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0 13:13 | 来源:新华网 2015年09月10日 08:13:02 | 查看:687次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林秋铭)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务院将为1270万中小学教师派发一份教师节“大礼包”,即李克强总理在8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全面推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这是为基层教师群体带来的福音。
基层教师指的是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群体,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衔接着留守儿童和外界之间的桥梁,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基层教师处境尴尬,工资收入在原地踏步,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由此引发多起中小学教师停课、罢课事件。除开待遇问题,基层教师在社会的地位也较低。前不久社科院曾做过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些乡村孩子看不起自己的老师,认为他们“属于被淘汰的‘产品’”,并更加认可“读书无用论”。
收入差、地位低的现实,使许多基层教师选择离职或转行。以“教育强县”闻名的甘肃省会宁市去年的警察招考,189名警察中竟有171名来自教师队伍。
基层教育是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环,但师资力量薄弱的基层总是派不进、留不住优秀教师。同时,基层教育人才的困顿带来乡村学生对知识的轻视,还会进一步造成代际贫困。如何留住基层教师,改变教师的窘迫状况,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要留住基层教育人才,首要解决是待遇问题。教师收入的多寡取决于教师职称的高低,由于名额受限,基层教师在教师职称的晋升上存在难以触碰的“天花板”,大部分教师穷极一生为职称拼搏,往往以失败告终。
针对这样的现象,国务院的教师节“大礼包”规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旨在击破基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让小学教师也有机会评上“教授级”职称。这意外着小学教师能拥有教授、研究员一样的晋升机会,职业地位将得到提高。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对此项改革表示支持,他认为,提高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将会激励更多教师积极投入工作。
“小学老师能够评教授,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说,“这些新的认识,必将促进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有一个可持续的喜人前景。”
然而,另一方面,职称的评定机制却屡次遭到质疑:谁来评?怎么评?高级职称时常被县城重点中小学教师或基层行政领导垄断。一位中学校长无奈地表示,过去的职称评定都是行政力量在主导,“最后评上的都有人暗中保驾护航”。
对此,此次改革提出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公示结果并接受监督,公开透明,杜绝一切的暗箱操作。通过这样的评审方式,基层教师可以得到职称评定的话语权,不再只是扼腕叹息。
此外,“大礼包”还规定了“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防止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保证工资待遇的兑现,从而鼓励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任教,壮大基层教师队伍。
“每个学校、每个老师最大的问题都是在职称上。实行绩效考核以后让老师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拿得少,提高了老师的积极性。希望这个政策能尽早落地,每个学校的每个老师都盼着这个事情。”青海玉树州称多县拉布中心小学校长更尕罗周接受采访时说。
通过对基层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的完善,新改革使教师们更具备职业荣誉感,在工资待遇、职业晋升阶梯、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若此次改革实施到位,将是对基层教育人才最有力的挽留。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