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16 16:17 | 来源:羊城晚报 2016-06-14 A02版 | 查看:591次
“求求你们把我们的事向媒体报道”,与“偷鸡腿妈妈”刘燕的女儿同在一个病区的王玉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记者。这位来自安徽农村的母亲和刘燕一样,有两位患严重肾病的女儿。(6月13日澎湃新闻)
一夜之间,刘燕的女儿收到数十万社会捐款,王玉琴认为这样的幸运是“报道”出来的。确实,同样的苦难,相似的问题,有些时候若没有一些吸引眼球的“苦点”“困点”,就不容易被关注。所以我们时常会看到“农民工露宿街头讨薪”,父母为患儿筹医疗费充当“人肉沙包”之类的“策划”。这都是出于无奈,也都能得到公众的理解。至于说,公众更容易在看到一些“苦点”“困点”后伸出援手,心理学上也有合理解释,毕竟,“见”到与见不到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见”到了一位妈妈为患病女儿“偷鸡腿”,但没见到“没有偷鸡腿”的另一些妈妈——她们其实也处在和“偷鸡腿妈妈”相似的困境与苦难之中,结果她们的结局却大不相同。这种情况既很正常,却又不能不让人感叹冷热不均的“不公”。另一位妈妈王玉琴“求报道”,媒体也如实报道了,相信这一家的困境也会得到社会爱心的关注。但我估计,因为不具有“偷鸡腿妈妈”那样的看点,不论关注度还是受捐情况,很可能都逊于前者。
因媒体效应而获捐助,引来病友母亲也来求报道、求关注,这件事所提出的问题,同样应该受到关注。完善大病医保机制,当然是最有效的路径。王玉琴两个患白血病的女儿中,大女儿已经开始享受大病医保,报销比例达到85%,但小女儿还不够条件。大病医保条件能否再放宽一些?很多人都会给出这样的建议。提高医保待遇,需要政府增加投入。而未来一定时间内,中低收入家庭出现这种情况,恐怕还是离不开社会捐助。公众捐助很难做到爱心“均等化”,那些拥有官方背景的公益组织,以及民政机构,就有义务在这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除了合理支配公益资源,还应积极联合媒体、网络爱心人士以及相关社会组织,为类似“偷鸡腿妈妈”和她们的病友一样的困难家庭提供各种方式的“报道”,让社会爱心关注到更多角落。
“偷鸡腿妈妈”一家的幸运,与病友的“不幸运”,某种程度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能靠“偷鸡腿”或其他方式的“策划”解决。“偷鸡腿”总归是不能提倡的;策划太多了,公众关注度会因边际递减而疲劳,最终受伤的是“社会爱心”。而如何维系“偷鸡腿妈妈的幸运”这种社会正能量,官方机构与相关社会组织应该有更多的作为。
马涤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