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时代来了吗

发布时间:2016-09-17 19:44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6-09-13 05版 | 查看:490次

从知识技能共享平台看新经济活力

  本报记者完颜文豪

  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两年后,29岁的杨晖遇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次瓶颈。去年6月,他把90人的创业团队裁掉了三分之一。随后一年时间,他做了一件看上去很疯狂的事——花费至少18万元约人聊天。

  杨晖约人聊天的平台叫做“在行”,这是果壳网推出的一个知识技能共享产品。“在行”采取的是“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模式,注册者在线上向专业人士提出约见请求并付费,线下完成约谈。约见话题五花八门,从“互联网+”、投融资到职场发展、心理咨询,再到穿衣打扮、旅行,几乎无所不包。

  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个平台上聊一些“无用但有趣”的话题,杨晖想聊的话题则“功利”很多。他一直困惑的是公司的商业模式出了什么问题,这也是他跟诸位行家聊得最多的话题。

  杨晖约会的行家,很多都是“互联网行业骨灰级老兵”。他让行家讲自己的创业故事,创业时经历了什么困难,怎么跨越瓶颈期,怎么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听完他们的经历,我再去想,他在哪一步怎么去思考的,我可不可以借鉴。”

  消费升级转移到知识领域,用户为知识付费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姬十三推出“在行”时做出的判断。在他看来,过去几年提到消费升级这个词,人们想到的是愿意花钱去做更好的旅行,去买更好的桌子。“我发现,从去年开始这个趋势延伸到了知识领域,我们愿意为知识付钱,可能是因为它更精准地解决了问题。消费升级慢慢转移到了知识领域,用户愿意为新的知识形式来付费,这是我们过去两年看到的大变化”。姬十三说。

  熟人社会中求助咨询效率低、成本高

  1986年出生的杨晖,高中毕业后去了加拿大读金融本科,毕业后在当地的基金公司工作3年。2013年7月,杨晖回到北京,在东北五环内的一栋写字楼内创立了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他的创业之路。

  同样放弃安逸工作、选择创业的还有“在行”的行家于浩。

  2015年3月,“在行”正式上线,于浩成为了入驻“在行”的第一批行家。1990年出生的于浩,获得过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金融与数学双学士学位。2014年3月,于浩创立了一个提供留学咨询服务的微信公众号,一年后粉丝数就涨到了13万。在新媒体运营方面,这算是一个漂亮的案例。在“在行”上,他开设了自己拿手的留学择校经验分享与微信公众号运营两类约见话题。

  相比杨晖去“在行”上找行家是为了解决创业瓶颈期的困惑,于浩在“在行”上的大部分时间是帮助别人解决困惑。

  “在行”上的行家都是明码标价,学员成功约见一个行家,要支付1元至15000元不等的费用。

  “在行”把约见定价权给了行家,行家拥有自由的定价空间,并且在约见次数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自行涨价。“在行”上,果壳网副总裁苏震作为行家,把一次1小时的约见价格定为1元;奥美广告创意总监东东枪在“在行”上放了一个“如何把你的广告做‘对’”的话题,3小时的约见标价15000元。

  于浩认为,“在行”是一种很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新方式。诸如筹备婚礼这种事,每个人都可以自行了解,但要付出很高的时间成本和精力;如果约一个行家,只需要付一点钱,用一两个小时就能把最核心的问题都弄清楚。

  何田雨是一家教育科技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她是曾约见于浩的学员之一。这个90后女生创业刚一年多,面临着与很多人创业初期同样遇到的难题——缺钱、缺人、缺资源。

  一年时间里,她约见了五六十个行家,已经习惯了遇到问题花钱找行家这种方式。“以前我们碰到一个问题,习惯在朋友圈子里求助,但这种方式效率很低。自己朋友圈子本身有局限,别人有多少时间愿意跟你交流也是一个问题。”

  “认知盈余”有了变现渠道

  5月的一天,在北京大望路现代城附近的一个咖啡厅,李月从昌平匆忙赶到那里,她是去约见原央视记者徐金琪。徐金琪用他20年媒体经验中提炼出的“多角度思维”给客户做演讲设计。

  李月在北京一家教育辅导机构当老师,主要业务是给一些小学生做演讲培训。有一天,李月在“在行”上看到徐金琪开设的约见话题“如何用记者思维设计演讲”,她觉得这个话题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

  在将近3个小时的约见里,徐金琪给李月讲了在央视做《硕士农民工》《极速追捕》等节目的故事,讲了如何挖掘出好故事、如果用多角度的思维讲述好故事。

  当天21点49分,约见结束,徐金琪在“在行”APP上确认了见面,李月在手机上给出了评价。通过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徐金琪成功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分享变现,李月支付500元获得了“如何设计演讲”上的启发。

  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把这些东西卖给需要的人。这就是姬十三所理解的“认知盈余有了变现渠道”。

  在美国,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在中国,微博的兴起,豆瓣、知乎、果壳、百度百科等互联网社区的出现,也都是“认知盈余”的产物。

  分享经济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可能性

  对于创业者来说,分享经济在创业投资领域的展现,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人脉、投资、渠道与资源。

  杨晖约见58同城CTO(首席技术官)邢宏宇两次之后,获得了邢宏宇的投资;36氪前副总裁、行家张志丽帮他的公司招到现在的CTO——通过“在行”,他把2012年中华小姐、凤凰财经主持人格欣挖到自己的公司当CMO(首席营销官)。

  徐金琪在给“在行”学员传授演讲经验的同时,也在从学员当中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寻找可能的合作伙伴。

  何田雨遇到创业过程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首先想到的还是去“在行”上找与自己需求匹配的行家,她最多的时候一周要约见三四个行家。

  然而,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多时候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并不总是能够满足创业者的所有需求。

  嘉富诚基金合伙人、“在行”行家杨为民,曾被一个在高端手表行里做销售的学员约见。约见中,杨为民听完就判断这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创业想法,“这个学员就一个人,单枪匹马,没有团队、没有经验,就要直接融资。而且手表不算是一个高频的交易产品,对年轻人来说也不是刚需”。

  分享经济是未来的大趋势

  姬十三认为,分享经济也是一种供给侧的改革,供给端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弹性的市场,“比如今天我回答了问题,明天我可能就不回答了,这是一个分散的、弹性的供给。但是通过整个平台网络的联结,可以把这种分散的、弹性的供给变成一种稳定的供给,我相信分享经济在这个领域刚刚开始。”

  在他看来,过去5年里,分享经济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5年是一个分享经济引导的消费行为变化的时期,“我们已经习惯了去分享别人的车子、分享别人的房子、分享别人的二手物品,今天我们可以去分享别人闲余的时间和知识。”

  年初,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等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19560亿元,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的活动总人数超5亿。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在姬十三看来,虽然分享经济的风口还没到,但在各个领域的展现已经开始。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会对传统行业以及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怎样的冲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从利益层面做了分析,他认为,分享经济主要是把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一些碎片化的利益集中化了,比如出租车行业,以前主要是各个出租车公司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分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这种格局,把利益分到滴滴、优步的平台,提高了生产效能,对于利益的分散化、碎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说。

  在王宇看来,现阶段,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对旧的经济模式有一定摧毁性,但本质上来说二者是互补的,新经济模式是在帮旧的经济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分享经济跟供给侧改革的主题完全契合,用新经济的方式来改造传统产业,将不合理的部分去除掉,从而焕发出新活力,这就是‘互联网+’的核心内容。”王宇说。(文中李月为化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