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摄像头“立规矩”正当其时

发布时间:2016-09-21 14:39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09月05日 11:20 | 查看:831次

张涨

时政热点

  摄像头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大多数角落,当务之急是完善摄像头安装、使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

  碰上小孩老人走丢等突发情况,个人也可查看公共安全视频系统;银行的视频监控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不得用于采集、存储客户密码……《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近日起在广州市法制办网站挂出并向公众征求意见。

  如今随便走到一条街上,抬头时,总能看到一两个摄像头。不知不觉间,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摄像头已经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我国到底有多少个摄像头,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统计数据。有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中国监控摄像头的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公众带来安全感。眼下,视频监控已经成为打击犯罪、澄清真相的最有力武器。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广州公安机关利用视频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8000多宗,去年备受关注的浙江女大学生在广州大学城失踪遇害的“6·29”命案,就是全程利用视频监控锁定嫌疑人并破获的。但另一方面,它又让人们陷入隐私泄露的恐慌。每每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摄像头“记录在案”,如果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自己的生活就可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大众面前,这种感觉让人不安。通过立法来管好摄像头,正当其时。

  广州此次出台的新规提出,碰到突发情况,个人也可查看公共安全视频。这一点值得点赞。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手机被偷了、钱包丢了、小车被划了,想借助监控视频来找到始作俑者,说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困难。相关机构往往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以各种理由拒绝给个人查看视频。更有甚者,若是监控机构自身也牵扯其中,更常以“摄像头坏了”“监控录像被覆盖了”等理由搪塞过去。等到这一新规正式实施,公众再求助于监控视频,有了法律法规“撑腰”之后,相信一些机构就再也没有机会从中作梗了。

  然而,与个人求助需要查看视频“太不容易”相比,一些个人隐私经摄像头流出,又实在“太容易”了。去年相继曝出不少网络平台可实时查看监控画面,其中既有公共场所的摄像头,也有商家甚至个人安装的摄像头。尽管有关部门叫停了这些直播平台,但这些监控画面究竟是如何被窃取滥用的,值得反思。很多公共机构的摄像头,频频成为隐私泄露的元凶。早在2008年,上海地铁就流出一段监控视频,详细记录了一对情侣拥抱热吻的场面,涉事地铁员工后遭开除。更让人担忧的是,在管理相对规范的公共摄像头之外,还有很多商家、个人架设的摄像头,使用起来更是随意。有媒体报道,沈阳一小区住户发现,邻居私装摄像头,竟然能拍到自家洗手间,而对方却辩称是为“防盗”。无规矩不成方圆,立法管好摄像头,就是要立好规矩。

  摄像头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大多数角落,当务之急是完善摄像头安装、使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对不同性质的摄像头实施分类管理,商家的、政府的、个人的,为每一个摄像头划定明确的监视界限。安全当然很重要,但摄像头绝不能“想拍就拍”,而要给个人隐私留下必要的空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