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4 12:35 | 来源:金华新闻网 2015年9月24日 第4版 | 查看:980次
亲情牌+小恩小惠+扯大旗号
借销售保健品行骗
场地出租方或涉法律责任
现在,最让广大老年消费者和家属揪心的就是: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销售保健品、办健康讲座的形式,让老年人充值,结果老人花了钱,对方却人去楼空,老年人不但没拿到返回的现金,连产品也没买到。
这种骗局,其实是会议营销的变种。它通过寻找特定顾客,利用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的方式销售产品。这类骗局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形形色色的保健品销售讲座,在很多商场和酒店均有举办,在此也要提醒这些提供承租场地的经营方,务必核实清楚相关人员和活动的信息,否则一旦出现骗局,出租场地一方也有可能被追责。
公开报道显示,此前在贵州省贵阳市金阳观山湖区,市民杨女士轻信保健品推销,结果花6800元购买到的仅仅是普通保健品。经当地工商部门调查,证实推销人员利用酒店会议室开会,但酒店方却未对推销人员进行登记,更不知会议内容,鉴于酒店方在管理上存在疏忽,杨女士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执法人员最终协调酒店补偿杨女士2000元。
浙江婺博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建忠称,如果商场以出租柜台或者场地的形式让相关人员举办这类推销活动,最终出现骗局,则很可能将被牵连,受害人也完全可以向商场提出法律诉讼进行索赔。
如果是在酒店里举行,则情况要相对复杂一些。如果酒店方明知对方设置的是一场骗局,却没有报警或者阻止,最终导致受害人被骗,也完全有可能被追责。
9月22日,本报刊发了题为《老人充值,退钱就能领治病的神药?》的报道,报道市区一家酒店内,保健品商行通过办讲座销售高价保健品,引起老人家属投诉。
报道刊发后,本报新闻热线82374110又陆续接到了不少市民来电,他们反映的情况如出一辙:都是花高价买了保健品,老年人被形形色色的保健品推销手段给坑了。
记者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发现忽悠老年人手段虽然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小恩小惠、亲情攻势、扯国家旗号,而这其中虚假宣传,将保健品包装成治疗绝症的“神药”则是普遍泛滥的现象。
记者也请来公安民警和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见招拆招,为大家介绍防骗经验。这篇报道,请子女们务必拿给家里的老人看看。
●案例1:亲情攻势
比女儿还勤快的推销员
买药品送高价“进口仪器”
“我没想到那么好的一个小姑娘,居然最后忽悠我。”市区82岁的王奶奶说起自己今年初买一种血液保健品的经历就感到很伤心。
她说,年初她被几个好朋友拉去听健康讲座。听完之后,现场几名销售人员就开始和大家推销一种能“清理血管”的神药。其中一名女孩对王奶奶格外亲切,还要了王奶奶家的地址说会登门拜访。
“后来几天,女孩几乎每天都来,很热情地陪我聊天,我还以为遇到好人了,因为自己的女儿都没她来得这么勤快。一周后,她就拿来那种叫红素胶囊的药和一台白色的仪器。她说这个仪器是国外进口的,价值二三万元,因为和我感情好,现在特别和公司申请打折,只要我买4000元的药品就送这台仪器。”
王奶奶开始不相信,哪有人会这样做亏本生意,但最后禁不住对方的再三游说,还是买了这个药品。
记者也看到了这个所谓的绿色细胞治疗仪,在包装上并无国家专用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号,而且拨打其上的服务热线也长时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在一些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查到,这类仪器被以数百到千余元的价格在售卖。
而那款所谓的神药,其实只是一种保健品。王奶奶准备再找对方时,对方已经离开金华了。
○破解
多和亲属商量
也可找民警商量
江南公安分局西关派出所的王警官有多年的基层社区工作经验,他说,由于现在老人们普遍有一种孤独感,特别是一些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的老人,非常容易被这种亲情攻势攻陷。
“要破解这种亲情攻势,还是希望老人们能多找亲属商量。如果遇到这种推销高额价格神药的事,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可以请教一下家族里比较有文化的亲属,如真的不方便,可以直接到辖区派出所请教民警,甚至拨打110。”
