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01 21:01 | 来源:新乡日报 2013年6月27日 A07版 | 查看:3571次
孙建洲在接受单采血小板
□记者 平爱梅 文/图
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岗位,他只是卫滨区五金电料市场一名保安。但是,他用朴实的爱和浓浓的血为病患中一个个生命撑起了希望的蓝天。
18年献的血,可装满240个500毫升的输液瓶
39岁的孙建洲总是满面红光,有着一副结实的身板。从1996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后,他成为“无偿献血”的铁杆“粉丝”。
孙建洲18年献的血累积起来,约12万毫升,足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血液总量的近22倍。如果用500毫升的输液瓶来装,可以装满满240瓶。
采访孙建洲时,他没有豪言壮语,坦然中透着朴实。他第一次献血,是当时所在的单位组织的,也因此对献血有了真正的了解和认识,并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用自己鲜红血液“点亮” 一个个患者的生命之灯。
一次,一名重危的患者急需输血,因市中心血站库存的该型血液告急,值班人员随即拨打了作为急救队成员之一的孙建洲。对于血站的紧急电话,孙建洲已经习惯了,他立马向市场领导请了俩小时假,自费打的赶到血站。他的热血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孙建洲陪伴患重病的父亲住院时,血站打来电话,一位大出血病人急需他这种型号的血小板。他毫不犹豫地把父亲暂时委托给邻床病人的家属,赶到血站……
到现在,他已经献血多少次,有多少本献血证,他没有统计过;紧急献血经历有多少次,他也记不清了,也根本不去记。通过献血这种方式为病人、为社会做点什么,是他所想、所愿。
成立志愿服务队,长期服务献血者
对于初次献血者,因没带身份证,或最近拨牙等一些原因被暂时“拒之门外”这种情况,孙建洲主动与其他十余名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自发组织,于5年前成立了我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坚持献血,再服务其他人,宣传无偿献血等知识。
孙建洲高涨的热情和朴实的爱心,吸引了不同年龄的爱心人士加入服务队。退休职工魏守忠,水利职工姚珮玉、胡丹,教师原守顺,高中生赵孟凡,打工者韩小双,下岗工人陈惠芬等等。高中生赵孟凡18岁生日当天,在妈妈的陪同下去献血,看到孙建洲等人的热情服务,了解到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母女俩双双加入了服务队。曾经的用血者胡丹也加入队伍,用行动感谢执着献血的爱心群体。
每逢双休日,标有“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小红帽和红马甲成了采血点一道亮丽风景。每年,孙建洲和队员们的服务次数达一百多次,服务献血者达数万人。
如今的孙建洲又关注起新荷小学这所农民工子女接收学校。他不仅自己捐赠图书,还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这里的小学生们捐赠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体育设施,并资助11名贫困学生。
“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称号,“河南省红十字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称号, “河南省红十字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等称号,这些荣誉让孙建洲在爱心大道上走得更有力。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