首先在安山洞和沙屯先后歼灭韩军1个排和1个连。由此可见后路的防御,“联合国军”并非不重视。而“尖刀连”抢占“龙缘峰”的攻坚战,更是历史上志愿军攻占三所里主阵地的真实写照。当时三所里地区不仅有韩军1个连的兵力,还有刚刚抵达的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第5团的一支先遣战队分队。克服长途奔袭的疲惫,志愿军强攻三所里堵住了“联合国军”南撤的第一扇大门。但围绕着三所里的争夺也由此展开。此后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为打开通路,在坦克掩护下,向第338团防守阵地连续发起十余次猛攻。而与此同时113师发现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经龙源里通往顺川的公路,随即便令第337团前往抢占。
联合国军为了保障后路的安全,在关键的战术节点同样构筑了防御支撑点,因此无论是三所里还是龙源里,志愿军的阻击部队其实首先要做的都是攻坚
如果说三所里方向还能勉强说是志愿军抢占先手的话,那么龙源里的争夺则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混战,美第9军从三所里南撤无望,便改道从龙源里撤退,同时急调位于顺川的美军骑兵第1师主力及位于平壤地区的英军第29旅各一部向北增援接应。志愿军第337团第1营刚进到龙源里以东的葛岘,就与南撤的美军先头部队遭遇。该营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发起冲击,将其击退。随后调整部署,构筑工事,准备抗击南撤和北援之敌。其中1营1连阻击南溃之敌,3连挡住敌军北援。与此同时第38军侦察支队也进至龙源里,协同第337团第1营作战。
对于拥有大量技术装备的美军而言,离开公路行进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围绕着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的争夺才异常的激烈和血腥
志愿军方面刚刚完成部署,美军第2师第38团满载步兵的百余辆汽车和坦克由军隅里进至龙源里东侧,志愿军首先以集束手榴弹将其先头坦克炸毁,堵住后面的车辆,继之以密集火力向其步兵猛烈射击。美军遭此突然打击,虽一度陷入混乱,但经短暂整顿后,随即以1个营的兵力,在20余架飞机和大量火炮、坦克掩护下,向第1营阵地连续猛攻,均被击退。
在美军主力陆续抵达的时候,志愿军第337团后续增援部队也赶到战场,随即以第2营接替军侦察支队防守143.3高地,以第3营进至芦田站以东地区为团预备队。午后,第1营又击退由顺川北援的美军1个营的进攻。但此时志愿军337团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也已然伤亡惨重。如果没有后续增援的话,龙源里一线的防御很可能在第二天被突破。但就在此时335团以奇兵的身份抵达了战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为是“天佑中华”。
白刃格斗在山地战中颇为常见
志愿军38军112师团335团此前一直执行“诱敌深入”的任务。当38军主力攻击德川时,335团还在距离德川100多公里远的花坪站阻击联合国军的北进。由于与师里联系的电台坏了,335团团长范天恩并不知道自己团的具体任务。这时,友军第40军的一个参谋找到他,说是来接三三五团阵地的,从友军的口中,范大恩才知道第二次战役第38军打的是德川,由此他觉得跟着第40军,肯定没有什么真正的仗打,不如追自己的军主力去。决定之后,335团全团进行了轻装,除了战斗必需的东西外,其他的装备全藏在一个小山沟里,派一个班看守。范天恩计算一天走60公里两天就可追上主力。
即便是轻装,在严寒气候下高强度的急速行军仍会产生大量非战斗减员
335团没有向导,全靠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北针,在天寒地冻中开始了翻山越岭的艰难行军。目标只有一个:追上主力,争取赶上仗打。走了两夜,到达距离德川还有十几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时,包括范无恩在内全团官兵实在走不动了,却意外地在一个菜窖里抓了十几名南朝鲜兵,一问才知道德川的战斗已经结束。范天恩立即命令部队继续追赶。等他们赶到112师师部所在地,师长杨大易正接到军的指令,让他们立即占领龙源里以北的松骨峰正苦于手上已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了,看见335团来了,杨大易高兴之极地叫道:“真是天兵天将!”