王警官还支招:如果无法识别推销人员的情况,老人可以建议对方一起去派出所了解或者一起找亲戚商量,一般来说,这些不法推销人员只愿意和老人一对一单独沟通,肯定会拒绝这种建议。
●案例2:扯国家旗号
“中央领导”亲定的治癌神药
原来只是普通保健品
市民余先生也是昨天找到记者的,他非常气愤地留下了一本宣传手册。他说,母亲最近被确诊为早期癌症,手术刚做完,各种药品宣传手册就纷至沓来。其中一种自称是抗癌神药,治愈癌症率达到90%,不断有人过来推销。
“我母亲本来对放疗就挺抗拒的,她看到宣传手册上说,这个药品是中央领导亲自定下来发放给老百姓用的,本来价值好几万,为了响应中央‘八项规定’的号召,搞惠民工程特别便宜出售。母亲看完就心动了,说以后不放疗了,就吃这个药就好了。”
记者在宣传手册上也看到上面写着“国家惠民工程”、“清代御医之后研制”等高大上的广告词,甚至还打出很多专家的旗号,可是这本宣传册并没有标明作者,也没有任何刊号。
余先生在医疗公司的亲属帮助下,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的网站上查阅该产品,发现该产品只是一种保健品,而且注册时标明的功能是补肾补气,根本没有任何治疗癌症的功能。
“明明只是保健品,却要卖3000元一盒,一个疗程要吃五盒,推销人员说我妈的情况要吃两个疗程,这几万块钱差点就被他们忽悠走了。关键是最后还耽误了母亲治疗,实在太过分。”余先生气愤地说。
○破解
查阅国家官网扒开画皮
金华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的工作人员介绍,如何识别这种被虚假宣传外衣包装成高大上药品的保健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官方网站直接查询该产品的信息,上面对产品的生产批号、主要疗效和药品广告都有详细的登记,无论被吹捧得多么高大上,网站的信息就能扒开画皮。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看清楚包装上的批号。保健品基本要注明“食品审批号”,而药品则有专门的“药品审批号”,很多情况下分辨产品还是药品,看这类批号就一目了然,如果包装上没有这类批号,那很可能就是三无产品,切勿购买。
●案例3:小恩小惠吸引
开始说免费领鸡蛋
领到最后被骗几千元
昨天,永康市民胡英也向记者大倒苦水。几个月前,胡女士的母亲因为参加免费领鸡蛋的活动,没想到被骗走了2000多元钱。
“一开始是一些推销人员来小区里发传单,说可以到永康五金城里的一家酒店里免费领鸡蛋,大家要趁早。一听说有免费鸡蛋领,小区里一传十、十传百,很多老人就结伴去了。”胡女士说。
胡女士的母亲回家后说,酒店里有一间会议室,老人们到现场后,排队领到20个鸡蛋,但是领鸡蛋的前提是先听课,然后交20元押金,说是第二天退回。讲课时间是早晨6点至7点,内容是老人养生保健。
第二天,因为交过20元押金,胡女士的母亲又回去听课了。推销人员先是退回了20元押金。然后再让胡女士的母亲交480元押金。胡女士的母亲又交了钱,然后继续听课。
第三天,胡女士的母亲再次来到酒店,这次,推销人员说交2880元,可以免费赠送一台按摩仪。因为有了前两次经历,胡女士的母亲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交了2880元钱。
结果次日回到酒店后发现,推销人员早已人去楼空。
○破解
小恩小惠推销
是省工商发布的典型案例
省工商局的官网显示,在今年发布的侵害消费者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有“推销滋补保健品,坑骗老年消费者权益”。
此前,温州泰顺某酒店内,当事人吴某就利用发传单、送鸡蛋的方式邀请老年人来听课,主讲人以假冒“中国中医健康研究院”院长身份高价变相推销芝悦牌破壁灵芝孢子粉。该灵芝孢子粉外包装上标注有“药理作用要远远超过其母体灵芝子实体,经科学验证,灵芝孢子粉的药效是灵芝实体的75倍”、“中国中医保健研究院灵芝基地出品”等字样。
泰顺县工商局认定当事人行为构成“经营标签、说明书含有虚假、夸大和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的食品”行为。
省工商局发布的案例分析说,当下,老年消费者维权是个热点,也是个难点。一方面老年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不法行为侵害,类似的推销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性器械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做老年人思想工作难度较大,有时候正常的执法行为反而得不到老年人理解和支持,包括对子女的规劝也听不进。因此,老年人权益保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还需要社会多方面参与和努力。
本报记者 徐健辉 杨林聪 文/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