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涉嫖”:真相到来之前,共识可否先至?(3图)

发布时间:2016-05-16 10:45 | 来源:腾讯 2016-05-14 23:23 | 查看:1672次

“雷洋之死”,已经过去一周。在舆论场鼎沸了4天后,北京检方按程序启动了尸检。

如今,事件在降温,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结果。

长安君看到,几天内,事实还在调查过程中,“挺雷派”和“挺警派”已然划分出阵营。各方围绕着家属和警方的表述,如放大镜般观察着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唇枪舌剑。但“空对空”的讨论,也一直在“谁也无法说服谁”的怪圈中打转。或许,只有尸检结果和视频证据,能终结这场刷爆朋友圈的“现象级事件”。

“雷洋涉嫖”:真相到来之前,共识可否先至?

或许,还是不能。

这几天,太多文章在谈论“刻板印象”,“阴谋论”也颇有市场。但在新的证据面世之前,“雷洋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一核心问题,其实难有答案。而根据媒体报道,尸检结果快则3-5天,慢则1个月。在等待证据的“空窗期”里,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如果对此事,舆论场迄今毫无共识可言,那么,尸检结果对厘清事实的价值,其实不容乐观。若“信者恒信”、“疑者恒疑”,最终落得一地鸡毛,人们只会带着这种巨大的“被剥夺感”匆匆上路,下一次热点事件里,伤口将继续流血,撕扯着你我。

“雷洋之死”发酵至今,是否可以有一些共识?长安君认为,这四个共识,或许可被视作继续讨论的前提。不知你是否同意?

共识一,“雷洋之死”是一场不幸。它是一个距离常识比较远的小概率事件,但不代表它不会发生。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1个月前的“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很多媒体披露,正是有感于舆论抱怨卖淫猖獗,北京警方发动“2016春夏平安行动”,但扫黄任务遇上“雷洋之死”,扫黄一瞬间千夫所指。

理性想一想,每天,全国有上百万警察在执法执勤,许多难以想象、预料不到的突发情况总会发生。从感性来说,你我都不希望有“雷洋之死”;但从概率上说,绝对没有,似乎也不可能。

除非“疑者恒疑”,根据目前公布的证据,雷洋嫖娼一事基本可以认定。在长安君看来,这不是在“污名化”谁,而是必须厘清的一个前提——对雷洋,警方是在执法,与“随机抓人”不可相提并论。特殊之处是,警方执法过程中遇到暴力抗拒,雷洋被采取强制措施,随后死亡。执法是否“过度”?死亡与“过度执法”有无直接关联?这才是核心,也正是视频和尸检要回答的问题。

共识二,“雷洋之死”,是对警察队伍执法执勤的能力和水平的一个考验,也是对警方响应质疑的一次拷问。

便衣执法、手机拍照、跳车后猝死……按照警方描述,整场事件涉及的执法执勤“考验点”至少有:盘问雷洋的过程,是否合乎规范?警方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否力度适当?警方发现雷洋身体不适后,是否及时送医?这一系列问题,都可能与“雷洋之死”有关联,也都正在接受检方调查。中国数百万警察,每天的执法件数难以统计,而每一个被执法人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雷洋之死”或许是一个讨论的起点。

说回舆论场:

此事质疑声鼎沸,一开始皆因其距离常识较远。要让舆论场破除“合理怀疑”,就必须拿出足以颠覆常识的、极其翔实的证据。如今,大家对“雷洋之死”持续追问,在于事件热起来以后、质疑汹涌之势形成以后,警方的两份通报,仍然难以匹配公众对信息的极度渴求。

一旦权威信息“不足”,猜测、臆想就随之而来:“雷洋是调查常州‘毒地’事件专家”(已被家属代理律师辟谣)、“卖淫女接受嫖资”的收条(已证实是谣言)、所谓“警方电击雷洋”的视频等不实信息,在不同渠道传播、误导你我。

“雷洋涉嫖”:真相到来之前,共识可否先至?

共识三,权威第三方的介入调查,很大程度上平息了汹汹质疑。我们可以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公权力,但怀疑总有“尽头”。如果必须相信一个东西,那应该是“用证据说话”。

“雷洋之死”刷屏至今,舆论场的一个不信任来源于——回应落在了质疑声汹涌之后,回应之后,由于是“裁判员为自己发声”,可信度又被一些人质疑。好在媒体披露,北京检方已介入调查,雷洋家属还委托他们信任的法医张惠芹教授,作为专家证人,“全程见证”雷洋的尸体检验。

这样的阵容,在长安君看来,在中立性和可信度上,值得报以期待。待尸检结果、视频证据公布后,就事论事地看,“雷洋之死”应该可以真相大白。

但问题会那么简单吗?有评论不无担心地这样刻画:“让警方公开事实,然后警方公开了,会说警方的公开是自说自话,是掩盖真相。检察院介入调查了,检察院公开了,又可能说检察院跟警方是穿一条裤子的,官官相护,是帮着掩盖真相。更上级的调查部门介入了,又可能说公检法串通好了,官方是一体的——不相信任何调查,那就无法讨论了。”

的确,如果调查结果出来之后,舆论场不在相信“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对话,那根本上只能南辕北辙。

共识四,讨论可以无禁区,但“突破底线”之事,很难赢得原谅。对警方而言,“暴力执法”或“公报私仇”必须付出法律代价;对一些别有用心者而言,散布谣言以煽动仇恨或中饱私利,同样为舆论场所不容。

“雷洋之死”,很多站队。权威发声既然来迟,不能怪一些怀疑已先入为主。但长安君想说的是,层层“不相信”被剥开后,总要指向一个终点——我们究竟该信什么?

只要舆论场相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那么,问题将变得非常简单:如果最终证实警方执法“过度”,依法处理;如果结论相反,对警方暴力执法的口诛笔伐,可以休矣。

雷洋之死,不是也不应该是媒体平台拉动流量(打赏)的工具,不是一些大V自塑金身的砝码,当然,更不该是“人血馒头”。如何反馈,是对整个社会法治精神的一次大考。

有人悲观地说,“阴谋论”者无法被说服。无论证据如何支持与其既有认知相反的结论,结论都可能是四个字——我不相信。这样的人当然存在,但长安君更相信大多数网民的理性精神。

长安君看到,虽然众声喧哗,但认真讨论的声音,也很多。也正是在一次次观点的碰撞、一条条法律的探讨中,人们反思、倒空,并拥抱新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与我们的既有认知不同,但“雷洋事件”之后,它或许能被纳入你我的脑海,构成整个社会“思辨力”的一部分。

“雷洋涉嫖”:真相到来之前,共识可否先至?

等待真相过程中,除了耐心,其实,舆论场的“空杯心态”同样在被锻造着。

正如上面的微博所说:“(雷洋事件中)更多人是凭着自己的知识、常识、逻辑以及诉求做出判断的。而不是因为事件双方代表谁,这是让人欣慰的格局。”

格局,正在形成。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