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28 13:10 | 来源:人民网 2015年09月20日00:02 | 查看:746次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从女大学生找到目击证人自证清白,到老人一方找到目击证人证明女大学生确实撞人的所谓“反转”,再到老人一方证人“疑似照稿念”的再反转,已成一局“扶老罗生门”。从民意调查结果看,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扶老人理所应当,但也要做好自我保护,比如将全过程拍下来。(9月19日《新京报》)
新京报与清研智库所做的联合调查及其结果,对“公众怎么看”已经做出了一目了然的回答。这个结果虽然无情,但却折射了公众目前真实的心态。这就是,有17.4%受访者表示遇到摔倒老人不会去扶,有63.0%的人表示会扶,但表示也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比如请别人将全过程拍录下来,另有19.6%的人表示“不好说”。这是否是说,没有一个被调查者表示毫无顾忌地去扶摔倒在地的老人?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述调查,再次对这句话做出证实。我们虽然不能断定公众的“蛇咬”反应,就是因为生活中屡屡发生的类似事件的影响,但影响或大或小总是有的。上述事件发生后就有网友坦言:“此事件不给大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发誓再不扶老人儿童。爱谁谁。”就可见影响之大。不能怪网友反应过激,实在是因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给人的挫折、磨砺、经验、教训,常常深刻得沦肌浃髓,左右着生活的航向,影响着“三观”的形成。试想,做好事的扶人者还要自证清白,今后谁敢再扶人啊?亦因此,才有了六成以上的人产生扶人时要做好自我保护的心理。自我保护,不就是怕被讹吗?
但是许多时候,你没办法没时间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比如附近没人,就你和摔倒老人两个,或者有人,但没手机,或者情况紧急,没有留下任何可供犹豫的时间。就像前不久河南开封暴雨,路面积水成河。一老人骑电动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后复又退回。三分钟后,老人被几名路人拉起,但是却已死去。是谁杀死了这个老人?是犹豫,是在“扶就负责”的恶例面前的权衡再三。难道这不是“蛇咬效应”的映照?
上述调查结果,其实就是现时世道良心的镜像的反射。说明社会的道德与良知,呈现出虚脱的状态,经不起生活的挤压。如果现实总是出现四川达州“扶老案”那样的委屈,委屈到受委屈者不但不敢接受“委屈奖”,而且还要举家搬迁,离开已经购房定居准备长期打拼的城市,这现实,就残酷得让人不堪。
要想改变这种虚脱现状,只有高擎公平正义的旗帜,给见义勇为的人解除一切后顾之忧,不让他们自证清白。就像上例,你说女大学生撞了你,你就得拿出证据,并形成令人信服的证据链。否则对不起,你先退还人家学生证和垫支的2000元医药费,让人家投入正常学习,这才是公平合理的做法。警方也应主动介入,展开独立调查,不能只让当事人你一拳我一脚,好像拳坛上的敌手。如此,只会加重虚脱的程度,不会成为修复的良药。
文/雷钟哲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