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0 21:31 |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2015-09-22 10:16:13 | 查看:1661次
现场图
安徽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自称被讹一事,经过多天的持续舆论发酵,终于尘埃落地。昨日,淮南警方经过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新华网 9月21日)
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由于关键视频缺失以及事件双方各说自话,一度让真相陷入罗生门,最终经警方调查还原,认定双方“相互有接触”。然而,这一结论不免让当初坚信女大学生被讹的人们大跌眼镜。我们不禁要问,一起交通事故,因何在一开始就演变成一边倒式的舆论讨伐战?反观整个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首先,在真相不明,核心证据欠缺的情况下,是谁导演了“被讹”假象?据报道,9月8日,女大学生小袁骑车遭遇一老人倒地,老人受伤后她拨打了120,随后老人指认小袁撞了自己。小袁则极力否认撞人,坚称自己被讹,并呼吁目击证人出来作证,后来,一位名为“任梵僮”的网友回应:“早上我在,我看见了,我帮你作证。”正是这条微博,让舆论开始质疑并谴责“老太太碰瓷女大学生”,“扶还是不扶”再一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出人意料的是,事件在9月13日开始陡转急下,网友“磊磊0324”在微博发布了3段视频,指证女生撞人,舆论哗然,女大学生成为舆论谴责的对象。
然而,只要细心思考就可以发现,不论是质疑“老太太碰瓷”还是谴责“女生撞人”,其依据都不过是事件一方的单方面举证,而严谨的调查工作需要一整套逻辑严密的证据链,不仅需要双方的证言、证物等证据,而且还需要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对事实排除怀疑,仅仅凭借一名目击者的出具的证言,就急于坐实“碰瓷”或“撞人”的结论,未免显得太过于草率和武断。
其次,媒体在报道时,是否遵循了真实、客观、平衡的报道原则?众所周知,媒体在介入争议性事件报道时,需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媒体理应坚守的起码底线。然而,在事件的起初阶段,部分媒体报道将重心集中在女大学生的说辞上面,极力渲染女大学生“无辜”、“被讹”的悲情故事,却缺乏目击者的有力证词以及事件受害者对于该事件的详细陈述,显得厚此薄彼,让人难以信服。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原则,也从一个侧面诱导舆论放大“好人没好报”的不良情绪,撕裂社会向善的基本面。
再次,扶老人事件一再被标签化,伤害了基于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从“彭宇案”、“外国小伙撞大妈”,到“高中生扶老人被讹”,再到这起“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事件,公众无一例外的都是先入为主,在事件未定性前给当事人贴上各种标签,对事件的评价并非基于事实,而是带有情绪化的思维。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对于涉事双方不公,更会损害基于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
当理性被随意而起的率性所取代,公众失去的恐怕不仅是一次讨论公共话题的机会,而且会离真相渐行渐远;当理性不被推崇,善不能彰,恶不能去,我们每个人都会是受害者。
“不能让人心倒了,人心倒了想扶也扶不起来。”小品《扶不扶》给人以警醒。面对这场新闻反转剧,怎样才能让“扶一把”不再陷入诚信危机?如何让行善好人不再背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