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3 22:35 |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6-12 01 版 | 查看:637次
——山东建设公共文化体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山东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弘扬和繁荣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出新招、打“组合拳”,形成了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文化惠民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给广大老百姓带来切实的文化福利。
一、背景
“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以往山东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年,文化贫乏对于城乡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文化缺失往往容易造成社会氛围不和谐,为人不友善,邻里不互助,甚至还会导致犯罪率上升,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如今的山东农村,白天可以去农家书屋上上网、看看书,晚上可以到文化大院听大戏、看电影、跳跳舞。多姿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有时髦味。类似的变化,不仅出现在乡间农家,也发生在城市社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找准了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关节点,在大力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重视“软实力”建设。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公共文化生活之中,学会品味生活、品味文化。崭新的文化地标,多彩的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在齐鲁大地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奏出了美妙的乐章。
二、做法
1.构建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照样能防老……”夜幕降临,山东省广饶县崔寨村文化大院内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前来观看演出的贾大爷高兴地说:“原先晚上就是在家看看电视、拉拉呱,现在咱庄户人家生活好了,也想过过文化瘾,大伙儿凑在一块儿乐和乐和!”
夏家村是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小村子,种植鲜花是延续多年的农业项目。由于缺乏技术,看着大片的非洲菊被病虫祸害,村民夏宗明不知咽下了多少泪水。为了学技术,他经常骑车到20多里外的城里书店找书、买书,这一来回就是一个多小时。农家书屋在村里落户后,各类花卉种植图书让夏宗明如获至宝,反复钻研之下,养花技术大进,新培育的非洲菊TM9在中国花卉博览会上一举夺魁。
在城里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很多农村地区却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山东省提出,要形成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即省、市有公共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有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
2013年,借助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东风,山东省围绕“五级覆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省、市、县综合性文化中心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设。全省行政村文化大院建成数量增加到5.9万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84.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覆盖到村的服务网络,基层规范化站点达到40%以上,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青岛市推进街道、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每个街道办事处均建有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改建、扩建一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已建成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全面升级。规划建设市民广场、市民公园,打造市民中心,建设一批街道、社区文化广场,实现街道、社区文化广场的全覆盖。市民从家中出来,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有文化场所可供休闲娱乐。
北大资源尚品清河新文化中心,2014年亮相济南市天桥区。该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通过在社区内标配建设北大讲堂、北大剧场、北大书院、文化生态广场、志愿者之家等文化设施,为民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这是山东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十二五”期间,山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300多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最集中、投资额最大、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山东美术馆新馆等一大批场馆建成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硬件水平居全国前列。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体系基本建成,一个个“15—20分钟文化圈”逐渐形成,正在悄然改变普通群众的生活,将他们的文化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
2.培养扎根基层的文化人才
“我们已经参加3届啦,今年是5个村参加秧歌展演。别看都是四五十岁的人,精气神可一点儿都不差!”龙口市兰高镇大张家村张玉莲家里,巾帼文明队的队员们又自发地聚集在一起。
早在2000年,张玉莲感觉到农村生活变好了,但文化活动却很匮乏。“心中一直埋藏的文艺种子,又开始发芽了。”因戏结缘的夫妻俩一合计,组建自己的文艺队。张玉莲自编自导所有节目,并带领大家走出去参加比赛。每当有活动有比赛,从丈夫到儿女再到小孙子,全家齐上阵。
张玉莲的基层文艺队,不仅丰富了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动了文化队伍的发展。目前,龙口市的秧歌队、庄户剧团等基层文化活动队伍达650多个,这些队伍像种子一样遍地开花、结果。
300公里外的肥城市实施了文化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对县域内3200多名文化爱好者逐一登记,建立业余文化人才信息库,并组织其参加农村文化艺术节、消夏广场文艺演出、桃花节等各类文化活动。
更多的市、县通过吸收志愿者建立群众文化辅导团,面向群众开展辅导、培训、咨询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据统计,全省群众文化辅导员已发展到20万人,壮大了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在专职文化人才的培养上,山东省出台了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将重点放在落实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和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队伍上。同时,开展了文化从业资格考核和认证,以此激发从业人员学习业务技能的积极性。全省共确定了100个基层公共文化辅导工程示范点,市、县也分别确定辅导点开展辅导培训活动。
目前,山东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达到3100多名,每个村(社区)基本都有1名专职或兼职文化管理人员。这些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才扎根基层,使得当地的文化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运行和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3.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
“以前从来没有去过剧院,更别说看什么演出了,不过近些年不一样了,省里市里的艺术团经常到镇上和县城里来,大家看得可起劲了。”现在只要听说有演出,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居民王海健几乎每次必到。
为了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山东省按照“政府埋单、农民看戏”的原则,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来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习惯于在殿堂里演出的文艺院团,也不再局限于坐等观众上门,而是主动上门将文化送到了乡村社区。
山东省还专门安排财政资金,购买流动舞台车,解决了基层群众看戏难和文艺表演团体下乡演出搭台难、转场难的问题,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一部车就是一个舞台,走到哪儿就能演到哪儿。从车开进村里,到舞台全部搭建好,只需要半个小时。它可以遥控操作,可自动搭台,舞台面积达60多平方米。2013年3月,首批14辆流动舞台车发放到基层文艺院团。
“‘一本图书一村看’变成‘一本图书全市看’,让图书流转起来,提高了图书利用率,让群众能够及时方便地看到新书、好书。”文登市一张图书交流的大网将全市的农家书屋串联起来。图书的流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辆辆“科技大篷车”满载着各式各样的展品,更是深入乡村社区,为人们传播着科学的奥秘。
“水自天上来”“穿针引线”“手摇发电”“听话的小球”等科普仪器,为农村孩子送上一道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科普大餐”。这是自2010年起,山东省启动的“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
“流动”舞台,“流动”图书馆,“流动”科技馆,“流动”学校……山东省按照“重心向下、面向基层、共建共享、惠及全民”的思路,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让公共文化服务在城市乡间畅快地“流动”起来,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的深厚文化氛围,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三、启示
山东省不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这启示我们:
其一,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是人人知礼节明荣辱。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其二,要把统筹城乡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按照全面均等的原则,不断创新理念思路、服务方式、机制体制,把资源向农村倾斜,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步发展,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其三,要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导向,建设必要的文化设施,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满足全体公民的文化需求。
点评
文化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传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产业与服务、传统与现代、精神与载体、城市与乡村等多个方面。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发展的两个支柱,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指导的竞争发展,文化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事业,二者协调发展是文化健康发展的标志。山东省规划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充实和盘活公共文化资源、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人才,让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有效的做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 柳斌杰
(选自《领航中国》一书)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