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评选能否只是科学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14-01-04 17:02 | 来源:光明网 2013-05-02 11:24:14 | 查看:753次

  光明网评论员:高位于学术象牙塔塔尖上的中国科学院,再度被推入公众舆论的视野。2011年,中科院新增院士评选中,两位颇具声望、分别掌舵北大、清华生命科学院的学术明星饶毅、施一公双双折戟铩羽,一度引发外界热议;近日,还是这位施一公教授,因为其刚刚在美国当选科学院、人文与科学学院的双料院士,而将当年的“落选门”钩沉,重新引发了纷纷议论。美方在接受媒体连线采访时回应施一公在中国的落选称:“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不独中国科学院。年初,闹哄哄的“烟草院士”事件,使得“两院”的另一家,中国工程院,同样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袁隆平落选,到“烟草院士”当选,到类似施一公,以及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彭淑牖教授这样,在“墙外”早已蜚声满贯,却几度与“墙内”院士无缘,两院院士的遴选,已不再是本来具有高度的科学阈值和学术场域屏蔽的“小众”事件,它的屡屡进入公众舆论,成为公众话语可以评述的话题,至少表明,关于院士的那些事儿,真不是只有科学与学术那么“简单”。

到底复杂在哪儿?

不能怪公众的评述意识。互有关联的事件引发公众持续评议,乃至得出几乎一致的观点,这是符合思维的逻辑规律的。在施一公的当选与落选之间,公众评议差不多是一边倒地将矛头指向了中科院,不能不说具备较为有力的理由;而在袁隆平落选后,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的“遗憾论”,早已给这个理由提供了内证。一次事件是遗憾,多发事件则绝非偶然,这不是思维定势,这是普通人都会使用的“举一反三”和“同理可得”。

不能怪媒体的舆论导向。施一公在美国的当选,对其的价值评判本应是明确的,一旦引入对“落选门”的钩沉,价值评判立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逆转已不在舆论的主观导向作用范围之内,而可以说站在了客观全面的立场之上。对施一公事件的报道材料清楚,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连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至少在新闻业务的处理上,媒体的反应是正当有理的。

中国科学院并非“躺着也中枪”。公众舆论对施一公事件的态度表明,现行的院士评选机制,以及更大范围的学术科研事业机制存在明显漏洞,不是个伪命题。

2010年,施一公曾就中国科研经费调拨使用中的怪现象撰文批评,其所揭露出的问题,与各种关于学术腐败的调查报告相互映证。行政权力的介入和利益集团的着陆,院士称号不仅是对科学成就的荣誉认定,而附带了太多不纯粹的东西。院士能够左右研究方向、课题选择和资金投入,直接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分配和科技发展方向,如此的附加使得“两院”这样的科技共同体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自治,对于权力与利益并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无论是“山头主义”,宗派之争,还是论资排辈,尸位素餐,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功利主义,对资源的垄断,学术行政化、科研官僚化现象,给国家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阻碍。这些事儿,关起门来处理,只会越浓越复杂,到后来,科学本身恐怕却成了最“简单”,最纯粹的了。

(责任编辑:杨晓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