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09 10:37 | 来源: 新华社 2016年02月08日 16:26:27 | 查看:1162次
新华社记者刘丽娜
当阿根廷红虾、澳洲牛排、挪威三文鱼、智利珍宝蟹、法国红酒纷纷走上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百姓餐桌时,人们不禁感叹: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变得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而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中国年也早已“散入春风满洛城”,不仅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现象。
有观察家把中国春节的经济现象概括为“买全球”和“卖全球”。这一买一卖之间,中国春节给世界经济平添了许多动力。
具体而言,中国春节究竟给世界经济带来哪些变化?
首先,拉长了全球每年“购物季”。在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购物季通常是指感恩节前后至圣诞节期间的约一个月时间。近年来,中国春节的加入,使得海外商家的销售期大约增加了一个月。有经济学家预言,尽管美国目前仍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但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总有一天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将令美国人自叹弗如。
如果说在西方的传统购物季,中国人更多扮演的是“卖方”角色,即主要是把各种“中国制造”销售到世界各地,那么在春节购物季,中国人更多扮演的则是“买方”角色。近几年,春节时期拼“洋年货”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寻常事。“洋货下乡”“全球寻礼”“闪购全球”等各种促销活动,更令商家赚鼓了荷包。
其次,改变了商家的经营生态链。中产家庭的崛起带来了传统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一方面,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不断缩小,消费电子类产品、国际美妆大牌等非刚需产品成为人们热捧的商品;另一方面,人们更青睐有品质、有新鲜感的产品,因此那些漂洋过海、带有异域风情的海外产品备受青睐。
从商家经营的角度,跨越中外的几大电商已经占得先机,成千上万的小商家也加快了追逐世界商业潮流的脚步,把春节商品直接延伸到海外百姓生活中。例如通过亚马逊的“全球开店”计划,不少中国人把网店开到美国、欧洲等地。在春节购物季,他们输出了中国年糕、包子、荷叶饭,也输出了春联、灯笼、书法。
再次,春节经济还带动着全球文化产业。例如特意选择在春节前一个星期在全球上映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3》,就是一个春节消费的经典案例。外表呆萌的功夫熊猫,最终成了拯救世界的神龙大侠,在给世界人民输出欢乐的同时,还给电影产业带来丰厚利润,同时还为中国形象添了彩。这部电影实现了文化、经济、政治效益多丰收,足见其背后的商业团队深谙全球化背景下的春节经济生财之道。
如果说贸易进出口主要是商品买卖,春节期间撒向全球各地的“中国客”更是一支越来越庞大的消费生力军。近日,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全年出境游人次已达1.2亿,中国继续稳居全球最大出境游客来源国地位,猴年春节出境游人次预计将再创历史新高。
除了万众狂欢的消费经济,春节前的中国人还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抛出另一个大手笔。2月3日,国际并购市场上传来重磅新闻,中国化工集团宣布收购全球最大农药公司瑞士先正达,收购金额达430亿美元,创下中资企业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纪录。尽管这项收购巨无霸案例看上去与春节经济似乎联系不大,但不可小觑的是,一旦收购成功,未来中国人乃至世界人的春节餐桌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中国为世界贡献的春节经济,实实在在地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