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改革路上的燃灯者(图)

发布时间:2015-02-27 16:21 | 来源:法制日报 2015-02-26 | 查看:931次

  邹碧华档案 邹碧华,男,汉族,江西奉新人,1967年1月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5月入党。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12年11月起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他曾当选“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 2015年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共上海市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追授邹碧华“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本报记者周斌孟伟阳
  上海市肇嘉浜路308号,临街大楼601办公室,墙上的时钟嘀嗒嘀嗒走着,房间里的一切却似乎停住了脚步——在邹碧华离开两个多月后,这里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午后的阳光洒在塞满书籍的凹字形书柜上,办公桌上摆着一摞摞文件,有的文件上还留着邹碧华详细的批注。
  2014年12月10日,在参加完上海司法改革座谈会,赶往司法改革试点单位的路上,突然,他捂住了胸口……
  身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分管的是万众瞩目的司法改革和网络信息化等工作,上海是中央确定的首批全国司法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压力不言而喻。前段时间,很多人发现他瘦得厉害,面对善意的提醒,他总是笑着说“没事”。然而,当上海司法改革顺利推进之时,他却燃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哪儿有船到江心就弃桨投江
  走上岗位就得承担责任使命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平还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邹碧华敲开他办公室的门,冲他笑了笑说道:“姜书记,我还想跟您再探讨下法官员额分配比例的问题。”在当天上午的司法改革研讨会上,邹碧华就这一问题与上海政法系统的领导进行了热烈讨论。
  “邹碧华这个年轻人,有担当,敢于表达,也善于表达,他还拿了很多数据资料支持他的观点,最终,我们都被他说服了,改革方案采纳了他的意见。”姜平回忆说。
  从事法律职业的人都知道,经过几轮司法改革,如今深化改革碰到的大多是“硬骨头”,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哪一项改革的推进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作为上海高院司改办主任,邹碧华扛起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操盘手的重任,是一个敢啃“硬骨头”的人。
  上海率先提出将法官员额压缩到队伍总数33%的方案,全国法院都紧盯着上海的一举一动。当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很容易,把名额优先给审判员、老法官,息事宁人,矛盾也少;一条很艰难,通过遴选择优入额,这势必让一部分在法院工作了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法官离开审判台。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绝不能为了图省事、求便利,就欺负年轻法官,将助理审判员‘就地卧倒’转为法官助理。”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邹碧华始终坚持要让更多优秀的法官入额。目前,上海试点法院首批人员分类定岗情况为,超过10%的审判员没有出现在入额名单中,而一批年轻的优秀助审员得以遴选入额。
  为了让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更加完善,邹碧华带领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一个周末,为全面掌握员额制先期试点4家法院200多名法官的办案水平,邹碧华让技术处拷贝这些法官近5年来的办案电子卷宗给他,工作人员光拷贝就用了4个小时。这些卷宗,邹碧华要细细过目。
  改革路上,邹碧华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遇到同行感叹压力太大时,他总会鼓励说:“哪儿有把船划到江心就弃桨投江的道理,走上这个岗位,就得承担起这个岗位的使命与责任。”
  历经34易其稿,《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正式推出。那天,妻子唐海琳蓦然发现,邹碧华的白发多了许多。“你的头发不白,说明你没有我敬业。”丈夫开玩笑的神情,她至今还历历在目。
  
信访积案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挺身直言我是庭长我有责任

  2014年8月,上海法院开庭审理了我国首例外国人售卖公民信息案。此案社会关注度高,是否进行全程微博直播一直没有定论。在一次协调会上,有上级领导问:“如果微博直播,谁来最后把关?”会议室里一片沉默,邹碧华站起身说:“我来。”
  同事们没人感到意外,对于邹碧华的敢负责、勇担当,他们早已司空见惯。
  邹碧华上任上海高院民二庭庭长之初,庭里有个长期上访案件未结,他提出要接手该案。有人偷偷劝他,一件信访长达19年的积案,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你又何必去自找麻烦呢?他这样回答:“我是庭长,我有责任。”在他不懈努力下,该案最终得以化解。
  2008年7月,邹碧华调任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长宁法院是个优秀基层院,是我国最早创建少年法庭的法院。邹碧华到任后提出,要从优秀走向卓越。
  在基层院,最难缠的事情莫过于信访,最难解决的工作莫过于执行难。他却同时向这两大难题“宣战”。
  他跑到信访接待室,一待就是一整天,他要来近几年所有院长信箱群众来信共106封,一一过目。一个月后,他带领团队开发了集导入、移交、承办、督办、回馈等功能于一体的信访信息管理系统。
  “为解决执行难问题,邹院长进行了长时间调研,亲自到执行局调阅了100多件执行案件卷宗。”长宁法院执行一庭副庭长孙卫平回忆说,在此基础上,长宁法院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执行流程改革。
  邹碧华在长宁法院任职4年里,法院信访投诉率以每年30%的速度下降,执行投诉率整体下降了76%。
  一些人到长宁法院参观时,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每名审判员都有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独立办公室。这是法院大楼改造时邹碧华的主意:“电话此起彼伏,人员进进出出,既不能树立司法权威,更不利于维护职业尊荣。空间再小,也得让每位法官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可视化大数据都是未来趋势
  法院不跟上会被别的行业笑

  2月3日上午,一批上海法院退休干部走进高院信息指挥中心参观。看着邹碧华一手打造的融执行指挥中心、警务指挥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指挥中心,老干部们心情复杂,有人连声叹道:这样的人才英年早逝,实在太可惜了,是法院的一大损失。
  多年来,邹碧华对法院信息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长宁法院担任院长时,他就创新推出了“可视化”管理机制。回到上海高院任副院长后,他带头探索法院工作和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主张注重信息化运用,主导研发的6项信息化应用属全国法院首创。
  以前,法官办案指标考核往往“以数量取胜”。他大胆提出案件权重系数理论,参与设计多项审判管理评估指标,为完善法院人员综合考评管理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同事、朋友对他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叹服之时,邹碧华解释说:“我们做司法改革,光懂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事儿是不够的,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
  正是那份不变的责任感,让他始终保持着使命感、紧迫感。很长一段时间,他出门背的黑色双肩包里总是装着厚如砖块的“大数据”书籍。渐渐的,大家发现,邹碧华越来越潮了,PPT、KEYNOTE等软件,他玩得比谁都熟,讨论问题时,拿出手机点开统计图表就开始分析,完全一副“IT精英范儿”。
  这个“IT精英”,甚至“潮”到主动为律师建立信息化诉讼服务平台。然而,2014年12月10日,就在服务平台开通第二天,他的一生却骤然谢幕。
本报上海2月25日电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