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0 08:4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6月11日 10 版 | 查看:893次
青年志愿者之歌
白岩松
大家作为省、市级团组织中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同志,也涉及一个思维如何转化的问题。你要发自内心地,为你有机会做这项工作的管理者、这项事业发展的推动者而感到格外的骄傲和自豪。别人即便不在这个位置上都争相做这件事,更何况你就坐在这个位置上呢?作为管理者、倡议者、种子、推动者、建设者,在发动引导别人的时候,也应该以自愿为原则,让有此心的人能近此道,而不强迫怀有他心的人非做这件事。这就是孔子也讲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觉悟有高低,认识有先后,都很正常,也许人家再过一段时间认识到位了,也愿意从事志愿服务了,可是你现在就非得把人家拉进来,这样不好,强扭的瓜不甜。 一、志愿与自愿。“志愿”这个词,其实在中国并不陌生,在大陆,我们习惯用“志愿者”这样的称呼,而在台湾、香港以及世界上其他华人地区,更多的是用“义工”、“志工”等词。我觉得后者更能体现自愿的意义。因为“志”和“义”天然地跟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甚至比“志愿”这两个字更靠近中国文化的本源。“志”,是“义士”的“士”字底下加一颗心,“义”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努力追求的优秀品质,都强调发自内心,任何强加于人的都不是真正的志愿。
二、志愿与自我。提起志愿服务,我们总以为是一种单向给予的概念,志愿行为总是去帮助别人,其实不然。我觉得志愿行为首先是在帮助自己、提升自己,是你自己的需求。人不是简单的动物,吃饱喝足了就行,而是要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和提升。当你拥有自愿之心后,你愿意把志愿活动当成你的一个目标,为别人服务你会感到愉悦。就像有一次我做志愿服务活动时,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辛辛苦苦做这件事,耽误你大量的时间?我坦诚地告诉他,这是我内心的需求,人到中年最奢侈的东西是平静,当我用大量时间做这方面工作的时候,我内心更容易平静,做完志愿服务之后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听听音乐、喝喝茶,我觉得我没白搭。志愿者首先是为自己,而这种自己却是一种提升,是人的更高层面需求的一种提升。
北京有一位老大姐现在快七十岁了,叫孙洵。志愿者行动在中国有20年,但她已然穿越了这20年,她干好事已有四五十年了。她走不出屋子,患了重症肌无力,医生宣判她二十几岁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她却一直活到现在。几十年来她通过做节目帮助别人,所有有这方面困扰的人经常来到她房间里聚会。因为她天天想着帮助别人,不仅自己疼痛在减弱,而且现在活到了快七十岁,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我还采访过一个编剧,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电视人,由于出了车祸,被人家给撞得坐在轮椅上生活。他说的一句话令人难忘。他说我也曾经埋怨别人,怨恨肇事者,但是突然有一天我豁然开朗,当我在抱怨的时候世界越变越小,只剩下了我自己,终于有一天当我原谅了肇事者,我发现我可以原谅更多的人,可以包容更多的人,心胸逐渐打开,我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我2005年做《岩松看台湾》的时候,发现台湾的人间佛教搞得非常好,他们虽然叫佛教,却没有任何香火气,不是到那儿就跪下磕头,而是大量地以志工的方式存在于这个社会当中。慈济的证严上人跟我说过一句话,她说我要求慈济的所有志工们一定要对被帮助的人说谢谢。这就是志愿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你也是得到者,甚至你是更大的得到者,你应该有一种感恩,你意识到我很幸运,我还可以去帮助别人,我得到一种愉悦,我去的时候可能心情很不舒畅,但在帮助完别人的时候我心胸打开了,这是一个自我拯救的过程,我怎么可能不对被帮助的人说声谢谢呢?我要感恩,他居然还允许我帮助他,他提供了我能帮助他的可能。这种反响恰恰也是一种境界。
志愿服务首先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也是让自我得到拯救的一种方式。我见过很多人,当他沉迷在自我的领域里走不出去的时候,抑郁悲观,但是当他把心打开,开始帮助别人、走向社会的时候,最后他自己得以拯救。请问谁是志愿服务的最大获益者?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自我,通过帮助天下而让自己走进天下。
三、志愿与组织。佛山的养老院抱怨,平常的时候八天不来一拨儿志愿者,敬老的那天,一天来八拨儿,老人们一天洗脚洗六回。这提醒我们怎样通过组织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首先,这家机构就要进行合理的登记,有效接纳,而且是有力有序地接纳,有需求地接纳,不要不好意思拒绝,否则就会变成坏事。其次,如果是组织对组织,不是组织对志愿者个体,也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
在组织的过程中,也涉及在规范的同时如何不抹杀个性。比如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我觉得95%是成功的,但也还有5%的缺憾。我们奥运会志愿者的培训为什么非要搞得千人一面呢?比如说,笑的时候要求每个人都露出八颗牙。其实志愿行为一定要研究人性,过于完美和规范就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假如每个志愿者都露出八颗牙,来宾在离门还有十米的时候就主动开门,姿势是一模一样的,请问你是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还是那一瞬间你被提醒因为你是客人?我们培训的目的是要让培训化于无形之中,先有规范而后消失于无形之中,这才是最高境界。
四、志愿与身边。很长时间以来,我在研究中国志愿服务的时候发现,大的活动志愿者云集,一呼百应,小的活动志愿者却寥寥无几;在远方的志愿服务我们立即出发,在身边的志愿服务却常被人忽略不计。我觉得这很不正常,其实最应该倒过来。一开始我们要以大的活动、大的运动会、大的项目为载体,像北京奥运会,像2010年世博会,全中国的孩子们都想报名,都要去当志愿者,然后把其当作一个重要的人生履历。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有很多吸引力,甚至党政及有关部门推动。事实上,在咱们中国,也是由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群众组织先把志愿者工作推动起来,影响带动社会,这符合NGO组织基本规律,更符合中国国情。比如说中学里规定学生应该有多少个小时去做志愿服务等,让人走进了这个门槛,然后慢慢拥有志愿精神,这是个过程,这没有问题,但是不能长此以往。千万不要给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志愿活动就是大型活动的时候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去做,这只是一个推手,一个过程,甚至只是一个开始,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如何去做好小的、具体的活动才更体现志愿精神。
即便是远在非洲几千公里外的事,报名去的志愿者都很多,但是身边的事,开个玩笑,老人跌倒了都没人扶。身边志愿精神的欠缺,的确是当下中国志愿行为和志愿者活动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事情。志愿与身边,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方向,志愿服务一定是要回到身边的。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度会有五六千万的留守儿童,去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第一次超过两个亿,这些方面的志愿需求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永无止境。
(作者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文章系作者在2014年共青团中央阳光行动暨关爱行动骨干人员培训班上的讲稿,有删节)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