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3 21:2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09-20 07:28 | 查看:468次
本报记者 喻思娈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的刷新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依靠文字、展板、场馆等形式的科普工作已渐渐难以满足公众需求,科协等机构开始尝试更多元、新潮的传播方式;与此同时,科普产业化步伐依然缓慢,科普也需要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参与,以构建起更加立体、全面的科普体系。
9月17日,主题为“创新放飞梦想 科技引领未来”的2016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我国科普事业正处于怎样的阶段,如何适应公众需求的变化,科普产业化又该如何破题?让我们听听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科普专家的思考。
形式变多
PPP模式、“互联网+”,科普工作不再是科协等机构的“单打独斗”
一组数据揭示出我国科普事业近年来的进步。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90%,缩小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53.4%,比2010年提高了1倍多;我国公民科普设施的利用情况与美国大致相当……
改变正在发生。以科协为例,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说,科协在推进科普工作上做了不少探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此前的“自己干”到组织带动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一块干”,逐渐向科普工作的平台、枢纽转型;二是积极拥抱互联网,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传统科普工作方法。
2014年,中国科协启动了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和“互联网+科普”行动,该专项打造的“科普中国”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响亮品牌。在形式上,“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与人民网、新华网、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在内容制作与传播领域进行合作,上线一年累计生产科普信息内容资源1.5TB,累计浏览量和传播量达50亿人次。
“中国科协尝试和很多社会机构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达到了优势互补。”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认为,截至目前,我国有6亿多网民,多数人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科普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内容更精
组织专家就热点事件答疑、尊重公众选择,科普内容更好更准
传统科普机构转变思路、互联网公司投身科普,让科普产品日益丰富。科普工作者开始尝试为公众提供更加精良、精准的科普服务。
在王康友看来,好的科学传播活动,传受双方应处于对等地位。一些居高临下的布道式科普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当前,公众都有较强的自我选择意识,要让公众化被动接受为“我”主动需要。传播者应该思考如何提供好的服务,同时尊重公众的选择。他还认为,在现代传播理念中,科学传播者与公众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公众是受众,也是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平等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
传播的内容或主题是否为公众所关心也是科普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王康友认为,传播者需要站在公众角度思考他们想要了解什么知识,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果壳网的一些栏目之所以受到网民欢迎,就是因为他们选择的话题多是人们生活中的疑惑,抓住了公众的关注点。”
为提高传播效果,中国科协目前正在推动科普内容精准推送工作。“中国科协现在开发出不少优秀的科普资源,如果科普内容不区分对象传播,受众不关心,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分析工具,把云端建起来后,就能通过分析网民搜索等习惯,精准推送内容,做到因人而异,按‘菜单’点菜。”王康友说。
每逢重大科学事件发生,都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的大好时机。在今年年初的引力波讨论中,中国科协就与果壳网合作,在网上展开了一系列科普活动。组织专家就热点事件向公众答疑,已经成了科协的工作惯例。
产业待兴
我国科普产业总体上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长期以来,政府是我国科普事业的主导力量,随着一些商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个人在科学传播中越来越受欢迎,开始有声音质疑由政府来主导效率低、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
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说,我国科普事业仍相对薄弱,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投入。但目前,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科普产业仍然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面向全体公众的、广泛的科普仍主要依赖财政投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科普经费筹集额约为150亿,其中政府财政投入约114亿,约占76%。
王康友介绍,科普是公益事业,但也得靠市场,合理的状态应当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才能保障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是事业的有力补充。但我国科普产业总体上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还不够强,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
王康友担忧,现在一些市场化机构和政府合作从事科学传播,一旦政府退出,这些机构如何盈利,还能不能坚持做科普?他认为,科普事业的良性发展,还需培育市场意识、公众的消费意识。“美国的商业氛围让科学传播事业有较好的市场保障。一些科普节目,比如,Discovery(探索频道)就是面向市场盈利。”
专家表示,还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的机制。“我国科学家参与科普写作的凤毛麟角,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评价、激励机制上没有足够的保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项目,都要包含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也就是研究成果必须让公众知晓,向全社会解释其科学价值。”王康友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