松骨峰位于龙源里的东北,与三所里、龙源里成鼎足之势,它北通军隅里,西北可达价川,地位重要,主峰高288.7米,从山顶往东延伸120米便抵近公路。公路在此慢转弯,是个便于扼守歼敌的好地形,但它不过是个半石半土光秃秃的山包,坡度小,雨裂较多。公路东北有通往军隅里的铁路,紧挨铁路是一条小河,水流很浅,峰高且陡。因此从客观上来讲,335团穿插龙源里,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大防御纵深,而是在美军的后方再打入一个新的楔子,彻底瓦解对手的攻势。但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三处战斗都是腹背受敌,面对的是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夺路逃命之敌,战斗的激烈成度可想而知。许多担任阻击的连队都是伤亡过半。当年的参战者提及此事,无不色变动容。
松骨峰主阵地位于公路弯曲部,宛如掐住咽喉的一支大手
在观看电视剧《三八线》的过程中,笔者曾好奇为什么主创团队没有用“松骨峰”和“龙源里”等地名,而是虚构了一个名为“龙缘峰”的主阵地?而经过对战史的重新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主创团队想要表现恰恰不是某一支部队的浴血奋战,而是向整个113师所有投入阻击作战的英雄连队致敬。
李长顺看到的是一个班的同志冻死在阵地上,整个抗美援朝战场又何止这些?
用主创团队某位朋友的话说:“《三八线》有很多缺陷,主观的、客观的都有,但我们已经尽力了”。我相信这是一句实话,因为在电视剧中我们的确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中不足。但对于军迷而言,其实只是单纯的想看到中国的电视剧人能拍出“三三制”的步兵战术、知道坦克道具应该作成M4A3E8的模样(比如某国产战争大片中淮海战场出现了M26重型坦克,就让中国军迷尴尬症久久难愈)、能体现步枪点射比端着捷克造横扫更有杀伤力就好了。
在不断的失望和失落之后,我们的要求其实往往只能这么low。而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其实只是想单纯的为保家卫国正名,只是想告诉世人我们并不是为了守护某个政权,而是为了让鸭绿江两岸的人民免收战火侵扰。告诉那些迷上一部电视剧就换一个“脑公”的粉丝,曾经的大韩民国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也就足够了。
电视剧《三八线》中出现的一比一坦克道具,令诸多军迷大呼过瘾
《三八线》中有许多细节,如冲锋时的三三制,这是“神剧”里所没有的
而在敌对阵营的表现手法上,《三八线》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将敌人塑造为“人”的虐心之处,客观上说妖魔化或矮化你的对手都是一种高明的心理战手段,因为“斩妖除魔”和“踩死蝼蚁”都是不会有任何的道德负担的,唯有当你意识到你的敌人和你一样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背负着亲人的期望、生存的欲望时,剥夺这一切才显得格外的残忍。事实上在志愿军于松骨峰一线死死顶住“联合国军”的南北夹击的同时,美国陆军第2师第23团也担任着整个美第9军的殿后任务,正是其与第2师工兵营在军隅里附近的死守,使得美军虽遭遇重创,却最终未遭全歼。
作为敌方角色,韩军少校朴弘哲和美军顾问乔治的戏份也颇为可圈可点
“谁都知道 ,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他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
其实一切的答案早已在那些“通篇背诵”的怨念里,深植入了我们的脑海之中。但唯有当场景再现之时,我们才能真正的给出那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而今天我重温这段历史,也并非单纯是为了彰显荣誉,更多的是对他们曾经付出的祭奠和对自身的鞭策和勉励。
对于先烈的付出我们从不敢忘,而脚下注定坎坷的道路更需要我们继承其精神继续前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