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07 10:42 | 来源:新华日报 2015年5月5日 第1版 | 查看:1528次
记者拜谒缅甸境内年代最早的一座中国远征军纪念碑
在缅甸同古,98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翁裕邦和记者聊起往事,直说得老泪纵横。
记者来到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前祭拜。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张 筠摄
本报缅甸同古5月4日电 缅甸同古,一座寺庙后面的小院里,屹立着一座中国远征军纪念碑。5月4日,“正义之胜”缅甸采访组在远征军老兵杨伯方长子、70岁的杨文博带领下,来到碑前祭拜长眠异乡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这是缅甸现存的远征军纪念碑中年纪最大的,上世纪60年代前建的其余的碑都毁了。”杨文博说,该碑是在他父亲杨伯方的奔走呼吁下搬迁重建的。他父亲生命最后的岁月,一直守护着这块纪念碑。
“这块碑,纪念的是中国远征军在同古保卫战中牺牲的将士。”杨文博说,父亲杨伯方在世时,经常给他讲起同古保卫战那场惨烈的战斗。
1942年,中国远征军应同盟国之邀,入缅对日作战。其先头部队第五军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率领下,抵达同古,在后继无援、腹背受敌情况下,与日军血战12天,最终弹尽粮绝,不得已撤出同古。
“同古之战虽然失败,却重创日军,歼敌5000人。打出了中国人的声威。”杨文博说,这场战役中数千中国军人英勇牺牲,埋骨他乡。
1951年,为纪念同古战役中牺牲的中国军人,缅甸华侨领袖杨光汉、吴长庚、胡运开、徐占烈、潘斌等人,集资在同古兴建了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当时由于条件有限,纪念碑建在了同古的中华学校内。”
杨文博告诉记者,他上初中就在这所学校,那时每天都能看到这块纪念碑。碑高约7米,呈宝剑状,碑上刻有“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字样。
然而,上世纪60年代中期,缅甸政府将全国华文学校都收归国有,同古的中华学校也被改为缅语学校。这为华人华侨来此祭奠中国远征军带来很大不便。
中国大使馆来人祭奠远征军都吃闭门羹!这件事让杨伯方尤为痛心。
杨文博告诉记者,父亲杨伯方与中国远征军纪念碑的交集,始于1955年。
杨伯方1921年生于河南洛阳。1938年入伍,1941年12月被编入中国远征军,隶属孙立人38师。1942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仁安羌大捷。在缅北大撤退中,他随孙立人撤到印度。杨伯方在印度退伍,又辗转到了缅甸生活。1955年,他来到同古中华学校任教。在这里,他的生命便与这座中国远征军纪念碑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使馆祭奠被拒,让我父亲一直耿耿于怀。”杨文博回忆,当时父亲杨伯方已是当地华侨领袖,1991年杨伯方联络郑金海、陈琪祥、陈柏棠、罗祥奎等华侨,开始为中国远征军纪念碑的搬迁而奔走呼吁。在杨伯方亲自编辑的一本纪念册上,记者看到这样的记录——
“1992年梁枫大使在任期间,我们通过大使馆协助,上书缅甸最高当局,申请纪念碑搬迁重建并加建纪念馆。梁大使回国,陈宝鎏大使到任,我们又给陈大使写信求助……”
终于,在中国驻缅大使馆帮助下,1997年3月5日,同古中国远征军纪念碑迁建批准令由缅甸当局下发。“在拿到批准令后,我父亲等华侨只用了25天,便完成了纪念碑的搬迁。”杨文博说。
随后,杨伯方又四处化缘筹资,购买地皮,历经重重艰辛,于2000年建成中国远征军纪念馆。
5月4日,“正义之胜”缅甸采访组来到同古的这座历经了沧桑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前,献花、祭拜,以缅怀长眠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军魂。
记者看到,纪念碑如一把倚天剑直指苍穹。碑底座上刻有中国远征军200师征战同古事略,后面还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为戴安澜将军题写的挽诗。纪念碑上放有一个大花圈,是今年清明节时,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送来的。
中国远征军研究专家戈叔亚告诉记者,在缅华侨为远征军修建了10多处墓地和纪念碑,遍布于各战场遗址。后来,在缅甸反华风暴中,仅有同古和果敢的碑和墓被保留下来。“同古的这座碑,因为当时处于缅甸政府学校内而幸免破坏。”杨文博说。
迁建后,杨伯方日日守护着这座纪念碑,守护着他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远征军兄弟。
“千万不能忘记为今天的和平稳定作出牺牲的阵亡弟兄,要记住,在茫茫丛林里、在漫漫公路旁……还躺着数以万计的中国远征军官兵的遗骸。”这是杨伯方在纪念碑落成时写的祭文。正是这份沉重的记忆,让他把最后的生命全部浇铸到了这座纪念碑上。
2009年,杨伯方去世,享年89岁。如今,守护远征军纪念碑的重担,又落到了他的儿子杨文博肩上。
活着的远征军将士,经常到纪念碑来凭吊他们的战友。记者来到翁裕邦的家,这位远征军老兵已经98岁,行动不变,神智也不太清楚,不方便再去纪念碑献花,但一提起那场战争和死去的战友,他忍不住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先昭 张 筠 刘北洋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