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4 20:04 | 来源:温州晚报 2016-01-31 03版 | 查看:915次
本报记者对话 “柯来视”团队成员陈航
记者:对于一个要当医生的人来说,被确诊患“双手先天性震颤”是否等于失去了对这个职业的梦想,那时知道这个消息时是什么感觉?
陈航:双手先天性震颤,意味着对双手稳定性要求极高的眼科手术将永远与我无缘,刚开始的时候,我几乎无法面对这个现实。同时那段时间迫于生活压力,我开始勤工俭学,跑去做家教,教了三个月,学生们非常喜欢我的课。我突然发现,我拥有区别于他人的逻辑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处事的认真态度,有了这次的洗礼,才让我之后组建团队的信念更加坚定。
记者:万事开头难,在团队创建之初,是不是遇到过很多困难?
陈航:因为医学院的专业局限、指导老师的缺乏、科研经费稀缺,我们到浙江大学参加学术讲座,厚脸皮地在其他学院蹭课,这些经历,让我一度成为各学院老师中知晓度颇高的活跃人物。2011年,我正在进行“间歇性外斜视的生活质量量表”课题的数据收集,但能用于研究的病例太少,在安排好一切科研事物后,我怀揣家教积累的2000元,踏上了北上寻病例之旅,先后到杭州、西安、兰州、白银、靖远、固原以及银川等地,深入了解当地生活。
记者:在别人眼里,如今的你,应该已经算是成功,对此你怎么看?
陈航:现在虽然忙碌,但每天都在做着喜欢的事情,我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对此我感到满足。我们团队7年取得的成绩,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可能很多人看到我们又获了什么奖,又拿了什么专利,但他们不知道,这些都是我们牺牲平常的休息时间所取得的。我从大学到现在,从来没有周末和寒暑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