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30 11:39 | 来源:北京日报 2016年09月19日 | 查看:790次
目前,不少人习惯将所有过剩产能视为负面的,因而都主张淘汰。这种一刀切的看法是片面的——
史正富
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此后,化解过剩产能就成为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从实践来看,对“过剩产能”有一些误解。
过剩产能有“标准性产能过剩”,也有“相对过剩产能”
事实上,过剩产能多种多样,需要加以分类,具体分析。
其中一类过剩产能可以称为“标准性产能过剩”,即在环保、安全、消防、能耗等政策标准上不达标,丧失存在资格的过剩产能。多数“标准性过剩产能”产生在企业滚动式高速增长阶段,产生的原因是设备水平低、管理粗放、环保理念不足、安全措施不够、相关投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环保标准、安全标准逐年提高,执法力度逐年加大,这类产能既无法达到国家生产标准,也不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趋势,因此是必然要被淘汰的落后冗余产能。
另一类过剩产能的形成并不是由于上述技术、环保安全标准的落后,而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范围的有效需求大幅下降,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相对过剩产能”。
就规模而言,这些“相对过剩产能”很庞大,主要集中在重化工-基建领域,涉及2亿-3亿吨钢、几亿吨水泥、几十亿吨煤炭、万亿度级别的电力,以及大量铝、有色金属、石化产品、几十万台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另外还有以存货形式表现的过剩,如约6亿平方米的商品房库存。行业人士估计,这些行业过剩产能平均在30%以上。
将所有过剩产能都视为多余的看法十分片面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习惯上将所有过剩产能都视为是负面的、多余的,因而应该被淘汰。这种一刀切的看法十分片面。
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相对过剩产能”,也就是符合技术、环保、安全标准的那部分过剩产能,就技术-经济标准而言,是可以正常运行的“好产能”。它们是几十年来中国千千万万的工人、技术人员、企业家,从无到有,一点一滴,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积累起来的生产性资产。必须看到,这些生产性资产是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汗水结晶与财富积累。
这些产能都曾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财富;即使在今天,也是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印尼)求之不得的宝贵工业资产。如今,在我国这些“好产能”之所以被当作“过剩产能”,只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市场有效需求持续下跌所致。如果出现新的市场需求,今天的“相对过剩产能”不就立刻变成明天的宝贵生产性财富了吗?
有些“过剩产能”还可以转化成“有效产能”
经济学习惯区分需求与需要,如果不谈短期需求,而是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国民安居乐业的长期需要,就能发现,上述相对过剩产能都是国家长期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生产资料。
事实上,从长期看,我国有四大领域存在严重的供给短缺,包括广义生产要素、高新产品、民生资产以及国家安全资产。1、广义生产要素,包括生态、能源、人力、资源、科技等五大类别。2、高新产品,包括战略性科技产品、优质消费品等。3、民生资产,包括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保障住房等。4、国家安全资产,包括南海开发,南疆开发,软实力与话语权基础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设施所需的基础设施,相应军力、投射能力建设所需的巨大先进军备装备、技术与人员等。
上述这些关乎我国长期发展潜力与质量的广义生产要素、民生资产和国家安全资产,我称之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资产。从历史国情与国际比较观察,我国战略性基础资产的积累严重不足。对这些国家战略性基础资产进行投资,涉及的项目许多都是超越都江堰规模的超级国家工程,而其投资设施的主要耗材就是当前的“相对过剩产能”。大工程一开动,就意味着将新增加对钢、煤、电、铝、化工、建材、工程机械、运输车辆、建筑工人等的有效需求,直接将“过剩产能”转化成“有效产能”。
可见,解决相对过剩产能的问题,既要坚定不移地“去产能”,即淘汰不符合政策标准和发展需求的不达标产能;更需要规划与部署对国家战略性基础资产(或简称国家基础资产)的投资,通过实行结构性投资,实现有效利用相对过剩产能。“去产能”与“用产能”应当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实现“调结构、促增长”的长期目标。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