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女跳河”假新闻,最大的硬伤是错估了人性

发布时间:2016-03-15 21:58 | 来源:钱江晚报 2015.1.15 A0024版 | 查看:561次

  南京江宁公安在线昨天在官微上转发了扬子晚报的一篇报道,将“裸女跳河获救,救人者遭冷落”假新闻出炉的过程详细地告知了公众。如笔者分析的一样,所谓围观的人,不敢说全部至少相当多的人不是冲裸女的胴体去的,而是为了帮助人;而救人者最后其实也是被现场群众拉上岸的。既没有围观猎艳,也没有袖手旁观,真相反而是一群热心市民纷纷伸出援手。场面很温暖也很阳光。而那个感叹自己救了别人却听不到一句感激之言的哥们,其实是另一起救人事件的当事人。

  扬子晚报采访了当事人也采访了目击者、拍照的人,并在民警那里得到了印证。而当地公安部门,虽然没能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反应,错过了引导社会舆论的最佳时机,但能通过传统媒体,并借微博这样的平台,把事情的完整经过告诉大家,也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问题。以前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眼见的也不一定是事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事实不是透过三棱镜看到的,你怎么来确保你见到的事实没有经过加工掩饰包装甚至欺骗?那片障目的树叶随时都有可能存在,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罢了。

  这条新闻上存在的几处硬伤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不应该忽视的。画面不完整,事情经过未经核实,现场目击人员的说法也没采集到,官方的说法也没有提供,就凭着几张图、网友含糊的表述仓促成稿,经过网络传播、情绪发酵,离真相越来越远。我们无法去苛责那些转发新闻的人,因为他们也是抱着一颗向善的心,并不是想看哪个地方的笑话。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既不能否认人性有恶的一面,也不能无视人性善的一面。任何新闻,哪怕你采访得再扎实也不可能还原事实本身,每一个新产生的事实甚至一点感情因素就有可能影响你的判断,所以对结论要尽可能持开放的态度。因为你的确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求证的过程必须小心谨慎。通过详实的采访、仔细的梳理,尽可能准确地还原真相。

  就这件事而言,确实没有人能排除真有“一群人围观却无人相救”这样的事发生。底线是不能因为有丑恶的发生,就把丑恶当成了全部。

  “裸女跳河”假新闻中, 最大的硬伤其实是错估了人性,沉浸在人性之恶、中国人的劣根性的假想之中,沉浸在过往一些个案新闻的灰色记忆中。正因为大家选择相信中国人身上确实存在劣根性,所以有人不加思索地制造假新闻,有人不加辩驳地传播假新闻。我相信,对于这样的新闻,只要秉持一个理性客观的态度,是不难发现漏洞在哪里的。

  网络为新闻提供了异常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制造了大量的垃圾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它会放大一些效应又会有意无意间屏蔽掉一些信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是信息传播的一种规律,原本没有对错之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不能把一件事当成了全部,把个案当成了社会。

  在这样的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尤其需要明白自己的底线在哪。网络是个好东西,但不能让它把记者变懒了;新闻快餐化了,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没有快餐化。其实很多错误原本都能避免,很多事情是一个电话搞不定的,但似乎总有人把它当成了捷径,花钱少,见效快,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们都忘记了自己身上的职责。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大爱与大恶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过,但面对各种铺天盖地的信息,一颗谨慎的心任何时候都不会有错。大家都把批评当成了态度,把找牛粪当成了社会常态、人生常态,而忽视了社会阳光的那一面,这就不是理性负责的态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